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以地源为能源,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控制系统核心,并用触摸屏对运行状况进行观测、调节的地源热泵空调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案,利用室内外大气温度、湿度、压力等数据计算出当前的焓值来确定系统所处的工况,实现对热泵机组、循环水泵等等的运行控制,同时系统根据水源侧循环水的温度、压力调节水流流量,根据负荷侧空调使用情况调节运行状态,以此实现整个系统的节能和高效。  相似文献   

2.
地源空调设计优化和运行模式优化对地源空调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地源空调今后发展趋势。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地源侧循环系统中的各井群对地下能量交换不均衡引起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降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各个井群与地下能量的均衡交换或交替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和提高自动控制水平,提高了系统的运行能效,对于丰富"节能减排"理论和完善地源热泵技术工程优化设计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Niagara Framework与物联网技术,搭建了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JACE网络控制器、I/O模块和现场各类传感器等硬件架构,实现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新风系统和空调末端房间三个子系统的网络集成。为使系统节能,设计了风机盘管与热泵机组一体化控制、循环泵变频控制、新风机组控制等节能措施。平台可根据末端风机盘管的启停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节能启停,根据室内CO_2浓度自动控制新风机组的启停等。最终用户可通过web浏览器远程访问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经试验测试,平台运行稳定并具备完善的智能监控与管理的功能,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能耗,对整个空调行业的智能化监控管理起了推动作用。未来将对平台所采集的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更好地提高系统的节能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4.
水源热泵作为一种用地下恒温水源代替冷却塔的高效节能空调,在实际应用中,还应充分考虑主机、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等消耗能量最大的设备的节能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水源热泵系统中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的变频节能原理、闭环节能控制方案和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实践证明,此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水源热泵系统从电路到水路的最高效率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介绍了单神经元PID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并根据其不同特点,提出采用两种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在地源热泵空调控制系统中,以便能最优化的发挥地源热泵空调节能舒适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地源热泵远程监控系统不仅能提高其自动化水平,也为分析地源热泵机组运行状态及设备性能提供数据支持,为建筑能耗检测和节能评估分析提供依据.在对地源热泵系统特点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地源热泵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热泵机组的远程监控,并对不同时段的试验数据与系统性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监控页面显示直观且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公共场所分体空调管理和节能需求,通过分析分体空调的管理模式和设备能耗,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嵌入式技术的分体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分体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将每台分体空调进行联网,并采集分体空调运行的环境参数以及功耗数据,再结合人体舒适度等因素制定分体空调的节能控制策略,最终通过学习红外编码的方法实现对分体空调的控制;系统已在公共场所实地安装运行与测试,证明本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具有方便空调管理和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简述集中式空调机组节能多工况分区控制及其基于uClinux嵌入式专家控制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空调机组温度控制的非线性、滞后性及时变性等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算法的空调机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空调机组温度的实时在线控制.该系统选用MCGS组态软件实现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使用西门子S7-1200 PLC进行现场设备控制.运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合理,有效改善了空调过程的调节品质,提高了空调机组的温度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商场空调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系统能效值低、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能耗高等问题,对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智能控制箱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首先,对空调系统的耗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空调系统制冷机、冷却水泵和耗能计算的理论依据。其次,针对原有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原有空调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能效比约为4.9,基本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改造和节能分析,增加的PLC智能控制箱可以实现空调水智能监测制冷机的能耗,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降低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矿井冻结法施工中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系统均采用人工控制的现状,为了简化工序、提高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节能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浮球液位控制器将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水位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等低压电器控制循环泵通断,实现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自动循环;采用温度控制器,通过检测冷却水温度控制总蓄水箱中冷却塔开停及系统运行模式,确保冻结法施工制冷系统安全、高效、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型制冷压缩机的新型计算机防喘振控制方案,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对该方案进行了分析。投用后,既保证了该压缩机的平稳操作,又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节能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空调节能控制器。通过检测汽车行驶时的不同车况,准确有效地控制汽车空调器压缩机的接通或断开,可以相对提升汽车的加速功率,把汽车减速时耗掉的机械能转化成空调器的制冷能。与传统汽车空调控制器相比,达到了节能改良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压风机耗电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压风机组优化控制方案,即通过建立压风机组调度模型实现恒压节能目标。该模型的优化控制原理:当管网压力变化时,通过对压风机组中每台压风机的状态进行恒压决策、节能决策、分配决策,使管网压力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即0.58~0.65 MPa。测试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杨剑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2):133-134
本文基于变频器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能有效实现中央空调节能的系统。简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该节能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性能特点及实现方案。本系统是在对现有中央空调工作原理及现有的各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的,其性能可靠,节电效果显著,还可大大延长电机、接触器及机械散件、轴承、阀门、管道、制冷主机、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避免水泵瞬间起动和瞬间停止时产生的水锤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央空调系统是大型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之一,其电能的消耗非常大。由变频器、PLC构成的控制系统应用在中央空调的冷却水泵的节能改造中,使冷却水泵能随空调负荷的变化而自动变速运行,达到显著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功率电机上应用变频技术是国家推广的主工节能手段,对已建成和投产的大功率电机,也鼓励进行变频节能改造;我公司有三台已投运39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凝结水泵是定速泵,它为低压汽包提供给水,凝结水泵的配置较高,能耗突出,进行变频节能改造,在此项目中,我们设计了适应于各种情况的全程变速控制逻辑,满足低压汽包水位各种负荷下的自动调节要求,实现了节能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变频压缩式制冷系统在变负荷情况下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希望该类制冷系统的能效比COP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设计出了内模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基于内模结构的解耦控制方法增强系统鲁棒性,并利用最小过热度曲线实时修订过热度设定值为相应负荷下的最小稳定过热度值,使得压缩机功率减少,制冷量增加.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下的变频压缩式制冷系统不仅避免了过热度震荡、响应迟缓等问题,而且具备了较强的抗扰性和鲁棒性,并进一步将COP值提高到5.8左右.  相似文献   

19.
Predictive control is applied to a supermarket refrigeration process in which all actuators are on/off devices. This process has been proposed as a benchmark for the evaluation of hybrid control methods. It is shown that decent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of display case temperatures, when combined with predictive control of suction manifold pressure, can greatly reduce or eliminate on/off compressor cycling. The strategy is scalable to large systems.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an application involving 10 display cases and six compressors. Traditional hysteresis control causes synchronization of display case temperature oscillations. The proposed predictive approach includes desynchronization, which is shown to be necessary for minimization of compressor cycling. Finally, it is shown that the minimum possible number of compressor cycles can be estimated. This limit on control system performance is imposed by process design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recommended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operates close to the minimum possible number of compressor cycles for the benchmark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废水处理汽提塔的液位控制要求,将积分分离智能PI调节应用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变频器化工泵进行液位调节.应用表明:智能型PI变频器液位控制方案先进,精度较高、节能、运行成本底、在过程控制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