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对3Cr2W8V模具钢表面进行激光相变淬火硬化.通过对淬火层显微组织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淬火层横截面显微组织为淬火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并且呈极细的针状.对淬火层进行维氏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淬硬层有均匀硬化的特征.通过激光淬火层与普通淬火层磨损失重的对比发现,激光淬火层的耐磨性较普通淬火...  相似文献   

2.
采用功率为 2kW、扫描速度为 10 0mm/min的工艺参数对钻杆接头材料 30CrMnSiA钢进行了表面相变硬化处理 ,研究了相变层的组织和硬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30CrMnSiA钢表面相变硬化层分为完全淬硬层、过渡层和受热影响的基体组织 ,硬化层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 ,其表面层的硬度比高频淬火的硬度提高了 30 % ,淬硬层深度达 1 7mm ,比高频淬火深度提高近 1倍。  相似文献   

3.
非公路自卸车由于结构需要,常将机架与轴承设置为间隙配合,其配合面在载荷冲击下会发生微动磨损,因而需要硬化以减少磨损.以机架常用材料GS-25CrMo4铸钢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表面激光淬火,并对淬火结果进行性能检测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后其组织均匀细小、无缺陷,表面硬度平均...  相似文献   

4.
李新华  周健 《煤矿机械》2007,28(12):120-122
介绍了38CrMoAlA在激光宽带扫描作用下各工艺参数对淬火层组织的影响,并对38-CrMoAlA显微硬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38CrMoAlA不同搭接量的选择、38CrMoAlA淬火硬层显微镜组织也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HT250在激光窄带扫描作用下各工艺参数对淬火层的影响、HT250显微硬度测量结果及其分析、HT250不同搭接量的选择、HT250淬火硬层显微镜组织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矿冶》2015,(Z1)
55Si Cr弹簧钢通过预热处理,获得了不同形态的表面脱碳。利用高频感应淬火线和回火炉研究了表面脱碳对感应热处理后以及回火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表面出现全脱碳时,在淬火时不能转变为马氏体,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均在150~300HV之间,因此要避免产生全脱碳。试样表面出现部分脱碳,在淬火过程中转变为板条马氏体,其硬度较低,在后续回火过程中,该马氏体不变化,造成其硬度和基体差距减小。  相似文献   

7.
40Cr钢的磨削淬硬层与磨削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矿山机械常用材料之一40Cr钢应用了磨削淬火技术, 并在试验中改变磨削用量以研究材料的淬硬层情况。试验后对试件进行金相组织观测, 发现可得到一定厚度的马氏体; 进行硬度值测量发现: 在变进给情况下, 强化层厚度为1.2~1.4 mm, 硬度值平均为HV760(HRC62), 淬硬厚度随着进给速度减少而增加; 在变切深情况下, 强化层厚度为0.8~1.6 mm, 硬度值平均为HV700(HRC60), 淬硬厚度随着切深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两种手段得到的淬硬层硬度均远远高于基体硬度值HV255(HRC23), 证明了该种新技术经济实用, 效果良好, 并且宜采用缓进给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8.
CrMo铸铁汽车模具材料的激光表面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对汽车模具CrMo铸铁材料表面进行激光相变硬化试验, 探讨了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相变硬化层深度的影响, 研究了横向和沿深度方向显微硬度的分布情况以及硬化层的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 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 表面硬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 同时可以消除表面裂纹, 从而成倍的提高了汽车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H13模具钢激光相变强韧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李立君 《矿冶工程》2008,28(2):100-103
为了优化H13模具钢在激光窄带扫描作用下的工艺参数, 介绍了激光功率P、扫描速度V、光斑直径D各工艺参数对淬火层的影响, 分析了H13模具钢显微硬度测量结果, 对H13模具钢不同搭接量的选择及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显微硬度沿激光作用区横向呈有规律分布, 在未搭接区硬度值最高, 在回火软化区硬度值最低。搭接量的选取范围为18%~20%时较合适, 淬硬层最高硬度可达700 HV以上。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械》2015,(8):172-173
主要研究了30Cr Mn Si活塞杆球头淬火工艺。为减少球头的淬硬层深度,设计了冷却筒实验工装,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并结合硬度测量和金相组织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830±10°C淬火,水冷,淬硬层深度为10 mm,硬度值HRC35~40,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