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成了6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长链烷基荒氨酸酯衍生物;采用IR,UV-Vis,1H NMR,13C NMR对添加剂进行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仪考察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和较好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2.
新型氮硫无灰添加剂的合成及润滑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型多功能氮硫化合物的摩擦学性能,合成了S-苯并咪唑亚甲基O-辛基黄原酸酯(BO)、S-苯并咪唑亚甲基O-十二烷基黄原酸酯(BD)和S-苯并咪唑亚甲基O-十六烷基黄原酸酯(BH) 3个新型氮硫化合物。采用IR、UV、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采用热重分析(TGA)评价其热稳定性,得到它们的起始分解温度均高于243℃,可以满足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所合成的BO、 BD和BH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3种新型氮硫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可以提高液体石蜡的极压性能,并能改善其抗磨性能;其中极压性能最好的是BD,抗磨性能最好的是BH。  相似文献   

3.
选用六水合哌嗪为母体,二氯甲烷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正己胺、十二胺、氯乙酰氯为原料,合成新型可生物降解润滑油添加剂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酰正己胺)哌嗪和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酰十二胺)哌嗪;采用FT-IR,1HNMR,TG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及对产品热稳定性进行测试。以菜籽油为基础油,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合成添加剂的抗磨性能,并对其进行可生物降解性测定。结果表明:合成产品与预测结构相同,热分解温度最低为305 ℃,与菜籽油的溶解度高达2.58%(质量分数),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酰十二胺)哌嗪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酰正己胺)哌嗪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两者均具有优异的可生物降解性能(BDI大于80%)。  相似文献   

4.
黄原酸乙酰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乙基黄原酸钠与氯代乙酰苯胺衍生物进行反应,合成3种乙基黄原酸乙酰苯胺衍生物新型无灰无磷润滑油添加剂,这3种添加剂均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在液体石蜡中溶解性能良好。采用1H NMR,13C NMR,IR,UV,MS和元素分析法确证其结构。采用热重分析评价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260℃,能满足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这3种添加剂添加到液体石蜡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抗磨性能,其中添加乙基黄原酸-N-对氯乙酰苯胺时极压性能最好,而抗磨性能较差;添加乙基黄原酸-N-对甲氧基乙酰苯胺时极压和抗磨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1-H苯并三氮唑与氯代乙酰苯胺衍生物进行反应,合成了3种1-H苯并三氮唑乙酰苯胺衍生物新型无灰无磷润滑油添加剂,用1H NMR、13C NMR、IR、UV、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确证了其结构。这3种化合物均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在液体石蜡中溶解性能良好。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240℃,能适应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中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都有良好承载能力,其中PB值最大的2A可达900N,超过了ZDDP;且都能有效地减少钢球的磨斑直径,效果最好的是2B。对摩擦过程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4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新型环境友好润滑〖JP2〗油添加剂(LA1~LA4),采用1H NMR和MALDI TOF MS〖JP〗确证了其分子结构。考察了4种添加剂的油溶性、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在四球摩擦机上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LP)中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钢球磨损的表面形貌,并用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的元素组成,初步探讨了其摩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油溶性、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够满足实际工况的要求;LP+10% LA2(质量分数,下同)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比LP提高了87%,LP+10% LA3的烧结负荷(PD)值是LP的2倍,LP+10% LA3的钢球磨斑直径(WSD)只有LP的50%;SEM显示4种添加剂的加入能明显减小WSD,减少表面磨痕数量;EDS结果表明,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反应膜。添加剂结构中的官能团会影响其性能,黄原酸酯基和羧酸酯基能够提高添加剂的极压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7.
多功能含硫氮硼酸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四球机和HQ—1环块实验机考察了一种含琉代氨基甲酸基团的硼酸酯在液体石蜡中的承载能力、减摩和抗磨性能。井考察了其抗腐蚀性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性能与ZDDP的相当,抗磨性能在低于392N时与ZDDP相当,而载荷高于392N时抗磨性能略优于ZDDP;此外该添加剂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添加剂的抗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含硼杂环化合物的摩擦学行为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一种含硼的杂环化合物——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正丁基硼酸酯。采用四球及环块摩擦试验机研究了它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石蜡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和承载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减摩性能也有所改善。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摩擦表面的元素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氮和硼元素以吸附的形式存在于摩擦表面,而硫则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了含硫酸盐和FeS2的反应膜。吸附膜与反应膜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基础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苯并三氮唑与氯代乙酰苯胺衍生物进行反应,合成了3种苯并三氮唑乙酰苯胺衍生物,采用~1H NMR、~(13)C NMR、FT-IR、UV-vis、MS、元素分析和热失重分析(TGA)对其进行表征,确证了其结构。以这3种苯并三氮唑乙酰苯胺衍生物作为新型无灰无磷润滑油添加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摩擦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均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在液体石蜡中溶解性能良好;它们的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245℃,能适应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这类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都有良好承载能力,其中苯并三氮唑基-N-对氯乙酰苯胺(2a)的P_B值最大,可达900 N,与ZDDP相当;都能有效地减少钢球的磨斑直径,效果最好的是苯并三氮唑基-N-对甲氧基乙酰苯胺(2b)。  相似文献   

10.
合成3种新型的1,3,4-噻二唑席夫碱衍生物,运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波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铜片腐蚀测定仪测试化合物在基础油液体石蜡中的抗腐蚀性能,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其作为液体石蜡基础油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摩擦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而探讨其摩擦机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5%时,减摩抗磨效果最佳。在摩擦过程中,含添加剂的液体石蜡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并生成由Fe_2O_3、Fe_3O_4、铁的硫化物和有机氮化物组成的混合边界润滑膜,从而产生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复合锂基润滑脂性能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复合锂基润滑脂的组成、工艺和添加剂对复合锂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锂基润滑脂的制备宜采用黏度较大的基础油;最高炼制温度为230~240 ℃,冷却方式为慢冷方式;聚异丁烯可改善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抗水性,LaF3和三聚氰胺氰脲酸络合物可提高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抗磨性,硫代氨基甲酸盐可提高润滑脂的抗磨极压性。采用优化配方和工艺制备的复合锂基润滑脂具有高滴点,并具有良好的胶体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氧化安定性、防腐性、抗水性和润滑性。  相似文献   

12.
从提高内燃机油的抗氧、抗磨、减摩性能出发,介绍了3种类型的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在发动机油中的应用.有机钼胺络合物在基础油中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而且与多种含硫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磨和减摩协同性能,环烷酸钼、异辛酸钼与烷基二苯胺在加压差热扫描量热实验(PDSC)和热油氧化实验(HOOT)中均体现出了较好的协同抗氧效果,钼酸酯化合物不仅与丁辛基二硫代磷酸锌和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表现出了突出的抗磨协同作用,而且与苯胺抗氧剂也表现出了很好的协同抗氧和沉积物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低ZDDP添加量对含Mo润滑油体系摩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ALAX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SRV振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低ZDDP添加量对含Mo润滑油体系抗磨性、减摩性以及极压性的影响,并采用SEM、XPS分析磨斑形貌和磨痕表面元素种类、价态以及含量。结果表明,在含Mo润滑油体系中磨斑直径随ZDDP含量的降低变化不明显,而摩擦系数变化显著,PB值随ZDDP含量的降低明显下降。因此在低ZDDP含量润滑油体系中,主要是解决体系PB值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两种不同结构的硫化烯烃润滑添加剂(T321和LZ5340),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极压和抗磨性能,并对比了二者的抗铜片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硫化烯烃均能有效降低基础油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显著提高油品的极压性能;T321的减摩、抗磨以及抗腐蚀性能均优于LZ5340,但其极压性能略差于LZ5340。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红外光谱仪(IR)及元素分析仪对添加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硫化烯烃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发现硫化烯烃的有效组分及活性硫含量的差异均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减轻烟炱磨损的途径,用自制烟炱捕集装置收集了精制生物质油和柴油的微乳化燃油烟炱(Bio-fuel soot,BS),在四球机上考察纳微米级的稀土化合物对含BS的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LP)抗磨性能的影响,借助EDS分析磨斑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微米Ce2O3可减轻烟炱磨损,但是效果不明显。微米La2O3可以提高纯LP的抗磨能力,但不能够降低含烟炱LP的磨损,表面修饰的Nano-LaF3抗烟炱磨损效果明显,烟炱浓度2. 0%时其最优添加浓度为0.6%,有望作为解决烟炱磨损的润滑油添加剂。Nano-LaF3对含烟炱的LP的抗磨性能的影响机理在于摩擦过程中形成含铁氧化物、碳氧化物及含镧化合物的边界润滑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发动机增压技术、稀薄燃烧技术的出现,排放控制系统升级等多方面因素变化,对发动机润滑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润滑油抗磨性能的提高。文章对发动机润滑油抗磨减摩添加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有机抗磨减摩添加剂和纳米抗磨减摩添加剂的应用特性,结合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抗磨减摩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以降低润滑油中有害元素的含量,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