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Planning》2015,(18)
毛白杨是甘肃省主要经济型树种,其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广泛的使用。毛白杨因其生长速度快,成材率高,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过多的营造了纯种的毛白杨树林,其低于外界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做好毛白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毛白杨在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毛白杨病虫害防治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2)
<正>毛白杨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乡土树种。它具有生长快,材质好,抗逆性强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扦插育苗成活难,限制了毛白杨的发展。为了寻求探索推广繁殖毛白杨的有效途径,我们从2009年开始,再次开展了盐碱地扦插育苗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初探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结果咸阳市林科所苗圃位于咸阳塬上,土壤PH值为8.0。过去,我们曾采用毛白杨种条冬季沙藏,接炮眼等方法,成活率仅达29-34%。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09年又重新开展了毛白杨扦插育苗试验,这次主要抓住了盐碱地对幼苗愈合生根发生影响的中心环节,从整地方式,插穗处理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目前三文鱼在国内市场上大受欢迎,其养殖效益明显。三倍体虹鳟鱼是三文鱼最佳养殖品种,与普通虹鳟鱼比较,三倍体虹鳟生长速度较快,抗病力较强,在生产养殖中具有很大的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为解决甘肃省永靖县三文鱼养殖苗种短缺问题,特开展了三倍体虹鳟鱼发眼卵孵化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规程。试验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鱼孵化率和成活率均超过84%,孵化技术易学习和掌握,成本投入少,养殖收益高,为今后三倍体发眼卵孵化和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对鲑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2)
为探究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三倍体幼鱼在中国东北山区的生长特性,在2个试验点同时开展试验,试验点a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森源水产良种场,幼鱼初始体质量为(2.05±0.26)g、全长为(5.83±0.16)cm,试验点b位于鸭绿江上游吉林省长白县十五道沟冷水鱼养殖场,幼鱼初始体质量为(1.82±0.15)g、全长为(5.58±0.26)cm,对人工培育的虹鳟三倍体幼鱼开展了为期60 d的不同养殖密度(500、700 ind./m2)和不同水温条件对鱼体生长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点a放养密度为700 ind./m2)和不同水温条件对鱼体生长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点a放养密度为700 ind./m2的试验组幼鱼生长效果最佳,在60 d(210日龄)的培育过程中,全长日平均增长量为0.11 cm,全长平均特定生长率为1.24%/d,体质量日平均增长量为0.31 g,体质量平均特定生长率为3.83%/d;该组幼鱼的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为L=0.1086t-10.662,体质量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为W=0.0066e2的试验组幼鱼生长效果最佳,在60 d(210日龄)的培育过程中,全长日平均增长量为0.11 cm,全长平均特定生长率为1.24%/d,体质量日平均增长量为0.31 g,体质量平均特定生长率为3.83%/d;该组幼鱼的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为L=0.1086t-10.662,体质量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为W=0.0066e(0.0384)(0.0384)t,体质量与全长的回归曲线为W=0.0095Lt,体质量与全长的回归曲线为W=0.0095L(3.042)(R(3.042)(R2=0.9974),其中b′>3,表明虹鳟三倍体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且体质量生长快于全长生长。研究表明,虹鳟三倍体幼鱼能够很好地适应东北山区的环境条件,适合开展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4)
以二倍体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初重为113.53 g±1.65 g)和三倍体山女鳟(初重为115.49 g±1.66 g)为对象,研究了饲喂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对山女鳟生长性能和生化成分的影响。试验设二倍体普通饲料组(G1)、高脂肪饲料组(G2)、高蛋白饲料组(G3)以及三倍体普通饲料组(G4)、高脂肪饲料组(G5)和高蛋白饲料组(G6),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试验期间,水温为10.5~16.7℃,pH为7.2~7.5,溶氧>6.0 mg/L,试验共进行140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山女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对照组(G1)与三倍体对照组(G4)鱼肌肉中的粗脂肪、粗灰分和初水分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倍体高蛋白饲料组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蛋白饲料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高脂肪饲料组(P<0.05)。与二倍体山女鳟相比,三倍体山女鳟其生长和营养成分并不好于二倍体鱼;投喂高蛋白饲料增加了二倍体山女鳟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但未显著提高三倍体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饲喂高脂肪饲料可提高二倍体和三倍体鱼肌肉中的脂肪水平。  相似文献   

6.
毛白杨为杨柳科大乔木,具有干形挺拔,树形优美的特征,是我市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其中雌性毛白杨占有绝大多数,每年4月种毛飞扬(即所谓"飞絮"),给城区人民的生产(尤其是精密仪器的生产)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促使雌性毛白杨果絮提早脱落,达到控制"飞絮",减轻对环境污染的目的.本课题自l991~1993年进行了大量的水培和实地控制试验,筛选出控制雌性毛白杨"飞絮"有效的化学药剂、配方、浓度、施药方法、最佳施药时期,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1)
为探究内分泌关键调节基因在不同倍性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早期和后期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对二、三倍体雌性虹鳟早期发育阶段(31~68 days post fertilization, dpf)脑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160~450 dpf)性腺组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促性腺激素α亚基(GTHa)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发育阶段,三倍体雌性虹鳟脑中gnrh1和gnrhr的表达在某些时期呈显著上升(P<0.05),而gtha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三倍体雌性虹鳟在180~270 dpf时期,性腺组织中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在发育后期360~450 dpf,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下降了90%以上(P<0.05)。研究表明,三倍体雌性虹鳟腺垂体在早期发育阶段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出现障碍,在三倍体雌性虹鳟的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生殖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受到阻断,这是导致其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为探究内分泌关键调节基因在不同倍性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早期和后期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对二、三倍体雌性虹鳟早期发育阶段(31~68 days post fertilization, dpf)脑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160~450 dpf)性腺组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促性腺激素α亚基(GTHa)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发育阶段,三倍体雌性虹鳟脑中gnrh1和gnrhr的表达在某些时期呈显著上升(P<0.05),而gtha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三倍体雌性虹鳟在180~270 dpf时期,性腺组织中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在发育后期360~450 dpf,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检测初期(160 dpf)下降了90%以上(P<0.05)。研究表明,三倍体雌性虹鳟腺垂体在早期发育阶段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出现障碍,在三倍体雌性虹鳟的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生殖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受到阻断,这是导致其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浅述雄性毛白杨在唐山地区的速生培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白杨良种选育(雄性、速生)是北京林业大学七五期间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选育出的七个毛白杨新品系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省进行了8点栽培测定,其杂种优势突出、抗性、适应性及栽植成活率均较理想。一年生苗高3~4米,地径3厘米,一年出圃即达到了部颁毛白杨二年出圃的标准水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161-166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 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1)
以4龄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试验鱼(雄、雌性平均体重分别为1.7、2.2 kg),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灭活金鳟精子,对受精卵进行热休克处理后正常孵化,获得初孵仔鱼;再用雄性激素诱导全雌二倍体,得到性逆转雄鱼(伪雄鱼);培育至性成熟后进行人工繁殖,采用热休克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获得全雌三倍体鱼类。结果表明:金鳟全雌二倍体的诱导出现率为80%,金鳟伪雄鱼获取成功率为75%;用不同pH人工精浆激活伪雄鱼精巢精子,高pH(910)的人工精浆激活受精卵的效果最好,金鳟三倍体的出现率为75%10)的人工精浆激活受精卵的效果最好,金鳟三倍体的出现率为75%80%,其中还有一定比率的嵌合体出现。  相似文献   

12.
固化土孔隙液Ca(OH)2饱和度对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物理力学性质相同的土样掺加等量水泥制备的固化土强度通常有很大差别。通过选取几组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典型土样,掺加不同比例的水泥和Ca(OH)2制备成固化土,测定了固化土孔隙液离子浓度和固化土强度。研究表明:由于土样对Ca(OH)2的消耗,可能导致固化土孔隙液中Ca(OH)2不饱和,进而影响了水化硅酸钙的生成量;不同土样对Ca(OH)2消耗量不同,导致在掺加同量水泥时水化物的生成量不同,因此固化土强度不同。土样各种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可归结为对孔隙液Ca(OH)2饱和度的影响。对于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土样,在满足孔隙液Ca(OH)2饱和的条件下,掺入同量水泥的固化土强度相同。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1)
为研究杂交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形成机制,探寻其产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GISH的多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并对天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2n=48)正、反杂交后代进行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中,探针DNA在温度为105℃、持续时间为2 min时,片段化后探针DNA片段长度为500~1000 bp;封阻DNA在温度为110℃、持续时间为10 min时,片段长度为100~500bp;标记后的探针DNA与片段化后的封阻DNA混合比(P/B)在1∶25和1∶50时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杂交信号;以大鳞副泥鳅全基因组DNA为探针DNA、天然四倍体泥鳅全基因组DNA为封阻DNA,与二者正、反交后代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亲本大鳞副泥鳅24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均有杂交信号,无杂交信号染色体50条,来源于亲本泥鳅。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杂交三倍体泥鳅后代的鉴定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也为中国天然四倍体泥鳅是含有四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并能产生2n的配子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数据,对泥鳅三倍体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1)
为了评价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 XOS)对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试验设5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幼鱼(初始体质量为20.85 g±0.48 g),分别投喂添加不同XOS水平(0、0.25%、0.50%、0.75%、1.00%,均为质量分数,下同)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抗氧化及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XOS可显著提高虹鳟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饲料中添加XOS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当饲料中添加1.00%XOS时,SOD和LZM活性增强,最高值分别为219.60、14.29 U/mL,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肠道SOD、CAT和LZM活性随XOS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SOD(176.93 U/mg prot)、CAT(9.75 U/mg prot)和LZM(37.82 U/mg prot)活性在0.75%XOS组达最高值,但肠道MDA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XOS对肠道炎症因子相关基因IL-1β、IL-2、IL-8、TNF-α和PepT1的表达量均有影响,且随XOS添加水平升高其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IL-1β、TNF-α和PepT1达量在0.75%XOS组达最高值。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25%~1.00%XOS可促进三倍体虹鳟生长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0.75%~1.00%XOS添加水平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1)
为了评价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 XOS)对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试验设5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幼鱼(初始体质量为20.85 g±0.48 g),分别投喂添加不同XOS水平(0、0.25%、0.50%、0.75%、1.00%,均为质量分数,下同)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抗氧化及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XOS可显著提高虹鳟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饲料中添加XOS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当饲料中添加1.00%XOS时,SOD和LZM活性增强,最高值分别为219.60、14.29 U/mL,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肠道SOD、CAT和LZM活性随XOS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SOD(176.93 U/mg prot)、CAT(9.75 U/mg prot)和LZM(37.82 U/mg prot)活性在0.75%XOS组达最高值,但肠道MDA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XOS对肠道炎症因子相关基因IL-1β、IL-2、IL-8、TNF-α和PepT1的表达量均有影响,且随XOS添加水平升高其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IL-1β、TNF-α和PepT1达量在0.75%XOS组达最高值。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25%~1.00%XOS可促进三倍体虹鳟生长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0.75%~1.00%XOS添加水平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4)
为探讨杂交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配子染色体组的构成,以杂交三倍体泥鳅(3n)与二倍体泥鳅(2n)为研究对象,配制2n♀×3n♂和3n♀×2n♂杂交组合,对杂交后代的胚胎染色体进行银染(Ag-NORs)、CMA_3/DA/DAPI三重荧光染色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胚胎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中最高银染点数均为3个,位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端部区域;在2n♀×3n♂和3n♀×2n♂杂交后代胚胎染色体有丝分裂中CMA3阳性部位有3个,位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端部区域;将核糖体5.8S+28S r DNA定位在杂交后代胚胎染色体上,两种杂交组合均可检测到3簇杂交信号,位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的端部区域。研究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无论雌雄与二倍体泥鳅杂交所产生的后代染色体组构成均为3套染色体组,进而可推测,杂交三倍体泥鳅无论雌雄均可产生(1.52)n的配子,该结果为三倍体泥鳅配子染色体组成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1)
为研究杂交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形成机制,探寻其产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GISH的多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并对天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2n=48)正、反杂交后代进行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中,探针DNA在温度为105℃、持续时间为2 min时,片段化后探针DNA片段长度为5001000 bp;封阻DNA在温度为110℃、持续时间为10 min时,片段长度为1001000 bp;封阻DNA在温度为110℃、持续时间为10 min时,片段长度为100500bp;标记后的探针DNA与片段化后的封阻DNA混合比(P/B)在1∶25和1∶50时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杂交信号;以大鳞副泥鳅全基因组DNA为探针DNA、天然四倍体泥鳅全基因组DNA为封阻DNA,与二者正、反交后代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亲本大鳞副泥鳅24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均有杂交信号,无杂交信号染色体50条,来源于亲本泥鳅。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杂交三倍体泥鳅后代的鉴定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也为中国天然四倍体泥鳅是含有四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并能产生2n的配子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数据,对泥鳅三倍体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冻融作用对压实黄土结构影响的微观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补水条件下的冻融循环试验,对经历不同冻融次数的压实黄土土样进行电镜扫描图像的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土样宏观物理性质的测试,探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揭示冻融循环对压实黄土结构影响的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内部冰晶的生长及冷生结构的形成导致土样中孔隙体积增加,土颗粒受到挤压并形成新的土骨架结构。大中孔隙个数及其所占孔隙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由 2 次冻融循环后的 78% 增加至 31 次冻融循环后的 90% 。同时,土样中出现一些由大中孔隙组成的、对黄土湿陷性起控制作用的架空孔隙。宏观物理性质测试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含水率显著增加并出现重分布,而干密度则先减小而后基本保持不变。 31 次冻融循环后,土样上下层含水率相比于初始值增加分别超过 140% , 50% ,而干密度则由初始的 1.86 g/cm3 减小为 1.55 g /cm3 ,减幅为 17% 。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改变均表明了冻融作用对于压实黄土结构的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场地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处治效果,然而不同类型的重金属离子,由于其化学性质的差异,其相应的固化体物理力学性质也不同。本文基于锌离子污染土样,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污染物掺量下土样的强度及压缩特性,同时采用不同掺量的水泥对污染土样进行固化处理,并进行了相关强度及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锌离子会引起土样强度及压缩特性的劣化,但劣化程度较小,且离子浓度对其劣化程度影响较小;采用水泥对重金属污染土样进行固化,土的强度及压缩特性会显著增大,并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锌离子会显著抑制水泥的固化过程,当锌离子浓度达到1.25%时,7.5%的水泥掺量不能有效增强固化体强度及压缩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柴油污染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利用室内击实试验和击实后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试验,研究了遭受不同程度柴油污染土的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柴油污染对土的干密度影响显著,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均随含油率的增加而减小,击实曲线由钟型逐渐转向无明显峰值型;当土样含水率较高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油率的增加而降低,但当含水率较低时,土样强度反而提高;柴油污染对土的渗透性有一定的影响,随含油率的增加,柴油堵塞孔隙对土样渗透性减小的影响较干密度减少引起渗透性增加的影响更加显著;对于同一污染水平的土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性主要受压实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