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裴彬  王睿 《山西建筑》2010,36(28):268-270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反射裂缝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沥青加铺层防反射裂缝的三大措施:改善沥青罩面层性能、设置中间夹层和增设补强层,提出了通过使用油毡、土工布、玻璃格栅等路用新材料来减少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所要克服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扩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郑元骅 《山西建筑》2007,33(21):320-321
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从锯切横缝、增加加铺层厚度、裂缝缓解层、设置夹层、提高面层性能几方面,介绍了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以有效地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沥青加铺层使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旧混凝土路面接缝对沥青加铺层的设计影响非常大,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尺寸的设计基本上取决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处反射裂缝是否控制得好。论文讨论了反射裂缝的控制,以减少和延缓反射裂缝为前提,提出旧水泥混凝公路路况评定以及反射裂缝出现的机理和力学相关性分分析,为旧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设计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易发生病害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在分析反射裂缝产生机理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抗反射裂缝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国道324线厦门小盈岭段实体工程,提出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体工程的应用证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的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发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加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增加沥青混凝土厚度可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荷载作用,会使加铺后的路面出现反射裂缝。通过对加铺层结构组合设计中的不同方面的防反射裂缝措施的应用,结合上海杨高路的路面改建工程,探讨沥青加铺层防反射裂缝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措施延缓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反射裂缝的效果,建立了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以沥青加铺层的应力表征开裂。研究发现,不同防反技术延缓加铺层荷载型反射裂缝起裂效果大小依次为级配碎石、防裂贴+应力吸收层、大粒径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和玻纤格栅、土工布和防裂贴;温度型和复合型反射裂缝起裂效果大小依次为防裂贴+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和玻纤格栅、级配碎石、沥青碎石、土工布和防裂贴。  相似文献   

9.
林娟 《中国市政工程》2021,(1):78-82,90
基于福建某旧路改造工程,借助ABAQUS软件平台,模拟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分析在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应力吸收层厚度和模量变化对应力值、弯沉值以及裂缝扩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增加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可有效防治面层反射裂缝,适当加铺应力吸收层可较好防治面层反射裂缝。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邵建惠  杭飞 《市政技术》2012,(Z1):14-15,19
橡胶沥青以其优异的高、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逐渐成为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控制反射裂缝的有效方案。依托宁波环城西路改建工程,对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的防治反射裂缝机理作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橡胶沥青的材料特性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一定期限后加铺沥青路面在旧路改造中比较普遍。然而,沥青加铺层中迅速发展的反射裂缝也是此结构方案的主要病害。结合反射裂缝的发生机理,通过柳州市潭中西路铺筑的试验路段,从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旧路面的加固处置工艺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预防和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面层与基层层间摩擦系数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裂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采用ABAQUS软件中的平面应变单元法,分别分析了变温作用下裂缝的长度、面层与基层层间摩擦系数态对含表面裂缝和含反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的影响。得出了含表面裂缝和反射裂缝路面体的应力强度因子均随着裂缝长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表面裂缝裂尖位于面层中时,应力强度因子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裂尖位于基层中时,应力强度因子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反射裂缝裂尖位于基层中时,应力强度因子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减小;反射裂缝裂尖位于面层中且长度小于某一值时,应力强度因子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反射裂缝裂尖位于面层中且裂缝长度大于某一值时,应力强度因子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用4种不同方法计算了加铺沥青层结构的厚度,比较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通过AAPA进行加铺沥青层反射裂缝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所设计的加铺层结构是较为合理的,在加铺层结构中的关键层采用改性沥青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反射裂缝的足尺疲劳试验研究及其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室内足尺疲劳试验,研究了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反射裂缝的产生过程、产生部位以及特种金属网格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1)在合适的基础条件下,特种金属网格能有效地防治荷载型反射裂缝,且不因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双反射裂缝的产生过程分三阶段第一,拉开阶段,沥青罩面层与旧水泥板因竖向拉应力过大而被拉开,并在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层间拉开范围不断扩大;第二,裂缝产生阶段,层间拉开使得罩面层最大拉应力点内移,裂缝产生的位置也相应地内移,至接缝一定距离处;第三,裂缝扩展阶段,重复荷载拉应力的作用使得裂缝垂直向上扩展,最终以"双裂缝"的形式,反射至薄罩面层的表面.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反射裂缝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刘春波  王军 《山西建筑》2011,37(6):124-126
在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实践与既有研究结果上总结、分析了防治反射裂缝的手段,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期望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沥青加铺层夹层材料抗反射裂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选仓  刘凯  李善强 《建筑材料学报》2010,13(2):247-252,271
通过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沥青加铺层夹层材料和结构,计算分析得出合理加铺材料与结构;采用改进普通车辙仪的方法,模拟了荷载型反射裂缝(弯拉型和剪切型)的形成过程;研发了温度型反射裂缝(弯拉型)试验方法和层间水平拉伸试验平台;通过试验得出4种典型夹层材料和加铺结构的抗反射裂缝疲劳寿命和抗裂效果为:APP油毡玻璃纤维格栅土工布无夹层材料.通过试验路验证了不同夹层材料的抗裂效果、室内试验体系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