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改性水滑石的结构、作用机理及改性的关键技术,并比较了改性水滑石、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钡、三盐在PVC体系中的热稳定性能以及协同稳定性能。重点研究金属皂与改性水滑石类热稳定剂复配用量对PVC脱氯化氢反应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复配有改性水滑石的钙锌复合稳定剂与三盐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改性水滑石产品的钙锌系列不仅明显改善PVC初期着色性,而且长期热稳定性能也大幅提高,完全可以替代铅盐使PVC电缆料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在硬质PVC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制了高效、无毒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利用静态热老化法、刚果红法及脱氯化氢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自制钙锌稳定剂、进口钙锌稳定剂及复合铅盐稳定剂在硬质聚氯乙烯(PVC)中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自制钙锌的初期着色性与复合铅盐稳定剂及进口钙锌稳定剂相当,长期热稳定性优于进口钙锌。自制钙锌稳定剂的降解活化能介于进口钙锌稳定剂与复合铅盐稳定剂之间,降解活化能的差值为1~2kJ/mol,其热稳定性达到了复合铅盐的水平,PVC硬制品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钙-锌-水滑石复合热稳定剂或铅盐复合热稳定剂作为热稳定剂,加入丙烯酸酯共聚物(ACR)KM 310,ACR 401及聚乙烯(PE)蜡、硬脂酸等助剂,探讨阻燃助剂Mg(OH)2用量对PVC加工流变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固定热稳定剂及ACR KM 310,ACR 401,PE蜡和硬脂酸等助剂用量,随着Mg(OH)2用量的增加,PVC最小扭矩、最大扭矩及平衡扭矩增大,加工能耗增大,加工热稳定性能降低。当Mg(OH)2用量小于10份时,最大扭矩小于38.3 N·m,热稳定时间大于20 min;当Mg(OH)2用量大于20份时,最大扭矩大于40 N·m,热稳定时间小于14 min;以钙-锌-水滑石复合热稳定剂或铅盐复合热稳定剂作为热稳定助剂,Mg(OH)2用量不宜超过20份。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塑料制品厂杜秀军等研究了液体钙锌复合稳定剂在PVC水管中的应用,复合稳定剂CZ—310无毒性,他们将CZ—310复合稳定剂完全代替铅盐和钡盐,试验了稳定剂用量、稳定剂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稳定剂对PVC管材性能的影响和稳定剂对劳动保护的影响。试验表明,CZ—310稳定剂除初期热稳定性略差、贮存过程中易吸水外,与铅系稳定剂相  相似文献   

5.
张瑞峰 《大化科技》2007,(3):9-13,26
采用比色法、热失重法等研究了不同镁铝摩尔比的水滑石(LDHs)对PVC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镁铝比分别为2、3、4的样品中,镁铝比为2的LDHs对PVC的热稳定效果最佳;将其与传统的铅盐、有机锡稳定剂复配,均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可以实现对PVC糊热稳定性能的控制。其中,PVC/Mg-Al LDHs/Sn以100:1.5:1.5(质量份数,下同)比例复合后的体系,不仅热稳定性能优于传统的铅盐体系,而且具有较低的糊黏度及较好加工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刚果红法并以PVC为对比样研究铅盐热稳定剂对PVC/热塑性聚氨酯(TPU)共混物脱氯化氢热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盐基亚磷酸铅抑制PVC/TPU共混物脱出氯化氢的效果较好,其次为三盐基硫酸铅,硬脂酸铅的效果较差;铅盐热稳定剂用量大于3.5份后,并用比为3:1的二盐基亚磷酸铅/三盐基硫酸铅并用体系抑制PVC/TPU共混物脱出氯化氢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空气中180℃条件下,研究了苯基亚甲基硫代巴比土酸(BTBA)和它的两个衍生物:对甲氧基苯基亚甲基硫代巴比土酸(n—MeO—BTBA)和对氯代苯基亚甲基硫代巴比土酸(n—Cl—BTBA)用作硬质PVC的热稳定剂。它们的稳定效率以测定降解聚合物的脱氯化氢速率和色变程度为依据。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物质用作硬质PVC的热稳定剂,比工业上使用的热稳定剂:二碱式碳酸铅(DBLC)、二碱式硬脂酸铅(DBLS)、正辛基锡硫醇盐(n—OTM)、二丁基锡马来酸盐(DBTM)和硬脂酸钡-镉-锌(硬脂酸Ba—Cd—Zn),具有更高的的稳定效率。这可以通过较长的诱导期(Ts)值和较低的脱氯化氢速率予以很好的证明。稳定效率为BTBA衍生物苯环中含有的取代基的特性所影响。此外,我们发现这些物质在降解过程中比参比稳定剂聚合物具有较低的色变程度。我们还提出了BTBA及其衍生物稳定效应的自由基机理。研究了n—Cl—BTBA和任何一种参比稳定剂共混对硬质PVC热降解稳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的混合,既可以改善Ts的值、脱氯化氢的速率,还可以改善色变程度。这种改善,当所研究的稳定剂和参比稳定剂采用相等的重量比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TiO2表面发生光催化反应的反应过程,对PVC—U管材进行了紫外灯照射试验。结果表明:①TiO2在表面发生光催化反应过程中与样品含有的铅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黑色的单质铅,从而产生灰黑色斑;②金红石型钛白粉只能减缓变色速度,不能完全避免问题的发生;③采用PVC收缩膜包装PVC—U管材时会促进灰黑色斑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皂化法合成了衣康酸镧,利用刚果红法考察了与其他热稳定剂的多元复配效果,得到PVC衣康酸镧复合热稳定剂,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讨了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机理,并用转矩流变仪、动态力学谱仪测定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衣康酸镧、季戊四醇、硬脂酸钙、β二酮质量比为35∶1∶1∶1时协同效果最佳,可使PVC试样的静态及动态热稳定时间达到66.0 min和36.8 min,并能较好地抑制初期着色性, 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与铅盐体系、硬脂酸镧复合热稳定体系相当,优于钙锌复合热稳定体系;复合热稳定剂在加热初期可减缓PVC脱除HCl的反应速率,抑制共轭多烯的形成,提高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白度颜色测定仪等设备,研究了钙/锌复合稳定剂中钙/锌比以及不同锌盐和硬脂酸钙的复配对PVC—U制品动态热稳定性能和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a):m(Zn):5:4、加工温度为180℃时,PVC—U体系的动态热稳定时问为767S,具有良好的协同稳定作用;4种锌盐对PVC—U动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顺序为:硬脂酸锌〉月桂酸锌〉硼酸锌〉乙酸锌,4种锌盐对PVC—U的加工流变性能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刚果红变色试验、静态、动态热稳定试验及流变试验,比较了一种铅盐复合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T137和有机复合稳定剂TF-790KX对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的静态和动态热稳定性,流变性能以及型材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复合稳定剂TF790KX是一种可应用于PVC-U型材加工的性价比理想的不合铅产品。  相似文献   

12.
陈慧  李军 《塑料助剂》2010,(2):48-49
研究了经济环保复合钙/锌稳定剂SYE在70℃绝缘PVC电缆料中的应用,采用刚果红试验法和热稳定性试验法比较了SYE与德国熊牌复合钙/锌热稳定剂(简称热稳定剂XP)对电缆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测试了两种热稳定剂对电缆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YE与XP对70℃绝缘电缆料具有相同热稳定性,且对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不大,SYE完全满足制备无毒环保70℃绝缘PVC电缆料的要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以蓖麻油酸与丁二酸酐、马来酸酐等酸酐合成了五种蓖麻油基二元酸.通过电导率法、热老化烘箱法和刚果红法等方法研究了蓖麻油基二元酸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蓖麻油基二元酸单独使用时可改善PVC初期着色,且热稳定效果随其取代基的不同而不同.以β-二酮为对比,考察了蓖麻油基二元酸对异辛酸钙/马来酸蓖麻醇酯锌(IA-Ca/RAM-Zn)和硬脂酸钙/硬脂酸锌(CaSt2/ZnSt2)体系的热稳定效果的影响,发现其与钙锌盐之间具有协同效应.且当添加0.3份的马来酸蓖麻醇酯和β-二酮于CaSt2/ZnSt2体系时,静态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6.9 min和26.3 min.  相似文献   

14.
将马来酸单酯稀土(RETM)热稳定剂用于硬聚氯乙烯(PVC-U)透明片中,并对其热稳定性、加工性能、透明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ETM与适量的硬脂酸锌配合,且用量比为3/2时,其初、长期热稳定效果均较佳。RETM能促进PVC-U体系凝胶化,改善其加工性能,制得的透明片透光率高,雾度小,其效果优于硬脂酸稀土,而与京锡8831基本相当,因此可以代替昂贵的有机锡热稳定剂在PVC-U透明片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烘箱变色法和转矩流变仪法对自制的纯有机热稳定剂进行了静态热稳定性和动态热稳定性研究,并与其他4种市售热稳定剂进行了对比,同时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材中进行了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自制有机热稳定剂初期稳定性明显优于市售热稳定剂;长期热稳定性与进口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相当;加工性能满足PVC-U给水管材加工要求,能够等量替换使用;RoHS指令检测证明自制有机热稳定剂不含铅、镉等重金属物质,是绿色环保型助剂。  相似文献   

16.
李冰  伊潮 《聚氯乙烯》2014,(1):25-28
以环保型钙锌稳定剂替换铅盐稳定剂作为PVC-U基站天线罩的热稳定剂,优化了天线罩的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用挤出成型的方法生产环保型PVC-U基站天线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使用环保型钙锌稳定剂代替铅盐稳定剂用于生产PVC-U基站天线罩是可行的,且产品使用性能较高,环保性能符合R oHS指令,不含铅、镉等重金属。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型复合稳定剂(XWP)对PVC-U制品性能的影响,分别探讨了材料的填料改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助剂除具有热稳定作用外,还具有很好的润滑性和偶联性。  相似文献   

18.
选择未增塑聚氯乙烯(UPVC)门窗型材市场上常用的铅盐复合稳定剂、稀土复合稳定剂和新近推出的钙锌复合稳定剂,在配方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采用刚果红试验、吉尔加速热老化试验、转矩流变试验、耐候性试验比较加入不同复合稳定剂的未增塑聚氯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流变性和耐候性,反推其对应复合稳定剂的热稳定剂、内外润滑匹配和光稳定剂的差异。结果显示:传统的铅盐类复合稳定剂在UPVC材料的热稳定性上占优势,新推出的钙锌类复合稳定剂在UPVC材料的耐候性上占优势,而不同复合稳定剂的内外润滑匹配的差异性导致UPVC材料的流变行为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