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管网的建模技术是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核心技术,目前的管网模型多数只停留在二维水平上,在表述管线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和位置关系时存在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特征断面的管状地物三维建模技术,并对三维建模过程中两相邻的直线段之间的倒圆角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用程序代码的方式介绍了这三维模型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2.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可促进智慧校园建设。文中设计开发三维虚拟校园系统,并实现校园漫游、导航和信息查询等功能。由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建立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三维模型,并演示系统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协助校园管理。  相似文献   

3.
传统地质调查存在信息庞杂、叠加失真和评价失效等问题,难以应用于工程决策中,而大量勘察工作所积累复杂多样地质数据,也给工程顺利进展带来极大困扰。以洪泽湖北部黄泛区(泗阳县)为例,从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及可视化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建模的一般过程,包括数据库建立、系统开发、信息查询与管理、三维模型建立及可视化分析。研究得出,基于Access数据库建立了综合地质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和软件的基本功能;基于Sakia3D平台,采用“钻孔—层面”模型方法,建立了泗阳县三维地质模型;研发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剖面分析和专业剖切分析功能。研究提高了软件可操作性,节省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4.
赵晓清 《矿山测量》2021,49(3):74-78
文中以快速准确的三维GIS系统数据源为研究对象,以低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为手段,研究了从外业航摄到精细实景三维模型和其它附属数据的高效生产流程和方法,建立了以SuperMap iDesktop为平台,多源数据精准融合的地理数据库,为高效实用的行业三维GIS系统应用建立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矿山企业在三维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根据矿山多源异构数据特征,提出了利用并扩展Oracle Spatial数据库组件的方法完成数据集成,并以VS2010软件平台和OSG图形开源库搭建矿山三维信息化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勘探信息、人员定位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和设备监测信息等的无缝集成,为矿山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GIS技术对地下管网进行管理,实现管网二维展示和空间分析是管网系统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在管网三维展示功能方面,多数管线系统不能实现二三维数据同步更新。文中基于ArcGIS Engine平台实现了临潭县地下管网二三维展示、更新、联动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造当前工作点的三维球状缓冲区,并在缓冲区范围内进行空间搜索,实现断层等地质构造及高瓦斯聚集区等危险源信息的动态查询.利用井下空间对象三维建模、缓冲区分析等关键技术,在Longruan GIS 3.0基础上开发一套应用系统,实现缓冲区分析及其三维可视化,并使用煤矿实际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三维缓冲区分析是实现煤矿井下危险源查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某矿山公园的二维矢量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SketchUp6.0软件平台,通过三维模型构建、渲染及漫游定制等过程,初步构建了一个矿山公园三维GIS系统实验原型,实现了与ArcGIS软件之间的交互,结合ArcGIS软件进行三维矿山公园场景驱动的开发工作,形成了矿山公园的三维建模场景再现,在Google SketchUp6.0中实现的建模效果与ArcGIS Engine中各种控件的浏览漫游功能统一起来,开发了一个简单的矿山公园三维漫游系统。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数据,在AutoCAD平台上利用VBA语言开发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软件,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并编程实现了系统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三维可视化在地震勘探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开发Linux系统下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软件非常必要。而目前地震数据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基本运行在UNIX工作站且主要为国外开发。论文针对地震数据量大且为结构化规则网格型体数据场的特点,采用直接体绘制算法,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和改进,利用OpenGL实现了Linux系统中地震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井下透水事故场景模拟,为矿山安全培训提供素材,以矿山数据为基础、可视化环境搭建为目标,通过多源数据分析、多建模方法融合和交互环境设计,使用面向对象图形绘制引擎(OGRE)开发了三维地质可视化系统平台。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应用于矿山透水事故模拟,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再现突水事故发生过程的各个阶段。该系统可以在矿山生产的不同阶段,提供生产信息查询、事故场景模拟和安全教育培训素材,并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搭建了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的统一数据平台,并依此为基础,开发了三维管控系统,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融入三维管控系统,通过在三维管控系统中对统一数据平台中的数据进行融合与挖掘,将自动化系统数据和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流程有机结合,达到煤矿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深度融合的目标,实现了三维管控平台在煤矿两化融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供热管网信息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大多采用二维图纸及纸质表格管理,历史资料丢失现象时有发生,空间分析及可视化程度低,给管网的维修、改造及空间信息查询带来诸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文中结合3D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了供热管网信息集成系统,实现了供热管线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管线管件和地上下建筑等相对自动建模、供热管网监测预警、事故分析、空间分析、虚拟漫游、专题制图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已在沈阳惠天热电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矿井生产管理数字化与三维可视化信息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最新开发的可对生产矿井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安全监测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和查询的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及其技术要点。该系统突破了静态平面图形和数据图表不能反映矿井地质条件、生产条件和工作场所在时间、空间上变化的难题,实现了将矿井复杂的井巷工程、生产与安全系统、地测等综合动态信息通过三维立体图逼真地表现出来,为矿井的生产技术管理、调度指挥、安全监督检查提供了一种先进的信息管理和查询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王梅  张建民  王宇飞  肖海红  黄为 《煤矿开采》2005,10(6):16-18,24
矿井三维信息管理对煤田的有效科学规划和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矿山管理和生产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依托“大柳塔煤矿三维信息管理决策系统”项目,面向煤田的有效科学规划和安全高效生产,针对煤矿的生产、安全与管理的特点,以矿山专业软件M icro-m ine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V isual C++和数据库技术,以各种地质、测量、采矿工程数据为基础,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地质建模技术为手段,初步开发了具有真三维特点的煤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CoalM iner3D。系统有助于指导矿区的科学规划、资源管理、安全生产、辅助决策等,也为国内的其他矿井提供信息化建设的样板。  相似文献   

16.
实现矿井通风智能化是建设智能矿山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通风系统调整失准、智能化水平低、预警信息不能反映到抢险救灾指挥中心等问题,提出一种矿井智能通风系统建设方案;该方案由井下监控设备和地面控制中心组成,旨在建立三维通风模拟与隐患智能识别平台,实现矿井通风数据实时动态分析、三维可视化展现以及安全预警与辅助决策;重点研究了通风监测大数据库、三维通风模拟、AI视频智能识别、预警及辅助决策、系统联动控制5个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各自的技术特征与实现方案。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三维仿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并开发实现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17.
文中针对厂区错综复杂的地上管线数据生产及质量控制这一重要难题,结合兰州石化公司、酒泉钢铁集团,甘肃矿区地上管线测量和可视化三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厂区地上三维管线的生产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为工业厂区可视化三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金属矿山地质资源管理的动态性、复杂性、地测采多部门协同等特征,开发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分别建立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等三个子系统,以满足地质资源信息入口、加工及应用数字化的需求.系统在完成地质资源三维可视化的同时,通过信息流转与共享接口的开发,实现了地质资源信息在地、测、采等业务环节之间的无缝流转与实时共享,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采掘进度计划编制、生产调度管理等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系统在某黄金矿山实际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矿山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Minex.6.0软件以新疆后峡煤田黑山露天煤矿为例,构建了地质数据库,将钻孔数据和煤层信息数据成功地导入Minex数据库中,实现了钻孔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探讨了Minex.6.0软件的构模方法和理论,采用界面构模法,建立了地表模型和矿体三维模型统一形成了新疆后峡煤田黑山矿区矿床的空间三维模型系统并实现了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OpenGL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三维图形程序库。给出了一种在Vc 开发环境下,基于OpenGL技术来实现地矿工程三维数据场可视化仿真以及交互操作的方法,包括Op朗GL的基本原理、地矿体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地矿三维数据场的数据结构模型、地质钻孔和矿体的图像绘制与表现方法以及光照、显示列表、双缓存等实现技术,并结合某铁矿的实际,将这些方法与技术在微机上集成实现,取得了良好效果,证实了OpenGL技术在地矿工程可视化技术仿真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