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基于层间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态分析有限元方法揭示了设置功能层的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在车辆动态荷载作用下各因素(面层厚度与模量、功能层厚度与模量、基层厚度与模量、地基模量以及行车速度)对力学响应的影响程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路面结构力学响应(面层弯沉差、面层底部拉应力、功能层顶部剪应力和基层底部拉应力)的计算公式,为设置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车辙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确定形状改变比能为其评价指标。建立有限元模型,以面层结构内形状改变比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温条件下沥青面层内的抗车辙区域,并分别研究沥青面层厚度、模量、以及基层模量对沥青面层抗车辙变形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层内主要抗车辙区域为中面层,路面结构中面层的整体模量,各层模量比,面层厚度,基层模量对面层抗车辙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拓宽路基新老路面搭接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重点分析了新老路面搭接的适宜尺寸,包括新老面层和新老基层搭接尺寸,此外还分析了车辆荷载相对面层拼接缝和基层拼接缝的不利荷载作用范围.结果表明,新老路面设置搭接台阶能有效地克服拼接缝处拉应力和剪应力集中的现象,使新老路面受力更均匀协调,面层和基层设置的搭接台阶尺寸大于30 cm即可,再增大该尺寸对克服拼接处拉应力和剪应力的效果不明显,同时会导致路面铣刨量增加;拼接缝两侧各50 cm范围是荷载不利作用范围,在进行拓宽道路路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将重车道轮迹带布置在此不利范围内.该结论可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新老路面结构拼接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能力进行可靠性设计,以现场实测的沥青路面层间剪切强度数据为样本,求出了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面层与面层间剪切强度的经验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依据分布拟合,对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面层与面层间剪切强度的概率分布做出了假设,采用科尔莫哥洛夫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间的剪切强度服从参数为μX1=-1.514 6,σ2X1=0.578 32的对数正态分布,而沥青路面面层与面层的剪切强度则服从参数为αX2=0.959 7,λX2=3.801 2的威布尔分布.根据它们所服从的概率分布,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能力进行了可靠性设计,给出了不同可靠度下沥青路面层间剪切应力允许设计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多孔混凝土基层上覆沥青面层的受力状态,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引入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本构关系模型作为正交各向异性接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了多孔混凝土基层缩缝处沥青面层的荷载应力.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当沥青面层模量不超过1 600 MPa时,多孔混凝土基层缩缝处沥青面层处于受压状态.荷栽作用下,多孔混凝土基层缩缝处沥青面层内的最大剪应力随面层模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基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基层与地基模量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超重载路段中面层抗车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实测芯样 ,中面层的厚度变化率最大 ,并观测到芯洞中面层挤出变形的现象 ,说明中面层抗车辙性能的重要性。从理论上分析了剪应力和压应力随着轴载增加在沥青路面深度上的变化规律 ,揭示超重载路段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中面层剪应力过大引起的失稳性车辙。采用将级配设计成“S”型骨架结构、多用机制砂少用天然砂、加强胶轮碾压等措施来提高中面层的抗高温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建筑面层叠合后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承载性能以及与面层材料的关系,模拟建 筑楼面做法,设计了两组结构层板相同而建筑面层构造不同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以及一组不同厚 度的钢筋混凝土板,进行对比加载试验,通过对试验得到的各种板的承载力、变形和加载过程中钢 筋、混凝土的应变变化分析,探讨了建筑面层对混凝土板的抗弯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 筑面层对混凝土板的承载力和刚度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根据现行规范的计算假定,计算了不同面层 的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承载力,并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砼面层早期裂缝发生率高.原因复杂,是公路面层施工的一种通病,危害极大.详细分析了砼路面早期裂缝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由于湿气候的影响,在潮霉季节常产生地面结露的现象,在分析湿热地区地面泛潮成因以及实际试验测定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南方建筑传统的防潮手段,提出了湿热地区室内防潮的可行性措施。尤其是详细探索其构造设计方法,包括利用面层材料的吸湿作用、底层地面采用架空作法、设置防潮层和组织间歇性通风等。  相似文献   

10.
在旧水泥路面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时设置层间功能层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借鉴马歇尔设计理念并结合功能层的特殊层位功能进行层间功能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设置功能层后加铺层和基层的应力改善情况。结果表明:设置4 cm厚的AC-10沥青混合料功能层后面层底部温度应力降低18%,基层底部的荷载应力降低16%,且具有良好的防水及应力吸收作用,对减少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延长加铺新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基层墙面清理、粘结层厚度、网格布铺贴、抗裂层厚度、外装涂饰层等方面对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的施工过程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确保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建筑外墙饰面层(包括砂浆饰面层和饰面砖饰面层)内部缺陷进行检测试验,研究饰面层内部缺陷在外部热源辐射下的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得出饰面层表面温度随时间、空间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并分析内部缺陷的厚度、面积大小、埋置深度等因素对红外热成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厚度越大、面积越大、深度越浅的内部缺陷越容易被检测出来;缺陷沿其宽度方向的表面温度关于其最大温度点呈近似对称关系.基于试验结果,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缺陷面积大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间歇式用能特点,采用ANSYS软件对外墙内外保温墙体进行热分析。通过间断式施加温度荷载模拟空调运行,分析两种保温形式的墙体内温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受墙体内侧温度荷载的影响,内保温墙体内表面温度变化明显,且热量集中分布在内侧保温层部分,不易散失;外保温墙体受内侧温度荷载的影响较小,热量在墙体内分布均匀。在相同时间内,内保温需要施加荷载的时间明显比外保温的少。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介绍一种组装式节能外保温饰面板,将外保温复合墙体的保温层、保护层、饰面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能够实现工厂生产,现场组装,施工速度快,质量易于控制,满足住宅产业化需求,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框剪结构采用钢结构直接加层后,结构的整体质量、刚度、周期等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对安装有软钢阻尼器和未设软钢阻尼器的加层钢结构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析表明:软钢阻尼器可以有效降低直接加层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反应,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有显著的减小,较好地控制了钢结构直接加层产生的鞭梢效应现象,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XPS板保温材料在不同季节温度应力的变化情况,在典型外保温墙体温度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傅里叶(Fourier)方程及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理论模型,选取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三个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方案1为30 mm胶粉聚苯颗粒贴砌XPS板;方案2为10 mm胶粉聚苯颗粒贴砌XPS板;方案3为外墙薄抹灰.对外墙外保温系统墙体各层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墙体整体受到压应力,涂料饰面层一天中应力变化范围为-0.34~-0.02 MPa,易产生膨胀离鼓现象;冬季墙体整体为拉应力,变化范围大概为0.12~0.26 MPa,开裂的风险比较大;方案1温度梯度最小,保温效果最好,优于方案2和方案3.  相似文献   

17.
现场发泡夹心墙内外叶墙协同工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现场发泡夹心墙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挑耳和拉接件参与变形能力、夹心墙的破坏形态和受力性能,寻求改善墙体的变形能力和整体性能的有效手段。制作了13片发泡夹心墙和1片实心墙,进行了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了一些构造措施对墙体受力性能和变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竖向压力和保温层厚度对相对位移差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挑耳和拉接件对协调内外叶墙体工作的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柱的存在可以有效改善墙体的变形能力,并且现场发泡保温浆料具有较高的黏结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对墙体承栽力有一定有利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挑耳在加强内外叶墙连接中起主要作用,而且在保证外叶墙平面外稳定性方面也起主要作用。当墙体严重破坏开裂时,拉接件可以起到对墙体支撑或拉接的作用,有效防止墙面倒塌掉落。拉接件与钢筋混凝土挑耳在夹心墙中分工不同,是协调夹心墙内外叶墙体工作的主要构造措施,应合理设计使各自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中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复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分布,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相同尺寸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计算中. 通过对边壁区域3片管屏工质节流,从工质侧解决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偏差问题,使受热面计算壁温偏差控制在30°C以内,实现受热面管材安全运行. 通过冷态试验,发现颗粒侧传热系数沿外置换热器宽度方向呈现马鞍形的双峰分布,传热系数最大值出现在距离边壁约0.2倍宽度范围内,通过调整边壁区域气体速度可以提高该区域的传热系数,为运行过程减缓局部偏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一些问题,如计算方法、异形柱受力性能及其轴压比控制、短肢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的设置高度及框支柱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外保温墙体传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保温墙体,尤其是粘结固定方式薄抹灰外保温系统是严寒地区实现建筑节能第二阶段目标的重要措施。由于外保温墙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结构层次具有热保湿传递的合理性,对其进行定量传热传湿分析的较少。本文按照《热工规范》对苯板外保温墙体进行验算,验算过程中对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室外相对湿度的确定等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