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针对车间“三泥”现状剖析了增设“三泥”处理设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三泥”分开处理的思路和处理流程,并对将来脱水后“三泥”的练合利用提出了一些设想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炼油厂“三泥”(污水处理场浮渣、剩余活性污泥、池底泥)进行成分分析、焚烧试验,确定了“三泥”工业化应用方案,采用污泥脱水后锅炉掺烧处理,避免了三泥的二次污染,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炼油厂“三泥”离心机脱水工业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试验结果,分析了影响离心机脱水效果的主要因素。该试验筛选出了效果良好的药剂配方,实现了离心机国产化,为离心机脱水技术在炼油厂“三泥”脱水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炼化"三泥"在煤粉锅炉掺烧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处置炼化企业大量的含油"三泥",减少"三泥"污染,在干化"三泥"性质、燃煤锅炉掺烧工艺及燃煤锅炉掺烧试验基础上,总结出干化"三泥"无害化处理工艺路线和掺烧干化"三泥"对煤粉炉不同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炉掺烧干化"三泥"在技术上和实际掺烧上是可行的,对原煤输送系统、制粉系统、烟气排放、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都很小,不会影响锅炉的安全生产,为炼化企业含油"三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线.  相似文献   

5.
"三环节"-"三箱"组合用能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三环节”和“三箱”用能分析方法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用能分析方法,即“三环节”-“三箱”组合分析法。该方法综合了“三环节”和“三箱”方法的优点,对装置或系统分析以“三环节”方法为主,每个环节根据能耗状况不同,分别采用灰箱或黑箱方法进行分析,主要设备视用能水平的差异分别进行白箱或黑箱分析。利用该方法,对一蒸馏装置进行分析计算,并提出一些技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通常汇入污水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对“三泥”只采用简单的浓缩一沉降处理,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事件发生,三泥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石化企业和环保工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前世界上对石化企业“三泥”处理与利用的技术,并对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炼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泥”成分复杂,目前国内传统脱水设备处理污泥,不能够满足污泥处理生产需要.以某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为例,介绍了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试验结果,为脱水技术在炼油厂“三泥”脱水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石化企业“三泥”处理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的《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目标和重点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针对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产生“三泥”的特性、浓缩脱水的方法和出路,对不同脱水机械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污泥干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根据目前“三泥”处理和处置的途径,对今后进行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设想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煤系中煤层、泥页岩、致密砂岩覆压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差异变化特征,采集山西沁水盆地古县区块2块煤样、2块泥页岩和4块砂岩样品,开展了覆压孔渗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系“三气”储层覆压下孔隙度与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加呈负指数形式减少,煤储层、泥页岩储层、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压缩系数比值为1∶1∶0.58,渗透率衰减系数比值为1∶0.73∶0.78。“三气”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应力损害率随有效应力增加呈两段式增加,有效应力<4MPa,“三气”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损害率均随有效应力的增大呈快速增大的趋势,有效应力>4MPa,随有效应力的增大增幅逐渐平稳,煤储层、泥页岩储层、致密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依次降低。研究成果对煤系“三气”的共探共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炼油厂三泥分离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了炼油厂三泥处理工艺,通过加剂对三泥进行絮凝、破乳等预处理,将其中的油、水初步分离,再经杀菌、脱水、过滤等过程,使三泥中的油、水、渣得到了彻底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