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高温高盐油藏的地质储量很大,然而其开采难度也很大。本文针对新疆HN-1高温高盐油藏的地层条件,对已经筛选好的适应性二元体系进行了室内评价及驱油实验,确定了最佳注入方式、最佳注入量对现场的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绥中36-1油田油藏条件,开展了纳滤软化海水与绥中36-1油田地层水及油藏的配伍性研究。利用ScaleChem结垢软件对软化海水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结垢倾向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岩芯伤害性实验。结果表明:软化海水在温度为65℃条件下,压力为0~20 MPa范围内,没有结垢物质生成,在压力为12 MPa条件下,温度为0~100℃范围内,也没有结垢物质生成;软化海水可以任意比例与地层水混合,无沉淀生成;软化海水的渗透率伤害仅为11.9%,对地层为弱伤害。纳滤软化海水可用于海上油田注水。  相似文献   

3.
示踪剂技术目前在水平井压裂测试中广泛使用,通过将不同水溶性示踪剂与压裂液混合注入到不同段内,返排阶段测试各种示踪剂浓度,可以获得各段的返排率以及产水贡献比例。针对常用的稀土微量物质示踪剂种类不够,无法满足十几段甚至更多段压裂测试要求的问题,开展了氟苯甲酸盐类示踪剂与瓜胶压裂液体系的配伍性实验,重点考察了氟苯甲酸盐示踪剂对压裂液各项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示踪剂在压裂液体系中的热稳定性能以及静态吸附性能,同时利用驱替装置模拟压裂液与氟苯甲酸盐示踪剂返排过程,研究了示踪剂返排浓度与返排液流量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氟苯甲酸盐示踪剂在1000mg/L以下时,对瓜胶压裂液体系性能无影响,示踪剂在瓜胶压裂液体系中70℃条件下60d后的浓度保留率大于95%。另外,驱替实验证明了氟苯甲酸盐示踪剂返排浓度与返排液流量成正比,可准确测试返排情况。氟苯甲酸盐适合作为分段压裂测试用示踪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渤海某油田处理厂稠油密度高、黏度大,沥青质、胶质等界面活性物质含量高的特点,开展了室内筛选评价实验,共筛选了四类17种破乳剂,其中破乳剂235#脱水效果最好。考察了阳离子絮凝剂、醋酸和1227对破乳剂235#脱水效果的影响,确定1227和235#复配的最佳配比1∶2,最佳破乳剂质量浓度为250 mg·L-1,最佳温度为70℃。  相似文献   

5.
含氟类示踪剂作为微量物质示踪剂之一,具有众多优势,但在大规模、重复应用时,仍存在可选种类受限的问题。本文开发出一类新型微量物质示踪剂,此类示踪剂不含氟、不含稀土元素。经室内评价,新型微量物质示踪剂(以NT-2为例)在150℃条件下,放置30d后的浓度(mg/L,下同)保留率为94.3%;在矿化度为40000mg/L条件下,放置30d后的浓度保留率为98.1%;在砂液比=50∶50(质量比)条件下,放置30d后的浓度保留率为96.9%。经油田现场应用,NT-2与含氟示踪剂2?3?4?5-四氟苯甲酸具有相当的示踪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焦油原料中盐含量较高造成的设备磨损和蒸馏塔腐蚀等问题,选用一种典型的高温煤焦油为原料,分别研究破乳剂、破乳剂添加量、水添加量、温度和静置时间对高温煤焦油脱水脱盐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破乳剂和温度是最主要的2个影响因素,并得到优化的脱水脱盐条件:优选醇类聚醚破乳剂,破乳剂的添加量为100 mg/kg,水添加量为20%,在130℃温度下恒温4 h,经处理后的高温煤焦油盐含量小于5 mg/kg,水含量小于1.50%。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油田的采出液在各种乳化剂的作用下其流变性质越加复杂,当含破乳剂的回注污水重新将原油从地层中驱替出来并运输时,必定会对含水原油的流变性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利用MARS流变仪对3种典型新型破乳剂在不同温度、剪切速率下对不同含水率乳状液的流变性影响入手,分析了由破乳剂分子结构特征、物化性能的不同而引起的破乳效果不同的原因,从而更加系统的分析破乳机理,更好地指导破乳剂的研发,为原油伴热集输工艺提供更加系统的理论支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类型的破乳剂对原油转相点的影响不同;不同种类破乳剂对温度敏感度不同,应避免其达到失效温度;破乳剂对原油乳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程度与破乳剂的评价指标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元复合驱用破乳剂的性能评价及与消泡剂、防垢剂、抗沉积剂的配伍性研究,确定了破乳剂的最佳反应条件,即质量浓度30mg/L、温度50℃,并探讨了其他化学添加剂对破乳剂脱水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辽宁化工》2021,50(2)
高黏原油脱水受温度、破乳剂类型和浓度的影响,合理选择破乳剂类型、乳状液的温度和破乳剂的浓度决定了破乳的效果。通过对高黏原油的黏度测定来确定转相点,以转相点(含水率)为分界点加入不同类型的破乳剂。在转相点之前加入油溶性破乳剂,转相点之后加入水溶性破乳剂。选择某油田常用的两种破乳剂(SP169、AR36)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水溶性破乳剂SP169加入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50μg·g~(-1),由于水溶性破乳剂的加入,原油的转相点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前移,破乳效果先抑后扬,并且受温度影响较大;(2)油溶性破乳剂AR36加入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00μg·g~(-1),由于油溶性破乳剂的加入,原油的转相点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后移,破乳效果先扬后抑,并且受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新型氟利昂气体示踪剂的研究,选取的实验对象为R32、R125和R134a。在实验室模拟油藏条件下筛选。结果表明R125的检测限很高,不符合油田示踪剂灵敏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不继续深入研究。后续研究表明,R134a各项指标均优于R32,是理想的油田气体示踪剂。其主要特点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在地层中的吸附率低,同时购买成本低,容易获得。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藏条件不断恶化,高温高盐油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这类油田的采收率成为油田稳产的基础。本文论述了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调驱中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了聚合物弱凝胶体系是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具有前景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河油田油藏地层压力高、温度高和地层水矿化度高的特点,选用耐温耐盐聚合物SD7000研究并优化了适合该油藏的凝胶调驱体系,该体系配方为聚合物0.6%+高温交联剂0.3%+稳定剂0.08%+性能改进剂0.04%。评价了温度、矿化度、p H值三个因素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胶时间变短,凝胶粘度先变大后变小;对p H值适用范围广,p H值在8~10时,成胶时间较短,凝胶粘度较大;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成胶时间变短,凝胶粘度基本不变;室内封堵实验表明,该凝胶体系封堵率达98%以上,具有一定的堵水作用。该研究对东河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文综述了中老油田采出液性质的变化和高含水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探讨了聚醚型破乳剂和高分子破乳剂在高含水采出液状况下的适应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大庆两个联合站的现场实验证明,高分子破乳剂特别适用于高含水采出液的事实,并指出了其适应性和提出了其质量与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瓶试实验、配伍性及复配试验、现场应用等,研究了科新公司多种反相破乳剂在苏丹124区块Heglig油田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净化性能,通过初选确定了处理效果最好的KS-60-02反相破乳剂。通过复测实验,研究了不同加剂量下反相破乳剂KS-60-02对Heglig含油污水除油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浓度,并进行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5.
污水配制耐温抗盐弱凝胶的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渤南十区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地层条件,开发研制出了用油田污水配制成耐温抗盐的弱凝胶调驱体系。污水配制的耐温抗盐弱凝胶的应用,经济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油田亟待解决的采出污水的处理和利用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利用油田污水配制的弱凝胶体系能够很好的成胶,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温高盐复杂油藏由于地层温度高,矿化度高,一般堵水剂的可泵时间和长期稳定性达不到使用要求。在实验室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复杂油藏深部调剖的凝胶调驱体系,该体系优于传统的凝胶体系,在高温高盐的复杂地层环境下达到了延缓交联和提高凝胶热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依据按具塞量筒法测得最终脱水率来筛选适合陈家庄油田稠油物性的破乳剂SD-31。分析了温度和破乳剂浓度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出,破乳剂SD-31在加药浓度150 mg/L时,陈家庄油田稠油脱水效果好。80℃比90℃稠油脱水速度和最终脱水率略有下降,破乳剂最终脱水率达到93.5%,仍能满足现场脱水需要。因此选择SD-31作为陈家庄油田稠油脱水破乳剂。  相似文献   

18.
安第斯油田属于典型的高温高盐碎屑岩油藏,在高温(95℃)、高盐(71.5 g/L)的条件下,为了提高聚合物耐温耐盐性能,并且考虑到该油田裂缝发育,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采用APP5/乌洛托品凝胶体系进行实验。通过室内实验对凝胶体系的耐温性、抗盐性、稳定性和封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驱油实验,对比单一聚合物与凝胶体系的驱油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凝胶体系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能力,封堵效果较好,凝胶体系驱油比单一聚合物驱油采收率高。  相似文献   

19.
谭伟红 《广州化工》2013,(20):78-79,120
采用高效脱钙剂MR-2513对高酸高钙的多巴混油进行了脱钙研究。通过实验室电脱盐实验,筛选出与脱钙剂MR-2513配伍破乳效果较好的油溶性破乳剂C和水溶性破乳剂G分别作电脱盐一二级注剂,并对脱钙剂用量及电脱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经二级破乳化电脱盐后钙含量、盐含量、水含量全部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普遍存在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的问题.针对姚店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对YC-3表面活性剂在姚店油田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实验证明YC-3表面活性剂与姚店油田长6储层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稳定性,能使长6储层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并且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特低渗油藏采收率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