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200kg真空感应炉冶炼ZG13Cr9Mo2Co1VNbNB材料的技术。在确定材料内控成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冶炼工艺流程,按照控制要点进行操作,通过实验准确获取了元素C、Mn、N、B等众多元素的冶炼数据,成功制备出ZG13Cr9Mo2Co1VNbNB材料。  相似文献   

2.
EAF+VOD-ESR-825 mm轧机流程试制12%Cr型叶片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长城特钢采用 30 t EAF +VOD ESR(2~3 t锭 ) 825mm轧机试生产了 1Cr12Mo ,2Cr12NiMo1W1V等12%Cr型叶片用钢。结果表明 ,当 1Cr12Mo钢成分为 (%) :C 0.13~0.15 ,Cr 11.70~11.90 ,Ni 0.46~0.55 ,Mo 0.34~0.47,以及2Cr12NiMo1W1V钢成分为 (%) :C 0.22~0.25 ,Cr 11.30~11.68,Ni 0.67~0.95 ,Mo 0.96~0.99,W 0.96~0.98,V 0.22~0.25时 ,钢中的δ 铁素体含量δF <5 % ,满足标准要求。电极母材精炼时 ,用Ca-Si,Si-Al-Ba终脱氧有利于在电渣过程去除钢中夹杂物  相似文献   

3.
新型Cr-Mo-V精铸热作模具钢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热作模具钢主要成分合金化原理的基础上,用250 kg中频感应炉熔炼研究新型精铸热作模具钢,并采用MG20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试验钢进行400℃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V/C 3.0,C0.1%~0.2%,Cr/(Cr+Mo)0.68~0.85,Cr/C>16.6,Mo/C>16原则,设计的新型精铸热作模具钢(%:0.32C,3.54Cr,2.41Mo,1.02V)具有高的高温耐磨性,其400℃高温磨损率为H13钢(%:0.45C,5.3Cr,1.4Mo,0.83V)的30%,3Cr2W8V钢(%:0.37C,2.48Cr,7.82W,0.41V)的20%~25%。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钢厂的生产现状及工艺流程,阐述了高锰生铁合金化原理。通过在50 t氧气顶吹转炉进行高锰生铁合金化试验研究,分析高锰生铁合金化对钢水温度、钢水成分及炼钢钢铁料消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出钢过程向钢包加入高锰生铁进行合金化是可行的,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平均每炉加入200 kg高锰生铁进行合金化时,钢水温降增加4. 68℃,钢水磷质量分数增加0. 000 6%,但是对转炉钢水质量无影响,同时炼钢增碳剂消耗减少0. 22 kg/t,硅锰合金节省0. 45 kg/t,钢铁料消耗降低0. 44 kg/t。最终每年为钢厂创效270. 4万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高铬不锈钢的一种新脱磷工艺试验研究的结果。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在还原条件下,用氩气作载体,将CaC_2、CaSi或CaC_2+CaSi粉剂作脱磷剂,喷入钢液中进行脱磷。在工业条件下,粉剂喷入量为45~50kg/t,开始喷吹温度1500~1530℃时,对于ZG1Cr18Ni9Ti不锈钢,脱磷率达到74~89%,处理后,钢中磷含量可降到0.005~0.010%;对于ZG1Cr18Mn9Ni3Mo3Cu2N不锈钢,脱磷率达到71~78%,处理后,钢中磷含量可降到0.013~O.14%。并分析了钢液温度,含氧量、化学成分,以及炉衬材料等冶金因素对高铬不锈钢脱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熹  王春旭  刘宪民  史庆南 《钢铁》2007,42(5):58-60
根据AMS6265K标准对SAE9310钢中C、Ni、Cr、Mo、Mn、Si、B等合金元素成分控制范围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试验钢,通过比较试验钢的性能与SAE9310钢标准性能的差别,从而确定了工业试制SAE9310钢的成分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7.
以鞍钢重型机械公司40 t VOD冶炼ZG06Cr13Ni4Mo钢的生产实测数据为依据,根据质量、能量守恒及热力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从操作、化学反应、冶金计量和热化学计量4个层次剖析VOD冶炼过程,建立了VOD冶炼不锈钢的工艺模型。该工艺模型包含冶金模型和热模型,可以根据各输入物料的用量、成分与温度等输入值,方便地求出各输出物料的收得量和成分等输出的预报值。VOD生产结果表明,该工艺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报VOD精炼需氧量、终点钢水成分及温度等,相对误差低于5%。  相似文献   

8.
姜越  张月  祖红梅 《特殊钢》2016,37(4):52-54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均匀腐蚀全浸试验研究了50 kg真空感应炉冶炼的00Cr13Ni7Co5Mo4W马氏体时效不锈钢(/%:0.007C,13.23Cr,7.02 Ni,5.06Co,3.72Mo,0.96W)1100℃1 h固溶,450510℃8 h时效后的耐蚀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XRD分析了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组织。结果表明,随时效温度升高时效过程析出R相增加,导致钢的耐点腐蚀性下降,同时由马氏体逆转变的奥氏体数量增加,可改善该钢的耐腐蚀性能。00Cr13Ni7Co5Mo4W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为1100℃1 h固溶+470℃8 h时效,其年腐蚀速率为1.259 0 μm/a,点蚀击穿电位为252 mV。  相似文献   

9.
《特殊钢》2017,(3)
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不锈钢精炼中向钢水吹氮气合金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硅钼棒炉研究了恒压(101 kPa),恒温(1 833 K)和恒流量(0.3 L/min)时316L不锈钢(/%:0.031C,0.57Si,1.00Mn,0.021P,0.004S,16.13Cr,10.12N,2.12Mo,0.028N)吹氮时间(0~70 min),氮分压(N_2:Ar=2:1,1:2和1:1)和温度(1 773~1 833K)对该钢氮合金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氮含量随着吹氮时间、氮分压的增加而增加,随吹氮流量增加钢液氮含量达到饱和的时间缩短,氮的溶解度随着钢液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合适的钢水温度为~1 500℃。120 t VOD 316L不锈钢工业生产试验表明,在氮气流量42×3 m~3/h时,VOD真空阶段吹氮合金化,钢中的氮含量可达0.04%。  相似文献   

10.
姜越  贾强  黎士强 《特殊钢》2014,35(5):64-67
试验用00Cr13Ni7Co5Mo4W钢(/%:0.007C,13.23Cr,7.02Ni,5.06Co,3.72Mo,0.96W)由5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铸成10 kg锭,锻成55 mm×55 mm方坯并轧成3 mm×60 mm带材。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分析该钢的析出行为,并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该钢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R相是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在时效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强化相;为获得细小、弥散的R相和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100℃固溶+490℃时效,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 320MPa、1 450 MPa和10.8%;马氏体时效不锈钢00Cr13Ni7Co5Mo4W点蚀击穿电位为230 mV,人工海水中年平均腐蚀率为1.51μm/a,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使用性能,对45B钢内控成分及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电炉-LF精炼-VD真空脱气处理—连铸(电磁搅拌、塞棒控制)—轧制成材工艺及LF出钢前加铝终脱氧、加钛固定氮、VD前加入硼铁的合金化工艺开发了履带链轨销轴用钢。产品实物质量检测表明,生产的45B钢纯净度高,晶粒细小均匀,淬透性能稳定,完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彭自胜  刘韬 《钢铁研究》2009,37(1):38-40
介绍了海管用钢HSL450S成分设计思路。首次在EAF-LF—VD—CC生产线进行HSL450S钢试生产。通过电炉钢水终点成分控制,确保冶炼工艺顺行。试制时HSL450S钢成分和温度控制较好,钙处理和软吹氩工艺执行到位,水口未发生结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HRB500高强度钢筋的传统的两个生产工艺方案,结合HKB400的实际生产经验,在国家标准和内控标准的指导下,制定出了HRB500高强度钢筋的最佳试验方案。通过试验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在成分调整和工艺优化后扩大了试制规模,最终实现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4.
汽车用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及组织性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冷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以及国内外生产发展概况。分析了冷轧双相钢的合金成分特点、显微组织特征、力学特性与主要工艺控制要点,并对我国双相钢的生产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EfectsofAloyingElementsonMicrostructureandMagneticAnisotropyoftheHDDRPowderofNdFeBAloyGaoJianrong(高建荣),SongXiaoping(宋晓平),Wa...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天铁集团研发小规格HRB500E抗震钢筋的过程。通过采用V、N微合金化,按照窄成分控制原则设计化学成分,严格控制铸坯内部质量,制定合理的轧钢工艺,强化炼钢、连铸及轧钢工序的过程控制,解决了风冷线上搭接点对小规格盘条造成的性能波动,开发出符合国标要求的HRB500E抗震钢筋,取得了国家质检总局签发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17.
李维华 《中国冶金》2018,28(9):50-53
从理论上分析了SiC脱氧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的可行性,结合现有生产条件,红河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在脱氧合金化工艺方面采用80号SiC替代50号SiC进行出钢脱氧合金化操作,同时调整其他合金结构及数量进行工业试验。生产实践数据表明,脱氧合金化工艺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合金元素收得率、铸坯合格率和内控率有所提高,钢材力学性能稳定且有所改善,两种规格的HRB400E钢种分别可降低生产成本1.75和0.62元/t。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在包钢2 250 mm热连轧生产线试制的22 mm X80管线钢热轧板卷的生产情况。通过采用低碳、高w[Mn+Nb]、w[Mo+Cr+Cu]的合金化成分设计,应用包钢纯净钢冶炼技术,差异化加热技术、恒速轧制技术和高效加密层流冷却控制技术,生产出具有针状铁素体的高强度高韧性X80管线钢热轧卷板。板卷的强度和韧性指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一德 《中国冶金》2004,(12):19-22,31
针对国产不锈钢存在的问题,厂校结合,以企业为主,进行不锈钢冷轧板内在和表面质量控制以及AOD炉氮气合金化、提高炉龄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锈钢工艺技术,对带动我国不锈钢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国不锈钢的国产化率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肇信  王庆贤  张启柱  亓奉友  王秀波 《炼钢》2005,21(2):16-18,29
介绍了采用“转炉→小方坯连铸机→型材轧机”工艺流程试制46S20易切削钢的实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生产工艺,攻克了硫合金化、铸坯角裂、轧制劈裂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生产出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46S20易切削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