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二氧化氯的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氯 (ClO2 )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氧化剂 ,其氧化能力是氯气的 2 6倍。它不仅具有高效广泛的杀菌能力 ,还具有灭藻、剥泥、防腐、抗霉、保鲜、除臭、氧化和漂白、脱色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 ,使用二氧化氯处理的水不会产生通常用氯气 (Cl2 )消毒时易形成的致畸、致变和致癌的三卤甲烷 (THMs) ,其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AI级 ,二氧化氯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被欧美国家推崇为第四代消毒剂。目前 ,二氧化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阔 ,远远超出传统的织物和纸浆漂白的范围 ,几乎已涉足各行各…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饮用水消毒是提高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方法。目前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消毒剂主要有液氯、臭氧、二氧化氯、紫外线等。本研究通过比较几种消毒剂的消毒机理、消毒副产物形成、毒性,评价不同消毒方式的优缺点。针对饮用水消毒后存在的消毒剂残留及消毒副产物毒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替代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质、去除消毒过程中已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等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饮用水的化学风险和微生物风险。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液氯连续气化供氯的全气化工艺及干式气化器设备,该气化器改变了传统液氯不能用蒸汽直接加热的局限,且降低了能耗,工艺过程的控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液氯在气化工艺上的本质安全性。从液氯气化工艺控制、气化器设备的技术参数及特点、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聚酰胺纳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对含氯消毒剂比较稳定,但仍有报道哌嗪聚酰胺纳滤膜与水中的游离氯发生反应.因此,了解哌嗪聚酰胺纳滤膜的氯化机理,对膜的耐久性和耐氯膜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研究了商品哌嗪聚酰胺纳滤膜在氯氧化过程中膜性质和性能的变化,分析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氯化对膜的影响.通过对剥离得到的聚酰胺活性层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究膜的氯化机理.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N-氯化、水解和环氯化是主要的氯破坏降解机制;碱性条件下,N-氯化和氯化促进水解是主要发生的过程.由于酸性条件下主要活性氯物质HClO的氧化能力高于碱性条件下的ClO-,所以酸性条件下氯氧化导致膜结构被更严重破坏;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膜的水解;在2种氯化条件下,随着总游离氯剂量的增加水渗透系数增大,并且中性有机化合物截留率下降,膜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含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间苯二胺(MPD)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氧化石墨烯(GO)作为水相添加物,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GO-PA(聚酰胺)/PSF(聚砜)混合基质反渗透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膜形貌,考察了该膜对氯化钠的截留性能及耐氯性。结果表明,聚酰胺反渗透膜填充氧化石墨烯后,其分离性能优于聚酰胺膜,且具有较好的耐氯性。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膜的通量增大,当添加量为0.005%时,膜具有最大通量,为63 L/(m2.h)。  相似文献   

6.
由于环境相容性好、分子结构可定制和有机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水系锌-有机物电池(AZOBs)成为构建新一代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然而,电导率差、有机物溶解和单一活性基团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有机物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稳定性和比容量.因此,具备多氧化还原中心和稳定骨架的有机物正极材料对于实现高性能有机物正极材料至关重要.这些多官能团有机物可协同作用并激发基于多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促进H+/Zn2+共嵌以显著提升电池性能.本文探索了多官能团有机物电极的分子结构与其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之间的构效关系.本文综述了多官能团有机正极材料在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比容量、动力学以及稳定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为进一步开发先进AZOBs的关键正极材料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氧化典型有机物苯酚的特性.Raman光谱测试显示制备BDD电极具有较好的金刚石相,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2.3V vsSCE).在电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能够有效去除,降解过程中有较高的电流效率,在COD较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效率(ICE)可达100%,随着COD的降低ICE逐渐减少.催化实验结果表明,BDD电极是一种优良的电催化降解有机物新型电极.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是消毒剂和一些天然有机物(NOM)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三卤甲烷(THMs)、卤代乙酸(HAAs)、卤代乙腈(HANs)和致诱变化合物(MX)等,文章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状况,对DBPs的种类与分布状况、生成影响因素、毒性与健康效应、饮水DBPs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三氯化硼的提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氯化硼除作为阳离子聚合催化剂和硼化合物的原料外,还用作半导体的掺杂剂或蚀刻剂,但要求纯度特别高。三氯化硼一般的合成方法有:(1)在高温下,将碳和氧化硼与氯进行氯化反应;(2)在高温下,金属硼与氯进行氯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TiO2作为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过程1972年Fujishima和Honda发现TiO2在紫外光照射的情况下能保持持续发生水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氢气,揭开了TiO2作为光催化材料发展的序幕。1976年Carey将TiO2的光催化氧化作用应用于水中多氯联苯(P C B)化合物脱氯去毒并取得成功,从此T i O2的光催化氧化作用作为一种去除有机物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和空气的清洁净化领域。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研究其他半导体材料(如W O3,Z n O,C d S,F e2O3等)的光催化作用。虽然这些材料也取得了良好的消除和降解有机物的效果,但是T i O2由于其无毒、价廉、资源充…  相似文献   

11.
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的脱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性能,采用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BET-N2比表面积法对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中Fe主要以α-Fe0形式存在.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的直径约为30~50nm,比表面积约51m2/g.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是还原铁粉和纳米铁粉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的7.9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城市二级处理水进行了臭氧预氧化,测定了水中残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并采用PVDF超滤膜对不同分子量分布的二级处理水进行了过滤.结果发现,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对膜的阻力构成影响很大,堵孔阻力和滤饼阻力对膜污染阻力起控制作用,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与膜阻力之间有如下关系:1)2/151特别是d/>5/3的有机物则是形成膜表面滤饼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NiCr合金在含氯氧化性气氛中的高温腐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轲  牛焱  吴维 《材料工程》2005,(1):12-15
研究了纯Ni以及不同Cr含量的NiCr合金在5%O2-0.3%HCl-N2(体积分数)气氛中800℃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氧化膜/基体金属界面处有氯化物生成,合金的加速腐蚀机制为氯参与的"活化腐蚀"过程.NiCr合金在腐蚀初期表现为失重与生成Cr的氯化物和氯氧化物的挥发性有关,但Cr依然有益于合金的抗氯化-氧化腐蚀性.  相似文献   

14.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对水和废水的监测,特别是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TOC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直接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建立了消毒剂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以乙腈:0.2%乙酸水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omin-1,检测波长220nm,回收率在98.52~100.66%之间,样品测定RSD(n=6)为0.68%。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建立了消毒剂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以乙腈0.2%乙酸水溶液(60 40)为流动相,流速1.0mLomin-1,检测波长220 nm,回收率在98.52~100.66%之间,样品测定RSD(n=6)为0.68%.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生化需氧量(符号BOD)系指用微生物氧化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浓度的重要指标,也是生化法处理污水装置设计所必须的基准数据。为快而准地求出照相废液的生化需氧量,兹介绍一种简易计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石墨烯因力学特性、电子效应、光学特性、热性能以及其他化学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氧化产物——氧化石墨烯兼具以上优良性能,还含有丰富的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氧化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原子厚度和微米横向尺寸、优异的机械强度、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亲水性,在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关于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针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复合膜的不稳定性阻碍了其发展。氧化石墨烯膜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通量较低、稳定性差、抗污性较差的缺点越来越突出。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限制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因此,除研究影响氧化石墨烯膜处理效果的因素外,研究者们还将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氧化石墨烯结合制备复合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氧化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膜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和刚果红等的去除率可达99%,较氧化石墨烯纯膜的去除率提高约55%。在复合膜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中,氧化石墨烯/铜基(HKUST-1)复合膜、氧化石墨烯/锆基(UiO-66)复合膜、氧化石墨烯/锌基(ZIF-8)复合膜等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其中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氧化石墨烯制备的复合膜应用较多,已被广泛用于有机废水、含油废水的处理以及气体分离领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加入,可有效增大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提高复合膜的亲水性,为水分子通过复合膜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推动力,从而提升复合膜的通量和去污性能。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氧化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膜的研究与应用,重点论述其在难降解有机物、有机染料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复合膜去除有机物的机理进行探讨。此外,对氧化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膜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在涵盖两种优良吸附剂特性的基础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高通量、高去除率、高抗污性能的复合膜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用消毒剂次氯酸钠对内分泌干扰物17β-雌二醇(E2)氧化去除进行研究,考察了次氯酸钠初始浓度、pH他离子强度各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的pH条件为强酸性;随着NaC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的增加,E2去除率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测试》2019,(12):69-74
覆膜砂是常用于铸件的模具材料,其质量尤其是表面有机物对钢、铁及铝合金等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测量和分析表面有机物种类及其含量对其开发和下游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利用有机物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化学和物理分离方法逐一将其分离开,使用化学和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对一种覆膜砂表面有机物进行测试、鉴定,确定其表面有机物的主要成分。通过超景深显微镜、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马弗炉等仪器对该覆膜砂的表面有机物逐步进行了成分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确定该覆膜砂表面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有酚醛树脂粘合剂、六亚甲基四胺固化剂,此外还含有硅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其中酚醛树脂含量大约为3.65%,固化剂六亚甲基四胺含量约为0.65%,油类物质含量约为0.21%。该方法可为同类表面有机物的成分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