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希民  张兵  彭超 《煤炭学报》2015,40(8):1718-1728
针对建筑物采动损害评价研究的迫切性,分析了国内外建筑物损害临界变形值确定和损坏等级划分研究现状,归纳给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物元模型、神经网络、聚类分析、熵权法、点数法等理论开展损害评价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国际上采动建筑物损害评价的新进展——脆弱性曲线、分类回归树方法。最新研究表明,基于建筑物分类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有助于提高建筑物采动损害评价的准确性,克服评价因子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而提出了未来急需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煤炭地下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对影响区内的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传统的评价方法是根据预计的水平变形、倾斜、曲率来进行损害评价,未考虑建筑自身的因素,其他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等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评价指标和方法没有与损害程度的定级结果相联系,不能够作为判断现行开采的合理性和获取建筑物损害补偿的依据.在传统采动...  相似文献   

3.
矿区生态环境要素的采动损害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研究矿区生态环境的采动损害,必须分析各生态环境要素的采动损害情况,揭示其采动响应机理,并对其采动损害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根据采动破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采动要素构成,并将其划分为建(构)筑物、交通线路、耕地、水环境和地形地貌五大类别。然后描述了各类别的采动响应特征并对其采动损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择取了各要素采动损害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然后提出了各自的采动损害定量评价方法,针对五阳煤矿生态环境的典型采动要素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方法可行,能够满足矿区生态环境采动损害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分析井工开采地表损害特征、裂缝开裂与闭合机理、影响地表损害的地质采矿条件和时间等主要因素,给出了评价这种损害的基本指标和损害程度的分类方法,对从事该领域研究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煤矿地下开采对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煤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建筑物变形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井下回采时地表移动和建筑物变形过程,以及不同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地吸收和抵抗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建筑物设计思路,可为减少采动区建筑物的损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物下采煤之前,需要准确预测和评价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损害程度.在分析采动影响下建筑物损坏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采动损害典型实例,采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采动影响下建筑物损害程度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评价建筑物的采动损害程度是可行的,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为建筑物采动损害程度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煤矿开采》2017,(6):1-4
从开采沉陷学科的研究历程出发,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采动损害领域发展现状,结合国家社会环境发展趋势,提出在当前煤炭产业布置由中东部向西部转移,"三下"采煤进入延伸性时期,老矿区采空塌陷进入加速高发危险期以及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爆发期等新常态下,采动损害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基于采动力学与岩层移动的理论基础,从多尺度力学行为角度思考采动损害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并提出"地层修复"概念,探讨采动损害防控技术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 )的基本特性及污染现状。从能见度、温度、酸雨等方面 ,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 ;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 ,概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的较为广泛的损害。同时 ,也指出了我国进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动影响下公路损害特征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弹性力学和岩层与地表移动理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公路受采动损害的现象特征及原因,给出了公路受采动损害的判据,并提出了减轻或预防公路采动损害的技术措施。对预防或处理公路受采动损害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采动损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简要介绍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基本特性及污染现状.从能见度、温度、酸雨等方面,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概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的较为广泛的损害.同时,也指出了我国进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正确全面评价采动损害,更好协调地矿关系,指导矿山企业制定合理的开采接续设计,全面研究了我国现行的矿区各类地物的采动损害评价标准和规程,开发了用于采动损害技术经济评价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对徐州矿区张小楼井在刘集镇村庄下采煤设计方案进行采动损害综合补偿评价,计算得到了各设计开采方案条件下各类地物采动损害补偿金额,为矿山生产规划的优选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友林  代杰 《煤矿安全》2014,(4):5-8,12
由于煤层气储层的特殊性,钻井过程中容易造成储层损害,研究钻井过程中煤层气储层损害机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分析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对钻井过程储层损害因素进行实验研究。过平衡钻井方式、毛细现象、钻井液滤液及固相颗粒侵入、水敏损害、聚合物滞留以及钻井液滤液与煤层水不配伍或配伍性差是煤层气钻井过程中储层损害主要因素。在过平衡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滤液及固相颗粒侵入速度、侵入半径和侵入深度随压差增加而增大。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减少钻井液滤液及固相颗粒侵入以及使用处理后煤层气采出水和可降解聚合物配制钻井液是减少储层损害程度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开采会造成地表建筑物损害,需要进行技术鉴定,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可以通过对开采资料的分析进行,也可以通过对地表开采显现特征的分析进行,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指出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应结合井上下资料进行综合鉴定,并提出了鉴定时应遵循的程序和步骤,为我国的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工作提供了鉴定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研究了水泥浆对地层损害机理的基础上,优选出了低损害的四种水泥浆配方。实践证明,这些配方性能优良,失水量低,防气窜效果好,固井质量高,能减少对油气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在开采损害预计评价系统中引入了直接采集图形数据子模块,预计评价过程中所计算的范围是考虑存在拐点的范围,通过动态求取拐点坐标,为开采损害预计评价系统的数据库输入带来方便,减少了繁琐的数据量取工作,对开采损害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预测中指标与建筑物损害的关系不确定性问题,综合应用相关分析法、鱼骨图理论及SVM原理构建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的分析模型。采用相关分析法及原因型鱼骨图模型分析指标与建筑物损害的关联度,计算各因素权重,用建筑物损害观测数据对指标加权的SVM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鱼骨图模型可获得指标与建筑物损害的关系,量化输入指标的重要性;建筑物本身条件中与空区位置、建筑物状况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加大建筑物本身建设,可较好地改善建筑物抗损害能力;基于鱼骨图的SVM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考虑各指标对建筑物损害的综合影响,回估误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煤矿采动区建筑物损害程度,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采动区建筑物损害等级进行预测。首先对30个已知采动区建筑物损害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研究区域井下开采情况、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结构等因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生成包含4个标准模型的模型库。然后对8个测试样本与标准模型库进行测试,计算样本数据与各个标准模型的贴近度,根据择近原则判断各样本所对应的标准模型。通过计算,8个测试样本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完全相同,预测结果准确可靠。研究表明使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预测建筑物损害等级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预测矿山采动区建筑物损害等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危害一直是矿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和维护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文针对我国高等级公路下采煤的现状,应用弹性力学和岩层与地表移动理论,在分析高等级公路受开采损害的现象和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采动高等级公路稳定性及受力计算问题,并提矿区高等级公路受开采损害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或处理高等级公路采动损害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采动损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老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损害变形评价指标研究不足的问题,运用开采沉陷理论、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及相关的道路规范,对老采空区上方路基损害变形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道路线形、速度等条件下,应以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判定;与以往采用的损害变形评价指标相比,有较大不同,允许的倾斜变形值较大,曲率、水平变形值较小;最终将理论结果应用于实际,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储层水锁损害机理及防水锁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友林  乌效鸣 《煤炭学报》2014,39(6):1107-1111
水锁效应是造成煤层气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其水锁损害机理和防水锁技术有利于保护煤层气储层,从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以山西沁水盆地3号煤样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外来流体侵入对煤层气解吸时间和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流体侵入延长煤层气解吸时间和降低渗透率,随着含水率上升,煤层气解吸时间延长和渗透率降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防水锁剂的研究,优选出了防水锁剂FSSJ,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FSSJ起泡性弱、降低表面张力、增大接触角、降低煤芯自吸水量、减少煤层气储层水锁损害,具有较好的防水锁效果。煤层气储层水锁损害应具备自然条件、物质条件以及压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