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龙深9井是吉林油田为勘探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五棵树构造Ⅶ号构造含油气情况,而部署的一口预探井。完钻井深4467m。该井嫩江组和姚家组地层岩性以紫红、棕红、灰色泥岩为主,易造浆、易发生井眼缩径;青山口组紫红色泥岩胶结性差易吸水膨胀发生坍塌掉块;泉头组泥岩无层理,不均质,易发生崩塌,砂岩渗透性好易发生漏失;营城组富含CO2气体,易污染钻井液。根据该井地层特点及钻井工程的要求,一开采用膨润土钻井液,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三开采用水基抗高温成膜钻井液,并结合之采取预防井下复杂情况的技术措施,顺利完成该井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2.
伊通地堑由南至北依次分布莫里青断陷、鹿乡断陷、岔路河断陷,是吉林探区勘探的重点区块。由于地层因素的影响,该地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钻探以来,经常出现掉块坍塌事故,多次造成井塌划眼,甚至出现报废。伊通地区上部齐家组、万昌组大段泥岩地层中夹杂着高渗透性砂岩、砂砾岩,吸水和保水性较强,且粘土矿物含量较高,水化膨胀分散比较严重,钻井施工中经常缩径,导致起下钻遇卡频繁发生;奢岭组、双阳组火山岩地层,岩石硬脆,存在无规律性分布的破碎带,且层理裂隙发育,地层倾角相对较大,在钻井施工中钻井液封堵性不强的情况下,易剥落掉块,造成井壁坍塌等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3.
弋参1井是江苏油田在江西弋阳区块第一口参数井,设计井深为2262m,完钻井深为2701.77m,钻探目的是了解弋阳盆地冷水坞组烃源岩发育情况、地层含油气情况和获取地层资料.针对该井在钻井过程中存在的周家店组砾石层易憋跳钻、地层倾角大、冷水坞组泥岩垮塌等复杂情况,在设计井身结构、钻井液时考虑了已经预知的潜在复杂因素,设计了预留一层技术套管备用的井身结构,施工时采用稳斜十定向纠斜方法来保证井身质量达标,探索了适用该区域的钻井液体系,顺利完成了钻探任务.  相似文献   

4.
JX2二开钻进地层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漏失且泥岩段遇水易膨胀导致井壁失稳、卡钻等复杂情况发生。为了预防此类复杂情况的发生,应该对该井段的钻井液体系有个全面的评价。本文主要在室内对该井段选用的钻井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粘度及失水较好,并在热滚前后其粘度及失水变化不大,能很好的抑制该区块的水化膨胀,预防地层坍塌等复杂情况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SZK油田位于滨里海盆地,该油田的钻井施工主要存在泥岩段阻卡、砂岩地层井径扩大、井漏、油气层污染等问题。针对该地区地层特点并结合实际钻井施工,制定了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及配套的技术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井漏等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井眼质量,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6.
SZK油田位于北里海盆地,该油田的钻井施工主要存在泥岩段阻卡、砂岩地层井径扩大、井漏、油气层污染等问题。针对该地区地层特点并结合实际钻井施工,制定了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及配套的技术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井漏等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井眼质量,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7.
在鸟南9区块勘探初期,钻进宗巴音组大段泥岩过程中,发生井壁掉块坍塌等复杂情况,影响了钻井速度和油层保护.对宗巴音组地层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地质因素、钻井液密度及性能和工程因素等方面对井壁失稳的影响,提出了稳定井璧的现场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DB区块地质构造复杂,岩性主要是泥岩、砂岩。该区块在钻进过程中井壁稳定性差,出现井漏、井壁坍塌、阻卡等复杂情况较多。笔者首先对DB区块已钻井的复杂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确定了DB区块地层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计算模型,进而确定了该区块各个层位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研究结果应用于DB区块LP14井的钻进中,有效的减少了井底复杂情况的发生频数,对其它井的钻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56-斜25井地质构造复杂,上部地层水化严重,下部沙河街组地层硬脆性泥岩层理性强,二开裸眼段长,施工中易发生缩径、坍塌等复杂情况。通过采用聚合醇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施工中配合钻井液维护处理工艺,满足了工程钻进的要求,施工中井壁稳定,井下安全,顺利完钻。  相似文献   

10.
L区块是江苏油田近年开发的重点区块,据资料显示,该区块戴南组、阜宁组泥岩地层的垮塌,易造成长井段遇阻划眼、电测困难等情况。为减少因地层失稳带来的井下复杂,在收集邻井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地层压力预监测软件,对地层压力进行预测,初步建立了适用于该区块待钻井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该方法在L38-5等井的成功应用,减少井下复杂,提高钻井施工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南海西部油田莺歌海盆地的高压储层上部有一大套厚度超过500米且几乎没有渗透能力的泥岩盖层,钻进过程中机械钻速非常低。文中首先结合该盆地的地层特征和工程实际,对这套地层岩石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高密度钻井液条件下地层岩石破碎机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地区以往钻井提速的实践情况,水力脉冲工具的引入以及该工具在DF××井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水力脉冲工具的应用效果和南海西部高温高压井的地层特性,总结了几点经验。水力脉冲工具大幅提高了高温高压泥岩井段机械钻速,对南海西部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地层的勘探开发工作意义重大,也为以后高温高压井塑性泥岩的钻井提速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西地区窟窿山构造属于山前构造,地层复杂,油气藏埋藏深,盖层为深部厚白云质泥岩,可钻性差。白杨河组至下沟组地层倾角较大(15°~45°);中沟组破碎带地层易发生卡钻事故,下沟组(目的层)地层研磨性高、可钻性极差,平均机械钻速低于0.6 m/h。针对上述难点,青2-80井应用个性化PDC钻头、水力震荡器、复合钻井技术、阳离子钻井液体系等提速配套技术以及针对性事故复杂预防技术,节约周期3 7.0 8天,创青西区块最快钻井周期记录。  相似文献   

13.
二连盆地地层含砾石较多,严重影响PDC钻头使用寿命和效率,部分地区地层倾角较大,控制井斜困难,上部赛汉塔拉组以上地层存在粘泥地层,下部腾格尔组地层基本是由大段灰色泥岩组成,遇水膨胀,使泥岩的胶结性能变差或者失去胶结而导致井壁失稳造成井垮,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钻井速度,本文结合几年来在该区块的施工经验,从钻头类型、钻井液体系、钻具组合和特殊井施工工艺几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一套施工方案,对该地区后续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汪洋  雷雨希 《当代化工》2016,(11):2596-2598
便X2井是江苏油田今年部署在金湖凹陷杨村断裂带上首口勘探评价井,主探该区E2d、E1f4+3含油气情况。为了解决该区戴南组中下部发育的棕色和白色软泥岩互层的水化分散与缩径、阜宁组硬脆性泥岩井壁失稳,造成完井电测时间长等问题。在室内开展了复合有机盐钻井液技术应用研究,制定了体系现场转化技术方案。该井复杂地层钻进中采用了复合有机盐钻井液技术,钻井作业顺利。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性能稳定,维护简单,携岩性好、润滑性和降滤失防塌能力强,能有效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能为复杂地区钻井提供优越的性能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顺9区块的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问题一直是一个瓶颈。该地区的钻探目的层为志留系的柯平塔格组,存在纵横交错的微裂隙,而该组的泥岩中分散性和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高,水敏性极强,极易出现掉块、垮塌,甚至造成井下复杂。油基钻井液在该区的成功应用,解决了该区目的层定向钻进中的井壁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油田水平井开发的深入。水平井的施工越来越多,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对钻井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胜601区块东营组地层泥岩软、易造浆、易缩径、起下钻困难,易发生起钻抽吸。沙河街组下部S 4井段大段深灰色泥岩和油页岩坍塌掉块易发生井塌划眼。通过实施"三低两稳"的技术措施保障了该区块水平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为该区块同类型井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富安1-1井是油田在海安地区布置的一口评价直井,目的是进一步探明海安地区的可采储量。该地区上部棕色软泥岩地层易发生缩径,下部地层深灰色硬脆性泥岩易垮塌掉块,因此要求富安1-1井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和抗污染能力。而胺基钻井液体系具有优良的抑制性和抗污染能力,特别对于大段泥页岩地层、伊蒙混层、蒙脱石含量高等强水敏性地层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且能通过提高钻井液抑制性来阻止井壁失稳的发生。该钻井液体系由于其极强的抑制性,目前已经在国外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涩北气田地层属于第四系不成岩地层,地层岩性以页泥岩为主,夹少量粒砂岩,欠压实,成岩性差粉砂含量高、渗透性强,黏土活性低。长期开发钻采导致气层亏空,尤其涩北气田的第2、第4层系所钻的井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在该地区的钻井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井漏、致使漏喷转换、起钻时有抽吸现象、电测成功率低等复杂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钻井液技术措施是确保气田安全、高效钻井施工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胜利昌邑区块二开上部井段钻遇地层为馆陶组、东营组、沙一、沙三段。上部地层成岩性差,泥岩性较软且砂层发育,防坍塌卡钻,钻井液主要以抑制地层造浆、携带岩屑、防止泥岩缩径、确保安全钻进为目的[1-2]。二开下部井段钻遇地层为沙四段、孔一段;部分井钻至孔二段。沙四段和孔一段岩性为大段红泥岩、灰色砂泥岩夹薄层砂岩,较软,造浆性极强,钻井液流变性难控制,主要以抑制地层造浆、有效携带岩屑,防止泥岩缩径、防塌为目标,确保安全钻进。强抑制复合盐钻井液体系的强抑制性很好的解决了该地区造浆性强给钻井液带来的流变性调控难题,共计应用了昌3-斜56井、昌3-斜57井、昌90-斜2井、昌79-斜33井等11口井,在该地区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富县地区是中石化天然气资源接替的主要阵地。在该地区钻井过程中,由于井壁失稳造成的井壁坍塌掉块、卡钻等钻井复杂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钻井提速提效。因此,开展富县地区井壁稳定控制研究,加快该地区勘探开发进程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该地区地质构造情况,找出了井壁失稳的原因,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地层坍塌、破裂压力计算模型,确定了钻井液密度窗口,从而有效控制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保证了该地区钻井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