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苍南县江南垟这一典型沿海平原区域治涝措施的优化研究,分析河道规模、水闸规模等因素变化对排涝效果、工程投资两方面影响的敏感性大小,并据此优化排涝工程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浙江省沿海平原排涝建议措施和工程规模合理性的评判标准,为寻求兼顾效益与投资的最优排涝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开展详细的致涝原因调查分析并判别不同致涝因素的贡献程度,是科学制定内涝治理方案、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前提。本文以致涝因素复杂的北方某城市为典型案例,采用排水系统水力模型作为诊断工具,在对“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设计、构建模拟情景,比较情景内部和情景之间的结果差异,基于不同的情景差解析出不同的影响因素,识别评估影响差别,从而衡量相应因素之间的重要性,诊断导致内涝的关键成因,为在整个城市层面上科学制定“因城施策”的系统化实施方案提供依据。通过案例对比模拟发现:(1)排水管网系统存在薄弱环节,可在空间上对其进行指认;(2)盲目扩大排水泵站规模对缓解城市内涝作用很小,首先应认真排查管网系统内部排水能力瓶颈;(3)河道顶托、排口倒灌是加重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对此应健全多部门联排联调机制,保障城市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感潮河网地区内涝灾害频发的现象,以上海临港主城区为例,在对区域现状进行内涝风险评估和积水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源头削减、排水路径优化、河道控制水位优化、水面率提高、排涝泵站设置、竖向控制以及管理的角度,提出构建区域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应急管理的水安全保障系统方案。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实施后可有效消除区域积水和内涝风险。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城市排涝常见问题与排涝计算存在的不足,考虑城市雨水管网和内河及泵站排涝系统,探讨利用Mike11软件构建排涝融合模型,进行水动力计算,模拟城市圩区完整排涝过程,解决了雨水管网、排涝河道、排涝泵站的衔接问题,使排涝计算更加精细和准确,为城市圩区竖向标高、河道涝水位、泵站规模及排水防涝调度等方案优化提供支撑,为排...  相似文献   

5.
周璟  王欢 《人民珠江》2023,(5):26-32
为了分析研究上海动物园排水系统达标建设后仍然发生内涝的原因、探索最佳治理实践,根据资料分析和现场调研初步判断导致园区内涝的原因与园区水系排水不畅和排水泵站规模不足有关。采用MIKE 21有针对性地构建园区水系水动力模型,模拟并研究现状排涝工况下水系的水文特征值变化,得出园区内涝根本原因在于排水路径不通畅、排水泵站规模不足和布局不合理。基于排水除涝目标提出水系优化和排涝设施改造方案,模拟各方案工程效果,通过排水速率、排水时间、不同区域最大排水时差等指标比选确定各方案的工程对于排水除涝的改善效果,并结合工程经济性确定治理方案为涵管改河和涵管扩建相结合、调整排水格局,以实现控制投资下的最佳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2013年"菲特"台风给浙江省沿海平原排涝带来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浙江省沿海平原治涝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骨干排涝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对多建强排工程的可行性、效益展开探讨,提出了平原地区网络化强排布局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下垫面变化落后导致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河道洪水水位明显上涨,村镇内涝灾害日益频繁,已明显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在分析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村镇内涝影响因素基础上,以典型村镇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该地区河道洪水对村镇内涝影响。结果显示50 a一遇与100 a一遇河道洪水分别导致村镇排涝水量减少25.17%,55.24%,排涝水量减少对村镇内部河流洪水过程的影响明显。降雨量增大加剧了排涝水量减少对村镇内涝淹没面积扩大的影响。河道洪水可导致村镇内涝淹没面积扩大22%,加剧了村镇内涝灾情。此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村镇内涝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内涝问题也逐渐突显。为此,对湖南省城市内涝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初步分析了内涝形成的原因;并采用MIKE FLOOD建立了城市排涝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平原区的华容县河西片作为典型区域,进行了排涝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华容县排水管网排涝能力不足;部分设置不合理,致使管道过水能力有限。(2)实验小学和老烟草局两处易形成内涝,且涝水在24 h内无法排除。(3) 61%的管道最大充满度在2~4之间,容易出现满负荷的状态,对管道的寿命有较大影响。(4)依靠现有的麻浬泗泵站进行排水,能保证护城港不受洪涝威胁;同时通过扩大田家湖的调蓄容积,可以提高研究区域的排水能力。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城市排涝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徐晶  宋东辉 《人民长江》2010,41(24):17-19
针对防洪治涝工程规划设计中河道(网)非恒定流调蓄方法复杂而难于在排涝工程中推广应用的问题,为简化河道(网)调蓄计算方法,分析了河道调蓄过程的各特征状态,由此提出了采用非均匀流水面线来计算河道最大调蓄动容量的方法,并用于考虑河道(网)调蓄作用的排水泵站排涝能力验算和泵站优化设计。实例计算说明该方法简便、有效,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排涝问题日益突出,深圳南山区前海治涝小区治涝规划制订中,通过对深圳市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和广东省水文图集计算表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使两种不同的治涝标准、计算方法的排水模数得以衔接,并依此排水模数对水闸、泵站、主排渠进行规划设计,同时提出城市排涝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治涝标准,搞好设计排涝模数与现行排涝模数的衔接,治涝建设与城市开发应同步进行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珠涌流域内涝频发,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通过对海珠涌内涝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新建排涝泵站、改造市政管网系统、增加调蓄容积、拓宽疏浚河道、改造沿河拍门及清淤等一系列治理海珠涌内涝的措施,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佛山市禅城区番村泵站为例,采用佛山市新出台的排水防涝标准,分别计算分析了城市排涝与市政排水标准下的泵站规划流量,并初步分析水利与市政标准的大致对应关系,其计算方法可供平原围区小集雨面积城市排涝泵站规划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合理确定我国低扬程泵装置主要工况水力性能的考核指标,以适应我国大型低扬程泵站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提出建立在水泵模型同台测试试验数据和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推算低扬程泵装置效率的基本方法,即:泵装置效率由泵段效率和流道效率的乘积得到,其中,泵装置中的泵段效率由同台测试结果经修正后得到,流道效率由流道水力损失及泵装置扬程计算得到;应用该方法推算了大型泵站贯流泵装置和立式泵装置模型主要工况的效率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4.
山地临海城市四周环山、地势较低,在遭遇暴雨事件时,地面径流量较大,对内河行洪能力构成威胁,容易发生内涝灾害。为解决以上问题,以象山县中心城区为例,运用SWMM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Arc GIS分析功能,模拟了5年一遇和2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城区的内涝灾害情况并分析了受灾区域的内涝成因。研究表明:在关键位置加设排水泵站辅助排水,可以解决内涝灾害问题,有效缓解城区排水压力、降低内涝损失。通过模拟验证措施的可行性,为城市内涝防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平原城市自排区的排涝特点,通过分析几种排涝计算方法的原理及计算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平原城市自排区排涝模数计算的一维非恒定流法。以安徽省宿州市主城区为例,分别采用平均排除法、割平头法和非恒定流法计算其排涝模数。结果表明:非恒定流法更适用于平原自排区排涝模数的计算,为城市排涝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灌北泵站和善南泵站扬程低且年运行时间较长,为得到较高的泵装置效率,采用了单泵设计流量为10m3/s、叶轮直径为2m的卧式潜水贯流泵装置。采用三维湍流流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方法,分别对这种型式泵装置的内外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卧式潜水贯流泵装置具有水流平顺、均匀和流道水力损失小的优点,水力性能十分优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平原区小城镇面临严重内涝灾害威胁的问题,结合平原区小城镇的排涝体系特点,探索一种简便 的平原区小城镇排涝体系评估和优化方法。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water?management?model,?SWMM) 建立 平原区典型小城镇排涝模拟模型,并采用历史洪涝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典型重现期 暴雨下的内涝模拟,评估典型城镇排涝能力。根据管渠超载时间、节点积水时间和积水量,找出排涝体系薄弱环 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排涝体系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的排涝模拟模型基本可靠,模拟 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典型小城镇排涝体系薄弱点主要为主干管渠排涝压力大,蓄水池未得到有效利用;据 此提出的优化方案效果明显,在 20 年一遇暴雨情况下,可以减少典型小城镇 90% 的积水时间和 67% 的积水量, 显著提高城镇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沿海地区台风过境时的短历时强降雨可迅速形成地表径流,易导致城市内涝,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缓解该问题,本文以福州晋安河流域为例,构建了基于SWMM管网和地面二维积水的城市内涝模拟模型,以研究该区域城市内涝成因及应对策略。实例研究表明,上游库湖泄水抬高内河水位,下游外江涨潮使内河排水不畅,是形成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库湖闸站联合错峰调度方案,有效防止下游江水倒灌。以苏迪罗台风降雨为例,采用该调度方案可减少管网节点溢流量27.44%,缩小淹没面积29.73%,降低内涝严重区河道最高水位1.02 m,有效缓解地表淹没。本研究成果可为福州城市内涝的科学调度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其他沿海城市的防洪调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石家庄市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局部短历时强降雨的发生愈加频繁,造成城区大范围积水,损失严重。基于高精度DEM数据,采用小尺寸结构化网格建立石家庄市暴雨内涝精细化水动力模型。模型精确反映了房屋建筑、城市道路、立交系统和排水渠系等典型城市地物;采用分区径流系数和糙率体现不同下垫面的影响;通过将排水分区精细划分至各雨水干管实际控制街区模拟管网实际排水过程,并设置点源模拟城市立交泵站。模型高精度地模拟了该市主城区房屋阻水、庭院雨水出流、地道桥等低洼处汇水积涝、路面行涝、管网排水以及泵站抽排水等具有典型城市特征的水流现象,计算统计了城区积涝面积、积水点及积水路段。将该市内涝危险性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级,结合模拟结果进行风险分析及等级划分,分析结果为石家庄市防涝减灾工作和内涝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