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忠锋  王广耀 《西部探矿工程》2009,21(8):121-122,126
新疆玄武岩铜矿现已发现的共有3处,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裂谷、裂陷槽等构造内,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的裂谷、裂陷槽也是玄武岩铜矿床形成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湖北门古~桥上一带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古-桥上一带位于扬子准地台北缘,为一中新元古代-古生代裂陷槽。上震旦统灯影组为含炭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多期的构造-热液迭加作用,形成Pb、Zn矿化带沿青峰断裂带分布。基于该区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推断该区有较佳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层控型铜矿类型及主要矿床、矿点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层控铜矿成矿规律,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构造环境控矿规律以及层控铜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指出火山-沉积层控铜矿以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克兰火山弧及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觉罗塔格裂陷槽;沉积型铜矿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哈纳斯隆起带震旦纪含铜砂岩及塔里木板块昆中裂谷带和西缘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内。找矿方向应以塔里木周边老地块陆缘盆地、裂陷槽和阿尔泰哈纳斯隆起带。火山沉积型铜矿以东西准噶尔、阿尔泰南缘克兰火山弧、伊犁裂谷带、觉罗塔格裂陷槽等。  相似文献   

4.
东天山造山带在晚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四阶段演化过程,即泥盆纪吐-哈古大洋形成,早石炭世俯冲造山,晚石炭世碰撞造山,以及二叠纪造山期后造山带的进一步变形。近年来,通过新疆路白山一带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对东天山造山带南部的早晚石炭世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系,火山岩韵律及岩石化学分析研究,认为该套火山岩属于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系,研究区在晚石炭世仍处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5.
自新生代开始,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亚洲大陆东缘转化为西太平洋沟弧盆大陆边缘。激化了弧后地幔物质的活动,致使地幔上拱,地层侧向伸展。到新生代中期,在晋获断裂带南部长治段,局部垂直伸展开裂,形成小型裂陷盆地。这种裂陷不完全是对中生代构造的断承和反向发展,属叠加的新裂陷,文王山和二岗山断裂带为长治新裂陷的同生断裂。通过对沁水块坳构造背景、构造样式、剖面的研究,明确文王山和二岗山断裂带构造特征、断层活动、演化规律及对矿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结合北天山、西准噶尔、东准噶尔、阿尔泰等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区的地质工作成果,讨论了新疆北部构造断裂特征和侵入岩分布特征,通过进行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控矿条件对比分析,讨论了与火山岩型铀成矿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对火山岩型铀矿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1)火山岩型铀矿主要产出于岛弧带、裂陷槽和残余洋盆中,部分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外弧带、弧间裂陷盆地也有产出,含矿主岩时代由晚志留世延续至古近纪,以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铀矿化最为发育,其中二叠纪火山岩为铀成矿的主体,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与潜火山岩、浅成侵入岩的叠加为富矿形成的主要因素;(2)铀矿化受区域断裂带和火山机构的联合控制,两者的复合部位为铀成矿的主要地段,多期次、多旋回的火山活动为铀成矿的基础,断裂(特别是张性断裂)叠加及引起的蚀变为铀成矿的前提,中—酸性火山岩中叠加多期中—基性热液活动、中—基性火山岩中叠加中—酸性热液活动为形成富大铀矿体的关键因素;(3)赋存铀矿化的构造通常为区域大型断裂侧翼的次级断裂及其破碎带,有多方向、多期次破碎带叠加,以张性构造为主或处于压性构造旁侧的局部张性环境中,铀矿体赋存于更次一级的裂隙和节理中。上述分析对于进一步分析该区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开展铀矿找矿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三水盆地古近系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特征,在构造背景分析基础上,采用平衡剖面解析的方法,划分了构造幕次与成盆阶段;结合沉积演化、岩相组合的变化,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结果表明:①古近纪经历了右旋张扭和右旋走滑—伸展2个构造幕次,形成了裂陷中期、裂陷晚期2个裂陷期次,分别形成了裂陷中期的TSQ1、裂陷晚期的TSQ2两个二级层序。②裂陷中期可分为稳定断坳、断陷扩张、坳陷收缩3个成盆阶段,裂陷晚期对应坳陷萎缩1个成盆阶段;在4个成盆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将三水盆地古近系地层从下至上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对应布心组一段—布心组二段;SQ2对应布三段—西布组一段;SQ3对应西布组二段;SQ4对应华涌组。③SQ1与SQ2组处于裂陷中期的稳定断坳—断陷扩张阶段,形成了三水盆地最完整的粗—细—粗的沉积旋回,赋存了盆地内最主要的生储盖组合;SQ3与SQ4处于裂陷中—晚期,对应成盆阶段的坳陷收缩—坳陷萎缩阶段。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含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中部断陷带进行平衡剖面模拟,结合盆地的充填特征、叠加性质,明确了中部断陷带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含油气区带形成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海塔盆地由残留盆地和被动裂谷盆地两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叠加而成的。文中又进一步将被动裂谷盆地期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初始裂陷期、强裂陷期、断坳转换期和坳陷时期。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了中部断陷带3种类型含油气聚集带的发育:反转构造带、中央背斜或中央隆起带和掀斜隆起带。反转构造带控制着上部含油气系统的形成,形成时期为断坳转换阶段。中央隆起带和中央背斜带控制着中部含油气系统,形成时期为强裂陷期。掀斜隆起带控制下部含油气系统的发育,形成时期为初始裂陷阶段。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经历了同裂陷和裂后演化阶段,尤其是在裂后坳陷期不仅形成了大型的陆相湖盆,同时还形成了以坳陷湖盆为中心的富生烃的巨型的油气系统。在新的、高品质2D、3D地震资料及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盆地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骨干大剖面的精细构造—地层解析,建立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应用平衡剖面技术、沉降史回剥技术,揭示盆地裂后反转期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结合盆地构造和区域动力学分析,确定其发育机制,从而为松辽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选区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鸡西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阐述盆地构造位置与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受敦密断裂带影响所发生的3次裂陷作用;阐述了断裂构造展布概况及断裂基本特征,通过基底构造、盖层构造,结合应力场分析总结了盆地的形成过程及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彩华沟黄铁矿型铜矿床位于南天山东段、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矿床赋存在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中亚组强硅化的中酸性火山岩中.矿床自北而南出露5条矿化蚀变带,彼此间大致平行,为火山喷溢—沉积改造型的块状含铜黄铁矿矿床.在概述其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对物探瞬变电磁(TEM)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疆托克逊县忠宝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托克逊县忠宝钨矿位于东天山吐哈盆地西南缘库米什—依格尔大坂多金属成矿带中,赋矿层位为下泥盆统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下亚组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矿化产于华力西早期侵入岩体与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下亚组中上岩性段地层的接触带上,内外接触带均含矿,内接触带以云英岩化花岗岩含矿为特征,外接触带以矽卡岩含矿为特征。矿区重磁剖面显示,磁法没有明显的异常反映,而重力效果较好。勘探线地球化学断面图显示钨矿的主要指示元素为W、Sn、Bi、F、Mn,W、Sn、F、Mn元素异常与矿化矽卡岩及矿化蚀变岩相对应,范围较大,其中W、F元素与矿体对应更好,而Sn、Mo元素异常指示整个矿化带范围。  相似文献   

13.
新疆托克逊县彩虹铜铅锌多金属矿矿床位于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浅海火山构造盆地中.矿体产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下亚组的硅化蚀变绢英岩中.矿体地表露头少,呈隐伏状态,矿化蚀变带上均有较好的激电异常及TEM异常显示.矿床属于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热液矿床,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而形成多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4.
以建造观点,用"建造分析"方法,对桂西滇东南晚泥盆纪与锰矿有关的地层岩石进行成矿及预测研究,初步划分了三个与锰矿有关的建造类型,总结了它们的特征,推测了其成因,研究了与锰矿的成因联系,分析了锰的富集因素,预测了可能成矿的地区,提出了今后找锰工作的意见,即下雷建造是赋存含锰子建造的母体建造,是寻找锰矿的主要标志,巡屯变质...  相似文献   

15.
对北山马鬃山地区深井正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 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正长花岗岩锆石U Pb年龄为(417.8±6.6)Ma(MSWD=6.8),形成于晚志留志—早泥盆世。岩石富硅、富钾、弱过铝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Eu异常不明显的右倾型,富集Rb、K、U,亏损Nb、P、Ti,岩石具有I S花岗岩的特征,源岩为壳源成因,具有同碰撞和火山弧构造环境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深井正长花岗岩为晚三叠世—早泥盆世由岛弧向同碰撞构造环境转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新疆铝土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近年发现的铝土矿有乌什县北山铝土矿、乌恰县乔克莫克铝土矿,矿床和矿化点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天山。新疆铝土矿的发现既解决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又可利用当地煤电充足的优势,拉动电解铝产业。作者总结了新疆铝土矿成矿条件和典型矿床的成矿系统,指出其物质来源并不像其他矿床那样重要和突出,不论何种岩石,只要环境条件有利,均可形成铝土矿。古地理环境对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西南天山铝土矿为产于石炭纪灰岩的古风化壳侵蚀面上的碎屑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7.
梧桐沟铜矿床是新疆东南天山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铜矿,矿床产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上亚组中-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地层中,容矿岩石为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和酸性斑岩,成矿作用与构造、脉岩及蚀变密切相关.通过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将其划归为陆相火山热液脉型铜矿床,并对该矿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榆林某露天矿首采区东端帮涌水区域位于烧变岩与古冲沟区域,水资源储量巨大,穿孔时涌水明显,给采坑剥离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为了保证采坑安全生产,对东端帮区域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采用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为主的“双探”技术进行富水性探测,开展钻探及抽水试验工作,进行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及区域涌水量的“三预测”工作。结果表明:榆林某露天矿首采区东端帮“双探”物探成果中古冲沟与烧变岩区域低阻异常范围最大,异常强度极强-强趋势,推断存在导水通道,将上部含水层和下部含水层连为一体,补给来源丰富,富水强度极强。对于烧变岩和古冲沟发育区域,烧变岩含水层呈现“极高渗透系数高涌水量”特征,表明下方烧变岩层连通性好,为强富水性等级;混合段呈现“中渗透系数高涌水量”,表明中间混合段岩层连通性一般,动水量较丰富,混合段也为强富水性等级。采用大井法以及集水廊道法对东端帮烧变岩区域和古冲沟发育区域206 m物探强富水区域涌水量进行预计,预计涌水量为6453.78 m3/d。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厘定库姆塔格沙垄以西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构造环境,通过土屋东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确定岩体的成岩时代,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结果进一步确定岩浆源区性质。地表出露岩体主要是橄榄辉长岩,化学组成以拉斑玄武岩系列为主。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年龄为(289.7±1.4)Ma,与东天山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含矿岩体的形成时间一致。锆石的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源区为亏损地幔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遭受俯冲板片流体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组分和地壳物质的加入,产于碰撞后伸展环境。研究结果为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沙垄以西地区寻找镁铁—超镁铁质岩体铜镍硫化物矿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鱼里铝土矿床赋存于晚石炭世本溪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控制,为一套含铁富铝的铁铝质黏土岩组合。矿体规模为中型,呈层状、似层状,局部透镜状,矿石构造类型为碎屑状、砂(粒)状、蜂窝状、豆鲕状及致密块状,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为主,有害元素少,并伴生镓元素。潟湖—沼泽环境是铝土矿形成的有利条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厚度受古地形的控制,与含矿岩系的厚度正相关,大厚度的含矿岩系基本上是在溶岩洼地中产生的,含矿岩系厚度大的地段往往伴随着高质量和大厚度的铝土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