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智慧水利,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水利行业中。本文简述了可视化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以恩平锦江灌区工程为例,论述了基于OpenLayers开发灌区WebGIS系统、利用Web前端技术对灌区渠系概化图进行设计以及基于EchartChart对水文数据进行可视化设计等可视化技术在灌区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为灌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灌区信息化技术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测量技术等多项先进科技的融合与结晶。阐述了对尊村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本设想,及该系统对提升灌区管理水平、保障灌区安全运行、增强灌区服务功能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位山灌区通过应用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对原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搭建了智慧灌区E平台,主要包括灌区业务管理系统(涵盖测流、灌溉、水费征收、工程巡检等业务功能)、灌区一张图和移动终端等3大模块,基本实现了信息自动化采集和传输、远程自动化监控以及信息智能化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成本高、缺乏专业性人才,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建议:①加大智慧灌区建设投入力度;②尽快研究制定大型灌区信息化有关技术标准;③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市场培育;④加强信息化人才引进和职工专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形势下灌区管理的需要,积极配合灌区信息化建设,在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数字语音压缩技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灌区建立起了新型的利用宽带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并利用该通信网络对灌区的电话通信、视频调度监控、业务数据进行统一传输和管理,使灌区能满足多种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茨淮新河灌区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思路,设计了信息化系统总体框架,并从信息采集、通讯网络、数据中心和业务应用4个层面探讨了信息化系统重点建设内容,保障今后一段时间内茨淮新河灌区信息化的快速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江南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确保灌区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且长久充分发挥效益,结合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实际,研发桐庐江南灌区数字化平台。该数字化平台主要应用系统、信息数据中心、应用支撑体系以及计算机及网络平台系统。应用系统包括灌区场景分析大屏建设、灌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移动看板的建设,开发新建应用,深度集成已建应用。信息数据中心包括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服务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支撑体系建设包括五统一服务的接入、智慧灌区“模型库”建设以及业务支撑组件的建设。计算机及网络平台系统主要为政务云资源的部署。基础及配套工程包括灌区水量、水质、视频、渡槽安全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智慧调度中心的建设。数字化平台从灌区的需水、用水、放水、节水管理需求出发,进一步推动江南灌区的主要业务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基本实现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撑灌区的需求研判、用水管控、配水调度、防汛抗旱、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齐师杰 《海河水利》2023,(3):108-113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大型灌区农业节水效能的必经之路。为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以湖北省节水型灌区王英灌区为例,系统阐述了大型灌区信息化内涵与主要建设内容,详细介绍了王英灌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应用实践,按照“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现代化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王英灌区信息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8.
山脉 《中国水利》2005,(23):119-119
西安山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灌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经承建了泾惠渠、石门等灌区的信息化建设。“山脉灌区信息化系统”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测控预测预报、仿真、GIS等多种技术、多种学科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系统。设计目标是运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手段,建立超能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促进灌区技术优化升级和提高用水效率的水管理信息系统、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调度运行决策支持.最终促进灌区“节水、增效、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9.
田作佳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4):117-118,120
通过对辽宁省东港灌区信息化建设技术进行研究,对系统的建设情况和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信息化技术在灌区上的应用。研究表明,本成果的最大特点是提高灌区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灌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应用该系统妥善解决了东港灌区管理中原有存在的疑难问题,为的灌区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支持,为灌区的运行管理带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梁树敏 《治淮》2023,(12):51-52
以润河站灌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润河站灌区信息化现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自动控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提出信息化建设思路和总体框架,建设以灌区水量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闸门自动化系统、灌区管理软件等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为水量计量及水费收缴、配水调度、工程运行提供有效支撑,实现灌区监控自动化、应用智能化,可为其他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当前GIS技术热点,建设基于WebGIS的灌区地理信息系统,是促进和推广GIS在水利部门应用的有效方法.介绍了基于WebGIS的景电灌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分析了灌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和原则,着重探讨了灌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软件体系结构、技术路线,最后确定了设计目标.地理信息系统在灌区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灌区自动化管理水平和水的利用率,真正实现了灌区水利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了灌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灌区量水需要,研究提出了一种用简易量水槛、超声波水位计和GPRS传输模块等元 件构成的明渠流量实时量测系统。文中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原理、主要部件、技术特点、适 用条件等。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充分融合了传统量水手段(简易量水槛)适应性强、精度高、造 价低的特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快速、便捷的优点,可满足现代灌区管理对农业用水计量与实时监 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外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村水利科技发展趋势与特点表现为:(1)灌溉系统规模化,施工手段机械化;(2)管理手段现代化与自动化;(2)设备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与产业化;(4)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措施相结合,配合大中型灌区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是近期农村水利科技的主要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技术研究;(2)农田水分转化规律与非充分灌溉机理研究;(3)高效输水灌溉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4)农业高效用水管理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5)田间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6)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研究;(7)节水灌溉综合技术试验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态灌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支撑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灌区建设中引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索性地将灌区范围视为一个有机的“人工-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界定了灌区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生态灌区的基本概念,并重点阐述了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构、水景观与水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等生态灌区建设的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内容,最后指明了未来的研究难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西临汾灌溉试验站2009年与2010年冬小麦试验资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PS123作物生长模型,计算得出5种水文年型冬小麦潜在蒸发蒸腾量。以产量最大为目标,建立灌溉制度优化模型,确定5种水文年型优化灌溉制度。通过实际应用进行了检验,得出:冬小麦非充分供水条件下灌溉预报土壤水分下限值的理论计算方法,进一步完善了非充分灌溉预报理论,利于灌区动态计划用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加强灌区用水管理、提高灌区用水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丽华  徐立中 《水利学报》2012,43(5):537-544
为扩展灌区水情实时监测系统的时空覆盖能力,增强系统的检测性能和可靠性,采用基于灌溉渠系运行仿真模型,通过在系统输入变量上叠加"干扰流量"的方法,建立起离散的实时监测数据之间的关联,同时基于对灌区用水模糊特征的分析,估计干扰用水的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必要的信息冗余,进而应用信息融合理论和数值拟合等方法实现灌区水情信息融合。该方法不仅对建立具有跟踪能力的灌区实时仿真系统具有应用价值,而且克服了信息融合技术用于复杂系统的诸多限制,为扩展信息融合理论在系统方程确定的众多民用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秦汉渠灌区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立新  田军仓 《人民长江》2010,41(6):100-101
以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系统工程优化技术、数据库技术为研究手段,以Visual Basic 6.0、MapInfo 7.0,Matlab软件为主要工具,开发出基于GIS的秦汉渠灌区用水管理信息系统,为宁夏引黄灌区秦汉渠灌区的引水、用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秦汉渠的水利规划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简要介绍了系统的重要内容、技术、功能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浦东新区农田水利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灌区高标准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升级改造及农田水利设施综合配套建设,通过采用新材料、灌区重新规划及综合配套灌排设施、交通系统、水系整治等措施,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农田水利设施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立新  田军仓 《人民长江》2011,42(13):95-97
为提高宁夏黄河北干渠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基于可持续发展思路,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分析方法,以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系统工程优化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学函数计算模型为手段,以Visualbasic6.0及其计算插件matrix为主要工具,以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出了各规划年的可供水量及需水量,并制定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水资源配置合理,可满足该灌区规划年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可确保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