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通信技术对基站有一定依赖性,通常需要利用基站所提供的信号才能实现通信,若基站出现问题或发生故障,便会直接影响到正常通信,并且传统基站信号覆盖范围有限,一些信号覆盖不到或其他特殊地区信号无法传递,便无法进行正常通信,传统通信技术已逐渐不能满足人类对通信业务的需求。VSAT卫星通信技术是基于卫星通信,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不仅通信速度快,信号覆盖广,且通信过程中不易受到地理条件限制,突破了传统通信技术的局限性。本文将针对VSAT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动中通"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可广泛应用于高数据率卫星通信、新闻采集、公安值勤、抢险救灾、打击恐怖主义、海上缉私等领域,尤其适用于各种军事通信。介绍了"动中通"移动卫星通信终端伪单脉冲自跟踪天线系统的组成,合成信号C/N0的计算,以及在运动载体姿态快速变化条件下提高天线跟踪精度和因遮挡导致的跟踪失效后快速重捕目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移动中载体的信号传输和通信有了更高的要求,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针对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系统研制和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天线跟踪技术、系统跟踪精度检测技术等,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小记 《卫星与网络》2006,(10):60-61
“动中通”卫星移动通信是指载体在移动过程中仍能通过同步卫星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络。“动中通”除了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外,真正实现了宽带、移动通信的目的。其主要由卫星自动跟踪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两部分组成,采用自主跟踪、信号闭环等新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各种车辆、轮船等移动载体在运动中通过地球同步卫星,实时不断的传递语音、数据、高清晰的动态视频图像、传真等多媒体信息的难关,是通信领域的一次重大的突破,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在军民两个领域都有极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动中通天线已成为多领域实时视频传输与应急通信的优先选择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受干扰小、容量大、质量高、通信方式灵活多样等优点,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以下简称“动中通”)的出现使宽带卫星通信实现了由静基座向动基座的转变。从而加快了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近些年来,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已在军队、公安、武警、消防、交通、通信等具有应急任务或应急性质的部门得到了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动中通"高精确度卫星跟踪技术和天线的控制技术,为了保证系统在移动平台上完成卫星通信,采用了开环跟踪与双闭环校正的控制算法。通过监控处理完成跟踪算法任务处理,软件系统采用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为平台,保证了跟踪的高实时性;显控处理软件采用图形图标控件(NI控件)技术,实时显示系统的状态和故障信息;伺服处理软件完成天线角度的控制,保证实时响应。实现了"动中通"卫星通信设备在运动平台上的高可靠通信,满足"动中通"卫星通信设备跟踪锁定和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依据我国现有海上通信能力较为薄弱,针对"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不具备全球波束,船载终端无法提供类似于Inmarsat系统中移动终端快速对星所用信标信号的现状。研究基于"天通一号"系统的"动中通"系统整体设计、双模射频信号收发、天线跟踪接收方案、以及关键算法的设计。解决"动中通"天线在高仰角位置、横滚的微小波动情况下都能实时对准卫星的技术问题,实现船舶在海上航行过程中的稳定通信。系统测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信号环在处理后的精度误差在0.5°范围内,可实现稳定的高质量海上卫星通信。  相似文献   

8.
2013年年初,河北省石家庄无线电管理局接到石家庄市移动公司投诉,称在市区一些主要的出市路口、地段的手机掉话现象严重,手机用户投诉增多,认为有干扰设备存在,请求无线电管理部门迅速排查.该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派出执法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排查.经多个方向测试比对,技术人员发现在事发路口的信号灯杆上有一个可疑设备(见图1),通过近距离测试证实其为干扰发射源.通过进一步调查得知,该设备并非运营商所架设,而是当地某单位架设的仿真基站. 仿真基站顾名思义就是仿真公众移动通信无线基站及后台分析系统.它利用移动网络系统网号和频率资源等,伪装成移动基站的邻区,采用大功率、与周边公众基站使用相同发射频点进行无线信号发射.仿真基站由于所使用的频率与周边公众移动网基站所用频率重叠且发射功率大,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正常业务,手机用户一般会暂时脱网8 ~ 12秒后恢复正常,部分手机用户则必须开关机才能重新入网.而仿真基站的存在还导致手机用户频繁的位置更新,使得该区域的无线网络资源紧张并出现网络拥塞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9.
在Ku频段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系统可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与固定卫星通信系统相比,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地球站(动中通)在通信过程中是运动的,因此其通信的电磁环境是极其复杂的,存在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阴影效应和降雨衰减。着重分析了动中通中的这四个主要问题以及它们对系统可用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自适应码率调整来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特种车队行进中的安全警卫,卫星动中通技术无疑是应急指挥最合适的通信手段,为了准确掌握和判断车队行进中周边现场的情况,视频业务是应急通信指挥的首选。如何解决快速移动载体在运动中的始终对准卫星、在相对较窄的无线移动信道上开展视频业务传输等问题,是应急通信指挥用卫星动中通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移动卫星信道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包括天线伺服跟踪、卫星通信体制和视频传输技术等系统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动中通地面站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现动中通卫星通信的天伺系统有多种,常用的有抛物面天伺系统和相控阵天伺系统两种型式。重点讨论采用具有零值自跟踪和以捷联惯导作数字引导跟踪的抛物面天线的动中通卫星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该型式的动中通卫星通信设备的伺服跟踪系统的电气性能和价格进行了比较。还对动中通卫星通信设备的各种功能也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都可作为用户选用动中通设备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希 《通讯世界》2016,(10):112-113
进入21世纪,自动跟踪式动中通天线技术逐渐成熟,民用产品逐渐向市场推广,多种类型不同天线口径尺寸的产品能够安装于车、船等移动载体,使得移动载体在行进间实时保持天线对准卫星实时通信.本文将介绍动中通卫星天线工作原理及船载动中通卫星天线通信系统的安装流程.  相似文献   

13.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C2500射频模块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通信、识别和定位于一体的医院医护人员管理系统.采用每个基站不同频点,移动设备根据接收信号强度(RSSI)频点自适应方法与接收信号最强的基站保持相同的频率进行实时通信.同时文中也对移动设备的硬件设计做了详细的设计说明.试验结果表明,移动设备能快速稳定的与信号最强的基站通讯,能准确的定位医护人员所在病区病房的位置信息,实现基站与移动设备的通信、识别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林超 《通讯世界》2016,(16):1-2
移动无线基站是通信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正常通信的关键环节,如果移动无线机基站信号传播过程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的通信,因此,保障移动无线基站信号传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移动无线基站信号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动中通"(Satcom-on-the-Move,SOTM)是卫星通信的重要应用之一。目前,动中通正在通过车载(包括火车)、船载、机载等方式,引领着卫星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移动卫星通信新时代,特别是卫星固定通信业务(FSS)网内"动中通"实现的宽带多媒体服务,在应急、救灾、媒体转播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动中通业务也给电信业务分类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思考,引发了动中通业务如何定位和管理,才能更有利于其业务、技术、市场,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6月27日,天宇通信在上海正式推出了其采用美国Stealth Ray隐形天线子系统的隐形"动中通"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据了解,这种天线在国内的使用尚属首创,而天宇通信作为该天线技术的中国惟一经销商,也是最早推出隐形"动中通"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厂商。有业内专家认为,这种隐形天线技术在卫星通信领域可谓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是隐形"动中通"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7.
移动载体上的卫星通信天线由于载体姿态变化、雨衰、多径效应等环境因素引起的极化失配通常会导致通信质量差,严重时甚至无法通信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文中通过对极化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电调极化技术,实现了天线的极化校准。该技术通过控制一对正交线极化波的幅度、相位,可实时进行极化调整,使接收天线的极化状态与发射天线的极化状态相匹配,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保证通信质量。经测试,采用该技术校准之后的Ku频段0.6 m动中通天线的交叉极化隔离度可达30 d B以上,可满足卫星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通信的发展,位同步信号恢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由于数字通信是一种同步通信系统,任何数字通信设备要能正常工作,都需要连续而准确的位同步信号.在数字卫星通信系统中,差分解码及PCM解码中要用位同步信号对解调后的基带信号进行取样,还原出整齐规则的信码脉冲波形。如果位同步发生相位抖动或错位,就会降低通信设备的抗千扰性能,甚至造成错码。如果位同步丢失,则整个逻辑电路将无法工作。因此,合理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解决大型移动载体(飞机、轮船和火车)宽带接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其挑战在于传统的原有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终端是固定的,采用MF—TDMA体制.而大型移动载体接入卫星信道时,其信道动态性更强.因此需在MF-TDMA基础上增加扩频技术.另外.终端在移动情况下时间同步.资源分配、移动性管理等方面也存在挑战。本文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动中通”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并对当前代表性的研究项目(欧洲MOWGLY项目和韩国Mobisat项目)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黄剑波  朱宗玖 《通信技术》2013,(12):101-103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以其克服地形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良好能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在舰船移动时卫星天线跟踪系统的平台基准线会在方位、俯仰和横滚三个方向上发生偏移。为了解决舰船移动时稳定收发卫星信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8051F020的伺服系统。介绍了天线跟踪方式和硬件系统设计,最后实现稳定跟踪控制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船载伺服系统对于克服载体运动带来的干扰,实现在动载体上稳定收发卫星信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