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真空条件下,利用程序升温热脱附方法测量CO吸附在SrO表面的脱附谱.实验结果表明,SrO吸附C^18O后,在升温过程中可通过氧的同位素交换生成C^16O而脱附,同时伴随少量C^18O的直接脱附,其波峰温度分别为430 K和420 K,属于二级脱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申展  刘瑶华  罗俊杰 《包装工程》2019,40(19):187-191
目的 为了获得细孔球形硅胶被完全脱附活化时对应的温度区间,以及硅胶脱附温度与脱附时间的关系,为硅胶脱附活化工艺参数的设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通过高低温湿热试验箱让细孔球形硅胶在一定温湿度下充分吸附水分,再利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在特定温度下,对2层堆积状态下的细孔球形硅胶进行脱附性能实验,得到脱附性能曲线,并根据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了2层堆积状态下细孔球形硅胶完全脱附活化对应的温度区间,以及脱附温度与脱附时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细孔球形硅胶的最佳脱附活化温度区间为120~130 ℃。结论 通过对实验获取的细孔球形硅胶脱附曲线进行脱附性能分析,为细孔球形硅胶脱附活化工艺参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实验方法测量氧的同位素C16O2,C18O2和18O2分别在Ni16O表面吸附后的脱附谱,其结果表明C16O2在Ni16O表面吸附后出现C16O2和C16O两个波峰,且C16O2和C16O的脱附量随C16O2气体暴露量增加而增加,其峰值温度随C16O2气体暴露量增加而减少,当C16O2气体覆盖度超过一定值后,C16O2和C16O脱附量趋于常数,其活化能分别是0.48 eV和0.42 eV。C18O2在Ni16O表面吸附后出现C16O2,C18O16O,C18O2三个波峰,这说明吸附气体C18O2与Ni16O表面发生氧同位素交换,随温度升高而脱附出C16O2;18O2在NiO表面吸附后主要以18O2脱附,说明了富18O2有相对抑制与Ni16O表面氧的同位素交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家生 《真空》1992,(5):17-22
本文讨论了在低温(10~24k),低压(10-4~10-6Pa)条件下,低温吸附剂的吸附-扩 散模型,给出了该实验的实验装置,并对充H2、充He和充空气的不同条件下,H2、He 的热脱附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子诱导脱附是近年来在真空科学与表面科学领域内的热门研究课题。电子诱导脱附不仅作为研究和探讨原子激发过程以及电子能量传输机制的有效手段,而且已经逐渐成为获取表面和界面结构、状态等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两种实验装置研究N2在多晶Ni表面的电子诱导脱附实验,测量了(1×10~(-3) Pa)条件下,N2在多晶Ni表面的脱附产额、电子诱导脱附阈值能量等重要的物理参量。实验研究工作不仅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探讨电子诱导脱附内在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而且对表面吸附状态、吸附-脱附过程等理论研究工作以及真空测量、电子轰击除气等工程应用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电子储存环真空室壁及相连光束线的同步辐射光致脱附 (PSD)严重影响着束流质量和寿命。不锈钢是加速器真空室最常用的材料 ,合肥光源的真空系统即为不锈钢结构。合肥光源在B6a光出口建立了PSD光束线 ,选用长 12 1cm ,内径8 6cm的 30 4L不锈钢真空室作为首件样品 ,用于测试不锈钢不同表面状态的脱附情况 ,结果表明经辉光放电处理的表面脱附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9.
10.
范启亮 《硅谷》2012,(4):64-65
为回收和循环利用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甲苯废气,设计一套基于PLC的甲苯回收系统。该系统利用活性炭纤维吸附甲苯,再利用水蒸气进行脱附回收,有效的解决甲苯废气污染和甲苯原料浪费的问题,具备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从理论上对汽油油气的冷凝回收进行了讨论,对冷凝+吸附组合工艺中的脱附油气的回送冷凝系统再回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联用方法分析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对吸附剂、脱附方法、气相色谱柱、柱温、检测器温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Tenax-TA吸附管,以及对气相色谱条件的优化,可使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单项检出限大大降低,取得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环保检测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测定该参数对于空气质量评价非常重要。本文建立的热脱附-气相色谱联用分析方法,为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测定钴粉比表面积实验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表面积是粉末冶金的一项重要参数,用美国康塔公司NOVA1000型气体吸附仪测定了钴粉的比表面积,研究了影响比表面积测定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脱附温度220℃,脱附时间2h,样品量4~7g。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组新的方程来分析抽气过程。这个方程基于气体分子在不均匀的金属表面上所取位置的吸附与脱附的表面,而不是扩散过程。分析脱附位置、脱附率和气体脱附的来源.认为气体脱附现象必须理解为非平衡和非稳定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电子储存环真空室壁及相连光束线的同步辐射致脱附(PSD)严重影响着束流质量和寿命。不锈钢是加速器真空室最常用的材料,合肥光源的真空系统即为不锈钢结构。合肥光源在B6a光出口建立了PSD光束线,选用长121cm,内径8.6cm的304L不锈钢真空室作为首件样品,用于测试不锈钢不同表面状态的脱附情况,结果表明经辉光放电处理的表面脱附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围绕吸附剂脱附再生方法开展实验,确定了实验装置不同吸附剂的脱附再生温度和脱附时间。根据该实验结果开展了某工厂生产装置的吸附剂脱附再生工艺经济性核算,通过理论计算直接吸附塔加热再生和热氮气加热再生两种方案的能耗情况、氮气用量等,核算出该装置进行吸附剂脱附再生的单次操作费用,对比发现采用直接吸附塔加热再生的方案最经济。  相似文献   

19.
电子诱导脱附是近年来在真空科学与表面科学领域内的热门研究课题。它不仅作为研究和探讨原子激发过程以及电子能量传输机制的有效手段,而且已经逐渐成为获取表面和界面结构、状态等信息的有效方法。“信号调制法”是利用脉冲电流能量调制的电子探束取代传统的直流电子探束,并通过测量电子诱导脱附产物引起的压强变化量,来研究电子诱导脱附的新方法。本系统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从理论上对该方法带来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锂化壁处理/液态锂第一壁可为托卡马克装置提供良好壁条件,但存在燃料滞留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氢同位素在液态锂中的脱附特性。本文设计了液态锂中气体吸附/脱附系统,开展了氘气在液态锂中的吸附实验,并分析了其脱附过程,通过采用微调阀调整进气速率的方式标定不同氘气分压下的系统抽速,计算了热脱附过程中气体的抽除量。结果表明,氘气在液态锂中的脱附峰温度在481℃附近,脱附的氘气仅有约36%被抽气系统抽除,剩余部分被壁面冷凝的锂重新吸附。该研究可为深入分析氘在液态锂中的脱附行为奠定良好基础,为未来解决液态锂中的燃料回收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