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铝材硬质阳极氧化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探讨了铝硬质阳极氧化膜多孔层的构成、膜的生长、溶解及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多孔层是硬质膜的主要受力耐磨层,膜层的理论厚度可由电化学反应总量计算,其真实厚度则由不同酸度和温度条件下的化学溶解速度与电化学反应量的关系来决定,过高的电化学反应参量不但对膜层的增长无益,反而因电场促溶效应而加速膜的溶解,加入适当剂,可以提高硬质膜的负重,并提高工艺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铝硬质阳极氧化膜多孔层的构成、膜的生长、溶解及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多孔层是硬质膜的主要受力耐磨层,膜层的理论厚度可由电化学反应总量计算,其真实厚度则由不同酸度和温度条件下的化学溶解速度与电化学反应量的关系来决定,过高的电化学反应参量不但对膜层的增长无益,反而因电场促溶效应而加速膜的溶解,加入适当添加剂,可以提高硬质膜的负重,并提高工艺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轻量化以及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扩大了铝合金的应用领域,也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硫酸、铬酸、草酸3种单一酸阳极氧化体系以及硫酸-硼酸、硫酸-有机酸2个混合酸阳极氧化体系的基本工艺、性能与用途。结合铝合金应用领域,提出了制备高耐蚀、高韧性、高膨胀系数、抗冲击阳极转化膜的实际需求,研发新的阳极氧化体系、通过阳极氧化与化学转化形成复合转化膜是实现氧化膜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径。作者团队还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铝合金复合氧化膜制备体系,通过试验制备了以氧化铝为主的复合氧化膜,膜层孔隙率达60%,弯曲90°基本没有裂纹,远超过普通硫酸阳极氧化膜,对进一步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铝箔阳极氧化后2种铈转化膜的沉积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铝阳极氧化沉积铈转化膜形成机理,分别用化学沉积和电沉积法在铝阳极氧化膜上制备了铈转化膜._用SEM和EDS表征了阳极氧化膜、化学沉积铈转化膜和阴极电沉积铈转化膜的形貌和组分,测试了膜层厚度和膜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平均孔径89 nm的铝阳极氧化膜经阴极电沉积、化学沉积铈后平均孔径分别减小为38 nm和32nm,2种沉积分别可得到含铈52.10%和20.39%的铈转化膜.2种铈转化膜的平均膜厚分别比铝阳极氧化膜的大1.96 μm和1.23 μm,极化电阻均是铝阳极氧化膜的近3倍.2种铈转化膜形成机理不同是造成它们性质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难溶粉体对硫酸溶液中铝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铝在硫酸阳极氧化溶液中添加Al2O3、SiC、TiO2和CB(炭粉)等难溶性粉体后对铝阳极氧化过程和氧化膜的影响。实验表明,氧化的槽电压、膜层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随粉体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铝阳极氧化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铝阳极氧化膜的结构、形态与介质的关系有孔洞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理想绝缘金属基板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制备理想绝缘金属基板阳极氧化绝缘层。利用激光干涉法测量阳极氧化膜层在热冲击过程中的开裂温度。研究了铝板表面不同前处理工艺对金属基板绝缘层热开裂温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裂纹萌生的位置,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前铝表面微观不平将使阳极氧化膜中产生一种孔隙率高的界面,热冲击过程中这种界面上容易萌生裂纹。  相似文献   

8.
水解沉积--阳极氧化法形成Al-Ti复合氧化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含钛无机盐的水解沉积及高温热处理,铝电极箔表面形成高介电常数氧化物———TiO2 膜层,然后在己二酸铵溶液中恒电流阳极氧化,形成 Al Ti复合氧化膜。AFM观测了含钛无机盐水解沉积过程中,铝电极箔表面形貌的变化。在铬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中测试了氧化膜的耐电压随溶解时间的变化。通过SIMS检测了复合氧化膜中 Al3 、Ti4 的强度随溅射时间的变化。膜溶解试验及 SIMS 检测结果表明Al Ti复合氧化膜由 3 层组成,外层和中间层为 Al、Ti、O不同配比的混合物,内层则为纯的 Al2O3。铝电极箔比容随氧化膜耐电压的变化关系曲线表明,60V耐电压下,Al Ti复合氧化膜的比容提高率为51%。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多孔铝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机理,研究了不同气压条件下铝在磷酸溶液中的阳极氧化过程,发现在真空下进行阳极氧化,氧气析出非常明显。通过测定不同气压下的阳极氧化曲线,分析了致密膜向多孔氧化铝膜的转化和生长过程,结果显示氧气析出是导致氧化膜从致密膜向多孔膜转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氧化膜/电解液界面上氧气分子的聚集是造成表面条纹的新观点。通过氧化膜断面的SEM形貌表征,首次发现多孔膜的主孔道中存在分孔道。分孔道的产生说明析氧反应不但在致密膜/电解液界面发生,而且在多孔膜孔壁/电解液界面也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难溶粉体对铝阳极氧化膜交流电解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凌三  梁东 《材料保护》1997,30(3):14-16
介绍了交流电解着色液中添加SiC,Al2O3,CB和BaSO4等难溶粉体对铝阳极氧化膜着色的影响。实验表明,对膜层的色泽,耐磨,耐蚀和耐碱等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粉体不同,影响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交流电桥法对铝阳极氧化膜的感湿特性、频率特性、响应特性和抗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孔铝阳极氧化膜具有良好的感湿特性,膜导纳与相对湿度呈半对数关系;膜导纳对湿度的响应速度随膜厚的增加而减小;膜导纳与测量频率有关,低频区的导纳变化率大于高频区,膜的电阻和电容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多孔铝阳极氧化膜易老化,在大气中久置后感湿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草酸钛钾法瓷质阳极氧化可在铝及其合金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外观类似瓷釉和搪瓷的氧化膜,具有较好的保护、装饰性.通过铝材表面草酸钛钾法瓷质阳极氧化研究,分析了氧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瓷质氧化膜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稳定可靠、可应用于实际的制备工艺:铝材表面前处理(碱洗,出光)→瓷质阳极氧化→氧化膜后处理(着色、封孔).  相似文献   

13.
钛阳极氧化膜的着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TA2型纯钛植入材料在葡萄糖酸钠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可得到丰富的色彩,增强了钛植入体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分析表明:工艺参数对氧化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压是影响膜层色彩的最主要的因素,颜色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改变.经X射线衍射分析,纯钛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后,其表面生成了一层非晶态的氧化钛薄膜,并且钛晶体的各个表面沿不同结晶方向的腐蚀速率不相同.通过对氧化膜层显微观察和耐蚀性研究,证明阳极氧化及热处理可大大提高钛氧化膜在模拟体液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和耐蚀性,且适当的热处理可使非晶态的钛氧化膜转化为稳定的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14.
铸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筛选出了适合于高硅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的最佳工艺配方,并对配方的组成和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电场对氧化膜的化学溶解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将该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应用于型芯模上,延长了该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综述了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的现状,主要有化学转化膜,化学氧化,阳极氧化,表面渗层处理,金属涂层,激光表面处理,有机物涂层等,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铁盟 《材料保护》2002,35(9):66-66
铝及其合金硫酸阳极氧化法具有氧化膜层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等优点 ,为众多厂家所采用。但随时间的推移、氧化槽液中Al3 + 浓度逐渐升高使氧化膜耐蚀性、耐磨性、化学染色性明显下降。因此 ,大多数厂家在Al3 + 浓度达 2 0g/L时 ,常采用更新氧化液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现介绍一种化学方法不仅可降低Al3 + 浓度 ,还可得到副产物。1 原理与配方在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硫酸氧化液中 ,由于Al3 + 的不断增加 ,将会使槽液老化 ,而不得不倒出部分槽液使成本增加。根据下列原理可降低Al3 + 含量而不影响槽液原有性能。即 :NH+ …  相似文献   

17.
铝阳极氧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郭鹤桐  王为 《材料保护》2000,33(1):43-45
简单介绍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铝阳极氧化技术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重点民法了如何充分利用铝阳极氧化膜的多孔性,借助膜的纳米级规范有序的微孔,开发制备新型超精细分离膜以及具有光学特性,磁性,太阳能吸收,催化性能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材料的美好前景。有望使铝阳极氧化膜成为新型纳米材料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8.
郑国渠  李波 《材料导报》2008,22(6):121-124
利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在纯铝表面构建出具有纳-纳双重层级结构的阳极氧化膜.溶去一次阳极氧化膜所形成的纳米坑为一级结构,二次阳极氧化形成的纳米孔为二级结构.纳米坑和纳米孔的直径取决于阳极氧化电压、电解质种类、电解液温度等工艺条件,并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可调.延长一次氧化时间可以提高纳米坑阵列的规整度;延长二次氧化时间将使一级结构即纳米坑的深度变浅.  相似文献   

19.
多孔型阳极氧化铝膜在纳米结构制备方面的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刚  陈皓明 《材料导报》2002,16(10):45-48
铝的阳极氧化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表面处理方法。近年来,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多孔型阳极氧化铝膜(PAA)对于纳米材料的制备有着重要意义。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和介绍了铝的阳极氧化技术的机理,工艺和生长规律,介绍了多孔型阳极氧化铝膜在纳米结构制备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溶胶成分对镁合金阳极氧化膜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立群  刘慧丛 《功能材料》2005,36(6):923-926
研究了AZ91D镁舍金材料在普通阳极氧化条件下,通过往碱性阳极氧化溶液中加入硅-铝溶胶成分(含量为0%~5%),在60~70V的电压条件下进行交流阳极氧化处理,获得的膜层经过厚度测量和表面、断面微观形貌观察表明;溶胶成分在镁合金氧化成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镁合金表面的阳极氧化膜层厚度和膜层的致密程度。同时由于溶液中硅-铝溶胶成分的作用,使得阳极氧化成膜速度出现阶段性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而溶胶成分的加入对阳极氧化膜层的X射线衍射相结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