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以低密度聚乙烯(PE–LD)(2012TN26)、PE–LD(1C7A)、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PE回收料、PE–LLD粉料为载体树脂,以Ca CO3、滑石粉、新型矿物质填料N、凹凸棒土为母料核制备了薄膜用填充母料,用转矩流变仪分析了载体树脂和母料核对母料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将添加除草剂等制成的填充母料应用于吹塑薄膜生产。结果表明,以PE–LD(1C7A)作为载体,Ca CO3为母料核预制的填充母料的工艺性能较好;除草剂与填充剂一起加入制备母料的工艺可行;含除草剂的填充母料添加不超过10%时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并可赋予薄膜一定的除草功能。母料应用于塑料薄膜的加工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赋予塑料薄膜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将纳米氧化锌(ZnO)粉体分别用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硬脂酸、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四种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将改性处理后的纳米ZnO粉体分别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熔融共混,然后采用向上吹塑成膜法制得PE–LLD/改性纳米ZnO复合抗菌薄膜。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和活化指数分析,研究了四种不同改性剂对纳米ZnO的改性效果,利用贴膜抗菌法和力学性能测试法研究了四种不同改性剂对复合薄膜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和硬脂酸的改性效果均较好且二者的测试结果基本相同;当纳米ZnO含量为0.6%时,经过钛酸酯偶联剂和硬脂酸改性后的纳米ZnO制得的复合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分别为90.9%和90.6%,具有抗菌作用;且两种复合薄膜对应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断裂标称应变(横向/纵向)分别为36.2 MPa/38.9 MPa,124 MPa/118 MPa,1 145%/692%和36.2 MPa/38.0 MPa,120 MPa/115 MPa,1 143%/680%,较纯PE–LLD薄膜分别提高29.3%/14.4%,14.8%/19.2%,17.4%/11.6%和29.3%/11.8%,11.1%/16.2%,17.2%/9.7%。  相似文献   

3.
以二元乙丙橡胶(EPM)为基体材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改性材料,添加稀土铝酸酯改性陶土、AC发泡剂、DCP交联剂等助剂,采用密炼塑化、双辊混炼、模压发泡方法制备EPM/LDPE高发泡弹性材料,并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LDPE用量增加,EPM/LDPE硫化发泡过程的最高扭矩值(MH)、扭矩差值(ΔM)降低,发泡材料泡孔规整,孔径差别小,收缩率低;含EPM70份、LDPE30份、改性陶土10份、AC2份、DCP1.2份的发泡材料直角撕裂强度9.068kN/m,拉伸强度1.96MPa,断裂伸长率314.6%,密度0.245g/cm3。  相似文献   

4.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树脂为原料,采用转矩流变仪,借助熔体拉伸法制备了具有取向结构的PE–HD膜和PE–LLD膜。利用偏光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小角激光散射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不同熔体拉伸速率下PE–HD膜和PE–LLD膜的结构与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熔体拉伸速率越高,PE–HD膜和PE–LLD膜的相对取向度越高,快速拉伸PE–HD膜和PE–LLD膜的相对取向度分别为2.043和1.556;熔体拉伸速率对PE–HD膜和PE–LLD膜的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两种膜具有显著的结晶性,PE–HD膜的结晶性更好;随熔体拉伸速率的提高,PE–HD膜和PE–LLD膜的拉伸屈服应力和拉伸弹性模量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总体上看,PE–LLD膜的断裂伸长率较PE–HD膜高,而拉伸强度较PE–HD膜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共混物的超临界CO2微孔发泡行为,探讨了PE–UHMW含量、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对泡孔形貌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对PE–LLD及其共混物的热性质和流变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和分析了发泡样品的泡孔形貌。结果表明,少量PE–UHMW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PE–LLD发泡样品的孔径,增加孔密度。随着发泡温度的升高,PE–LLD样品的泡孔结构会发生塌陷现象,而加入少量PE–UHMW可以提高基体的黏度,起到支撑孔壁防止塌陷的作用,并最终得到均匀的开孔结构。另一方面,当温度一定时,饱和压力升高可以降低孔径并且得到开孔形貌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6.
通过硅烷交联两步法,利用反应挤出原理在单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硅烷交联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线型低密度PE(PE–LLD)软管材料的制备;重点考察了POE用量、硅烷偶联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及交联时间等对POE/PE–LLD凝胶率、拉伸强度的影响,制得了性能优良的软管材料。研究表明,当POE/PE–LLD质量比为50/50,硅烷偶联剂A151、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分别为3%,0.05%,0.5%,交联时间为12 h时,材料的凝胶率达69.4%,拉伸强度达22.8 MPa,耐老化处理后材料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4%,可应用于耐高温、耐老化软管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产品新国家标准中增加了氧化诱导时间(OIT),这对产品的抗热氧老化性能提出了要求。本文从滴灌带配方出发,讨论了产品原料与其OIT的料效关系,结果表明,防老化母料的加入比例对滴灌带的OIT影响最大,增加其比例可增大滴灌带的OIT;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加入比例对滴灌带的OIT影响大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和低密度聚乙烯(PE?LD)的加入比例,增加PE?HD比例、减小PE?LLD和PE?LD比例可增大滴灌带的OIT;PE?LD的加入比例对滴灌带OIT的影响最小,在配方设计时应综合使用比例合理的PE?HD、PE?LLD、PE?LD以满足滴灌带良好的加工和其他性能要求;防老化母料中稳定剂比例不应随成本而减少,稳定剂比例增大时,滴灌带的OIT增大;通过对滴灌带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炭黑含量及OIT指标测试,得出滴灌带MFR和炭黑含量与其OIT无明显的相互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将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聚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经双螺杆挤出机制成不同比例的PE–HD/PE–LD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了不同厚度下PE–HD及其PE–HD/PE–LD复合材料的聚集态结构。DSC实验表明复合材料相容性良好且形成了共晶,XRD结果则显示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其结晶度和晶粒尺寸都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帆  朱军  关莉  张宝林 《中国塑料》2020,34(11):6-11
HPR1018HA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高强度茂金属聚乙烯(PE-mLLD)薄膜专用树脂。本文探究了HPR1018HA在加工时不同加工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HPR1018HA的落镖冲击性能显著改善;随着吹胀比的提升,HPR1018HA的落镖冲击性能显著提升。同时探究了HPR1018HA与常见的低密度聚乙烯(PE-LD)、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进行共混使用时薄膜性能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当HPR1018HA与熔体流动速率为0.3 g/10 min的PE?LD进行共混时,当PE-LD的含量低于50 %时,薄膜的拉伸强度下降18 %左右,直角撕裂强度的变化率小于5 %;当HPR1018HA与熔体流动速率为2.0 g/10 min的PE-LD进行共混时,薄膜的拉伸强度整体下降约为40 %。当HPR1018HA与熔体流动速率为1.0 g/10 min的PE-LLD进行共混时,随着PE-LLD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直角撕裂强度出现了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层共挤吹塑工艺制备了聚乙烯(PE)保鲜膜.其中,A(表层)、B(芯层)、C(表层)各层添加3.0份的遮光及抗紫外线母料;表层(A,C层)的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质量比为1:1,芯层(B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边角料、CaC03质量比为100:15:30.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吹塑的PE隔离保鲜膜对80~100℃的轮胎成型前的胶片隔离、保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轮胎生胶片隔离保鲜专用膜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层共挤吹塑法制得薄膜,研究了表层中高密度聚乙烯(PE HD)/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比例、各种添加剂对薄膜与轮胎生胶片之间的剥离及生胶保鲜状况的影响,探讨了芯层中再生料、填料添加量等对薄膜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用 PE-HD 与 PE-LD 按1/1到2/1比例共混,再添加1.5%~2.0%(质量分数,下同)的防黏母料及3.0%~3.5%的抗紫外线母料,芯层用30%高强度的茂金属聚乙烯掺混20%线形低密度聚乙烯、40%再生料及10%填充料.可以生产出同时具有隔离、保鲜功能且成本低的轮胎生胶片隔离保鲜专用膜。  相似文献   

12.
利用熔融成型法制得不同聚乳酸(PLA)质量分数的低密度聚乙烯/聚乳酸(PE–LD/PLA)共混物,并对PE–LD/PLA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中PLA相与PE–LD相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是PLA与PE–LD的一种简单混合物。共混物中的PLA含量对其力学性能和亲水性均有很大影响。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而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共混物的亲水性增加,且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轻微增加而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小幅度降低,这些现象均与PLA是一种强度高但柔韧性较差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振动剪切形式——叠加振动剪切,并从聚合物流动性角度分析了叠加振动剪切与普通振动剪切的区别。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相比普通振动剪切加工试样,叠加振动剪切加工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具有更加完善的结晶过程,结晶度提高至43.5%,同时,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1%和12.6%,这主要是因为叠加振动剪切加工中存在变化的剪切速率迫使PE–LLD分子链不断受到小幅度的挤压–拉伸作用,形成更加完善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了PE–LLD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同时也表明叠加振动剪切比普通振动剪切具有更复杂变化的剪切速率,从而PE–LLD表现出更佳的自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丙烯酸(AA)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PE–g–AA)高分子偶联剂,并将其用于改性PE–LLD/Al(OH)3复合材料。研究了PE–g–AA对PE–LLD/Al(OH)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电气绝缘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和界面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E–g–AA偶联剂显著改善了Al(OH)3填料与PE–LLD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机制,不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冲击强度,而且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另外,PE–g–AA提高了Al(OH)3在聚合物基体的分散性并作为绝缘层减少了填料之间的相互接触,因而获得的复合材料的电气绝缘性能在低偶联剂的掺量下大幅提升,达到电气绝缘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含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碳酸钙(CaCO3)/滑石粉(Talc)、聚乳酸(PLA)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熔融共混改性,研究各组分含量对PBAT/PBS/PLA共混材料加工性能、拉伸性能及其吹塑薄膜的拉伸性能、直角撕裂强度和热封强度的影响。采用熔体流动速率(MFR)仪、万能试验机、热封试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BAT共混薄膜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封性能等进行测试。结合3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来优化试样配方,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PBAT/PBS/PLA共混材料的MFR值均在2.6~4.3 g/10 min范围内,薄膜吹塑成型加工稳定性良好。根据薄膜力学性能极差分析结果提出了最佳配方:PBAT含量为100质量份、PBS含量为10质量份、CaCO3/Talc质量比为10/10和PLA含量为2质量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制备的吹塑薄膜各项力学性能最高,横向、纵向拉伸强度分别为23.2 MPa和27.3 MPa,横向、纵向断裂伸长率分别为988%和1 137%,横向、纵向直角撕裂强度分别...  相似文献   

16.
纳米抗菌LDPE包装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处理后的纳米TiO_2加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抗菌母料,然后将抗菌母料与LDPE混合并挤出吹制抗菌LDPE薄膜,研究了薄膜的抗菌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得的LDPE薄膜无毒、抗菌性能良好;随抗菌母料的增加(即纳米TiO_2的增加),LDPE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和横向拉伸强度均有增加,抗菌母料质量分数由1%增加到5%时,抗菌薄膜的纵向拉伸强度由9.2 MPa提高至14.6 MPa;拉伸断裂应变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据“Modern Plastics International,1995,72(1):88”报道,比利时Cabot国际塑料公司新研究开发的青贮饲料膜用黑色母料,能有效防止热和紫外线辐射,并能提高薄膜直角撕裂强度。其牌号为Plasblak PE 2614,可用于挤出和共挤出吹塑膜和流延膜的生产。该专用母料PE中分散均匀,即使树脂中有高级增粘剂也能达到高的稀释质量,因此生产的薄膜表面平滑,有助于提高其  相似文献   

18.
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的滴灌带试样经过自然暴露老化,并对老化前后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以研究滴灌带的耐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户外暴晒60 d后,纯PE(0#)试样的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分别为81%和15.6%,已失去使用价值;而户外暴晒120 d后,1~#,2~#,3~#,4~#试样断裂伸长率保持率分别为61.9%,75.1%,82.3%,87.8%。毛细管流变10 min时,户外暴晒120 d试样扭矩保持率顺序为4~#3~#2~#1~#0~#试样;户外暴晒120 d后,试样红外谱图在1 757 cm~(-1)处生成的羰基峰从0~#~4~#依次向低波数移动,并且变得越来越弱。基于此,同时加抗氧剂、光稳定剂和炭黑复配使用的4~#试样耐老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茂金属聚乙烯与普通聚乙烯共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一种双峰分布茂金属聚乙烯(mPE)与普通聚乙烯(LLDPE或LDPE)共混料吹塑薄膜,测定mPE对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LDPE(LDPE)中加入20%mPE制成共混料,其吹塑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提高20%,穿刺强度提高60%(100%);另外发现,当在LLDPE(LDPE)中加入20%~80%mPE时,薄膜的穿刺强度和撕裂强度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原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材料,CaCO3为填充料,硼酸酯为改性剂,添加AC发泡剂、DCP交联剂等助剂;采用界面改性、密炼塑化、模压发泡方法制备改性LDPE高发泡弹性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LDPE70质量份、POE30质量份、改性CaCO310质量份、AC2质量份、DCP1.4质量份的发泡材料,其拉伸强度2.40MPa、撕裂强度5.82KN/m、断裂伸长率163.2%、密度0.236g/cm3、收缩率1.1%,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