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曼  刘松茯 《城市建筑》2012,(6):112-113
本文通过对装饰主义建筑的概念辨析,以表皮符号的非同一性、标示符号的自在表现性以及肌理符号的微观系统性,强调对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形态差异性审美特征的体系建构,并以此实现对其艺术创作的风格化拓展。  相似文献   

2.
构成艺术作为物体造型的一种组合方式,除了具有构成法则特征外,还具有审美主体特征、构成形态特征和主题因素特征等。构成艺术在当代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及审美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构成元素的特性来分析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形体关系。  相似文献   

3.
鞠伟  马兰 《华中建筑》2007,25(7):54-56
该文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建筑空间中由"光元素"带来的审美体验,以及构成这种审美体验的思维特征和视知觉特点,为设计人性化建筑光环境提出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与常用的水泥基混凝土材料相比,新一代的混凝土科技——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韧性、阻裂性、抗冻性及抗渗性等方面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有着诸多适用于建筑表皮设计领域的优势,在装配式建筑表皮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国内外若干较为成熟的采用UHPC作为建筑表皮的应用案例展开研究,对UHPC材料的优越性能与其在建筑表皮的有效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的应用推广提供一些参考,进而推动国内的建筑装配式表皮行业向"高质量、环境生态友好"方向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建筑》2017,(5)
场所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是其所处特定时空和环境对建筑的反映。针对当代建筑实践中"图像建筑"和"建构建筑"削弱建筑与场所联系的问题,试图通过对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品运用表皮传播场所信息的解读与研究,指出其表皮面向场所性表现的的三种设计策略:场地特征、空间体验、时间象征,并归纳总结这些策略的操作手段,以寻求表皮形式与场所显现的关系,为当代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建筑能耗和环境舒适是建筑性能表现的主要方面之一,同时是绿色建筑概念所强调的重要内容。然而能耗最小化的节能设计和舒适最大化的设计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果将二者放置在建筑表皮的关联中,会发现表皮材料在这个矛盾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平衡这种矛盾关系,对建筑表皮材料的特征分析,应该综合考虑建筑位置、整体形态和朝向、建筑内部的功能布局、使用者活动空间、空间使用特征,甚至使用者的背景和行为模式等因素。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提出基于整体设计和基于使用者群体特征的两个思路,并阐述了其中的建筑表皮的材料特征及其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7.
绿色建筑技术在当今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超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案例研究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归纳出绿色建筑技术在空间布局、造型形态、细节设计、一体化设计以及表皮处理等多方面对超高层造型的影响,并提出将绿色建筑技术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思路,以达到创作出超高层建筑新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地域性备受关注的今天,建筑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地域性的概念中,不仅社会文化因素对建筑有所限定,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与建造也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的外在表现就是建筑表皮的差异性。该文通过对比京沪地区的地域气候特点,从建筑表皮的材料选择、形态特点及构造做法等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了两地的建筑实际案例,从中探寻建筑的表皮建造特点,并探讨基于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两地建筑表皮的设计与建造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表皮开始与媒介信息融合交织,建筑设计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积极应对这种社会转变,有必要打破纯粹的建筑空间美学研究局限,在传统建筑外界面维度中引入"新媒介传播"议题,分别从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等角度去思考,梳理出"介质流动"与"多孔渗透"两大主题特征,以期帮助设计者更为有效地辨析新时代的建筑表皮设计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伴随表皮概念的引入,建筑设计已突破原有的常规方式,慢慢由平面构成、体块组合、建筑空间变化等传统设计方法向建筑表皮材料的建构创新发展。建筑表皮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的建筑表皮构成了不同的建筑外形,构成了多彩的城市建筑群。构成现代建筑的表皮的材料尤为重要,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包括颜色、形态以及质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本文从建筑表皮的材料颜色、形态以及质地三个方面对材料语言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能为建筑创作提供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1.
建筑细部对创作形态和建筑审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建筑细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位以及对创作形态和审美取向的影响,指出细部设计是建筑建造过程中对形态营造与技术构成的最真实体验,出色的细部设计能够充分体现材料与构造的工艺水平,有效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更有助于创造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建筑作品,丰富与发展当代建筑文化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人工创造的物质空间,不仅要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又要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某种需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视觉审美的需求愈加提高,而逐渐忽略建筑本体空问设计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尤其是自然气候要素的约束.基于以上,探讨了建筑空间设计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着重讨论了传统建筑的空间设计的"气候性"以及现代建筑中的几个建筑实例,以期对现代建筑空间的绿色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算性思维,提出建筑自适应表皮计算性设计方法,并展开实践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建筑自适应表皮形态设计精度与效率,加强建筑自适应表皮对建筑日照辐射得热、眩光风险的调控能力,提高了建筑自适应表皮运行能效.  相似文献   

14.
动态建筑表皮是模仿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而进行的仿生设计,借助新型材料和机械的辅助,让建筑产生由静至动的外形变化,赋予建筑适应性的功能特点,让建筑表皮具备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文章从动态建筑表皮案例切入,通过研究表皮的材质和构成、控制和运动方式,分析其在应对环境变化、优化能源使用效益、保障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总结动态建筑表皮与一般生态建筑相比的优势,并进行设计反思,探讨动态建筑表皮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立足计算性设计视角,进行建筑结构和表皮两者关系的演进溯源,提出结构性表皮的计算性设计及建造流程,并基于结构性表皮的两种呈现原型进行计算性转译建造实践,挖掘了非线性建筑在空间营造中的潜力,为优化计算性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平面镶嵌是用于研究几何图形模式的数学方法。这种数学方法在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的不断进步,当代建筑表皮形式呈现出不同往日的"复杂性"美学特征。一些建筑表皮的设计实践就是以平面镶嵌的方法作为基础。多边形周期性镶嵌是平面镶嵌的一种重要类型。该文以两个建筑案例作为引导,以对多边形周期性镶嵌的数学分析作为基础,试图用算法实现一种基于多边形周期性平面镶嵌模式的建筑表皮参数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与"参数化设计"是当今建筑领域的两个研究热点。参数化设计在创造各种新奇造型的同时,也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条件,对提升建筑舒适度以及节约资源做出贡献。以哈尔滨E-14地块项目概念方案设计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环境的可行的参数化表皮设计方法,倡导一种新型的基于气候适应策略的建筑设计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要求、  相似文献   

18.
"表皮"概念源于生态学,引入建筑学领域后被赋予了更新、更丰富的内容。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表皮,将系统论中的二象对偶结构理论引入建筑表皮设计中,从建筑外部形态(虚与实)、建筑外表面装饰(简与繁)、建筑表皮所采用的材料和建筑表皮的自适应(静态与动态)等几个方面对建筑表皮中二象性元素进行分析比较,力求为建筑表皮的研究创作开辟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建筑表皮是当今建筑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文章试图从表皮概念缘起、表皮与空间、表皮与结构,表皮与材料以及表皮与时间等角度来理解建筑表皮这一概念,并希望在层层剥离表皮与其他关联因素的相互关系之后,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建筑表皮,理解它作为建筑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在建筑形态构成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由此引发我们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读书     
建筑设计要点指南系列:建筑表皮设计要点指南 这是一本关于建筑表皮设计的指导书。在建筑表皮的设计过程中.用途.节能性.结构.成本是不可分割并需要统筹考虑的4个因素。本书作者通过她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中的教学经验,以及在HOK中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以清晰的文本、原始的分析图和草图以及醒目的图片.向学生和设计师说明.如何统筹这些因素.共同创造兼顾成本、节能性的美观的外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