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胶印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所使用的油墨进行适性调节,以适应对不同产品、不同纸张的印刷需要。对油墨进行适性调节,是通过在油墨中加入适当辅助料加以实现的。由于人们对辅助料认识的不尽相同或抱有偏见,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很可能进入某些“误区”,产生不如人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油墨辅助剂对油墨适性调节具有很关键的影响。本文作者列举了胶印油墨中使用辅助剂的几个误区,同时重点讲述了各辅助剂的不同作用。只有明确其区别并且正确合理的使用其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才会对印刷生产不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产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印刷适性不同的纸张。印刷这些纸张时,我们要从油墨和印刷工艺上做适当的调节,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在印刷过程中,油墨要经过多次转移传递,最终才附着在承印物表面。显然,油墨的各种特性能否适应转移和附着的要求,对印刷工艺过程及印品质量有很大影响。柔性版印刷工艺中,在其他印刷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选择不同印刷适性的油墨,最终的印品质量也会出现差异。根据印品质量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油墨与之相适应,或对油墨的印刷适性进行适当调整,其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在彩色调配中,要进行油墨颜色选择和适性调配。由于包装装潢颜色的实物需要,且要求实物感强,对颜色的艳丽、光泽、呈现、规定、联系、复制、匹配和控制等方面,都需要有个调配准则。无论多么鲜艳的油墨颜色,都应以油墨开罐即可上机印刷为生产指导原则。在实际印刷时,由于受工艺方法、环境条件以及承印物材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油墨的印刷适性有时并不理想。印刷时往往要根据不同情况釆用各种油墨添加剂,对油墨进行调配。油墨添加剂是用来调整油墨的流动性、干燥性、粘稠性等印刷适性的。主要包括各类调墨油、燥  相似文献   

6.
李锋 《丝网印刷》2005,(10):23-23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最近推出适用于100%全棉的网印塑胶油墨.在该油墨中,加入30%色彩增色剂,印刷图案就会具有柔软的手感.使用高目数丝网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油墨.并且有良好的印刷适性,不需要调节油墨黏度.印刷后的图案在160℃温度下进行固化,图案有良好的耐洗涤性和耐磨擦性.使用前,充分搅拌塑胶油墨.印刷图案反复洗涤五次.以此进行简单的油墨固化试验.  相似文献   

7.
电晕处理对塑料表面性能及印刷适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包装印刷的迅速发展,塑料承印材料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塑料材料的表面能比较低,油墨难于附着在塑料表面,因此提高油墨在塑料表面的润湿性成为塑料印刷工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际生产出发,对塑料表面采用电晕处理,通过改变不同电晕条件得到不同表面能的塑料承印材料.用UV胶印油墨打样实验,探讨塑料表面性能对油墨附着力、油墨转移率、密度以及叠印率等印刷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塑料的表面能可以提高油墨的附着力,有利于油墨转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在不同承印物上UV喷墨油墨印刷适性的差异,提高UV喷墨油墨在不同承印物上的印刷质量,选用铜版纸、玻璃卡标签纸、PVC塑料薄膜3种承印材料,分别用相同的UV喷墨油墨进行喷墨印刷,测试样张中线条的密度、模糊度、粗糙度、线宽、对比度等印刷质量指标;测量喷墨油墨在各承印材料上的接触角,结合其润湿情况,分析UV喷墨油墨在不同承印材料上的印刷质量。实验共制备10种不同表面张力与黏度的油墨进行喷墨印刷并测试印刷质量,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方法评价其印刷质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承印物上印刷时,UV喷墨油墨的印刷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所采用的承印物匹配相应印刷适性的UV喷墨油墨,以得到最佳印刷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墨的调配是指把一种或多种油墨调和在一起,并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使之适应印刷需要的全部过程.油墨的调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对油墨印刷适性的调节,包括油墨的黏度、黏着性、流动性、干燥性等;另一方面指油墨的颜色调配.本文讨论的主要是油墨的颜色调配.  相似文献   

10.
印刷适性试验机是一种模拟印刷机的小型试验机器。它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实际印刷条件,准确地预测纸张、油墨、白铁皮及金属箔等印刷材料的印刷适性,藉此可以分析出印刷生产加工中发生的某些现象,探讨印刷材料与印刷条件的相互关系,以便确定适合于常规印刷的工艺条件,从而为印刷工艺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印刷适性试验机型号较多,其测试项目也各有差别。 《印刷适性试验机的结构、调节与使用》将分10个部分,以目前使用较多的荷兰生产的AIC 2-5型印刷适性试验机为例,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印刷适性试验机的结构、组成、各部分功能与调节方法;纸与纸板表面强度、表面吸收性、粗糙度的测定原理与方法;印品磨损性与耐摩擦性的测定方法;胶印与凹印油墨的性能与油墨转移量的测定和纸张涂布实验的测定方法等。这些精密的测定无疑是制订印刷标准与规范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网版印刷是传统印刷方式之一,被誉为"万能印刷",主要指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金属、纸制品、玻璃陶瓷、皮革、橡胶、木材、纺织品、塑料等生活中常见的印刷产品领域.不同承印材料其化学成分、结构、表面性能等都不一样,相应印刷产品的使用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网印产品的质量不仅要求外观质量合格,同时要求功能性的质量合格稳定,这就对网印油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各种承印材料要采用相匹配的油墨,使用过程要进行必要的适性调整,以确保生产的质量.可见,在网印生产中,油墨及适性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生产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包装和广告印刷业的发展,丝印油墨的市场需求量趋于上升,如图1所示不同类型油墨的使用比率。而丝印油墨主要以金属、纸张、玻璃和塑料等产品为主体。当今的丝印印刷设备已打破了原手动印刷机的落后状况,我国有的地区已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丝网印刷机,各种包装产品和户外广告的发展也推动了丝印油墨的进步。鉴于丝印油墨的飞速发展,本文从影响油墨性能最基本的要素——印刷适性出发,对丝印油墨的基本印刷适性进行分析。一、油墨印刷适性的概念油墨印刷适性是指印刷过程中承印物、油墨素有颜色、黏度、干燥方式和干燥速度…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研究印刷适性时,有许多方面需从油墨的性质来研究,亦即研究油墨的印刷适性。因我国印刷工业与油墨工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故关系比较疏远,油墨工作者很少与印刷工作者对油墨的性质作详细的说明,致使很多印刷适性问题不能很好地作深入研究。现简单介绍一下油墨的组成结构,进而讨论油墨的各项性质与印刷的关系。以供大家研究某些印刷适性,内容不能详尽请原谅。  相似文献   

14.
油墨的调整一般来说油墨开罐就能使用的不多,一方面油墨生产厂家为了防止油墨沉淀,不会将油墨做得过稀,运输过程中也难免造成油墨适性的轻微改变,油墨使用前要搅拌均匀,还要进行适性调整,油墨的调整包含下面几方面的内容:1.粘度油墨使用前调稀,也就是加入开油水,国内普遍采用的783就是一种开油水,它是在酮类溶剂中加入少量树脂制成的,油墨生产厂家都生产配套某种系列的开油水。要注意开油水不是溶剂,严格地讲是一种粘度很低,溶解少量树脂的油墨,与配套的油墨中含有的树脂成分相同。加入开油水虽然降低了油墨的粘度,但油墨的结构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油墨助剂,大部分是在印刷过程中调整油墨适性,消除和克服印刷故障的辅助剂。油墨的设计、生产的目的具有相对的应用范围,也就是说在一  相似文献   

16.
油墨是平版印刷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平版印刷中出现的许多故障与油墨的质量、印刷适性、使用技术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油墨对平版印刷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当油墨性能不适合印刷生产以及印刷中油墨参数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工艺上一系列的故障,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油墨的调整   一般来说油墨开罐就能使用的不多,一方面油墨生产厂家为了防止油墨沉淀,不会将油墨做得过稀,运输过程中也难免造成油墨适性的轻微改变,油墨使用前要搅拌均匀,还要进行适性调整,油墨的调整包含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性油墨在烟包凹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暗影和实地不实等问题,改善其印刷适性,以实现规模化印刷生产。首先,调整油墨配比,采用IGT对水性油墨和溶剂型油墨进行印刷适性实验,验证其能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其次,通过调整版滚筒网穴深度、镀铬层厚度、油墨黏度、刮刀、p H值等,对烟包条盒进行了试生产,并统计分析了各批次工序的废品率及投入产出率。结果表明:水性油墨较溶剂型油墨废品率略高,投入产出率略低,水性油墨印制的烟包能够符合烟厂要求。因此,为了满足环保的需要,凹印水性油墨可以用于规模化烟包印制生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油墨除了颜色鲜艳,着色力强之外,还必须具有良好合适的渗透性、挥发性和结膜能力等。 油墨的质量是决定油墨印刷适性的主要因素,而将油墨的印刷适性适当地进行调整,则可以满足印刷对油墨的要求。因此油墨的适性参数对于印刷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导电油墨技术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介绍了导电油墨的主要成分、类别及应用情况,阐明了导电油墨在印制电子技术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无机型、有机导电高分子型和有机金属分解型等不同种类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导电油墨研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导电油墨的研究现状,指出提高新型导电油墨导电性能、改进其印刷适性以及降低制作成本是今后的主要研发方向.在已出现的各种新型导电油墨中,纳米金属导电油墨、有机高分子导电油墨、有机金属分解导电油墨分别具有各自独特的优点,有望成为将来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