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由于宗教因素在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渗透,使得其众多的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宗教浪漫特质及神秘理念。该文以作品《人树》、《沃斯》、《风暴眼》为例,通过对宗教因素在小说中的两种表现形态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作家本人的宗教背景如何被潜在地转换为写作中的审美取向与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意境优美,展示了作家真实的心灵世界。美学思想上承古典田园诗派。制作中采用间离手段,制造审美距离,呈现出作品美感,曲折委婉,底蕴丰厚。  相似文献   

3.
法国当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通过其作品表达着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生态的关注,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传统关系的思考。他的小说《沙漠》通过对沙漠文明的生态审美和对城市文明的生态审丑,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表达了作家对异化文明的厌弃和对人类回归自然家园的颂扬;作品表现出来的生态人文意识和生态批判思想,体现了作家在当代文明危机前表现出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4.
文学语言研究在新时期逐渐突破以往单一的语言学研究模式,走向文体学、文艺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开放视野。以奥斯卡·玉尔德的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为例,从语言学-文艺关学的角度来探讨语言形式在实现文学内容的过程中具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阴曹地府是佛道构设的鬼域世界,佛道通过阴曹向世人宣扬轮回报应的思想。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着大量描写阴曹地府的作品,它套用宗教构设的品貌,把阴曹作为教育世人的理想展览馆,作为警世疗俗的一大味药方。其中的一部分作品起了模糊人们对封建罪恶本质的认识、麻痹人民反抗斗志的作用。只有如《聊斋志异》那样的作品,作家站在暴露、批判封建黑暗现实的立场,自觉把阴曹地府世俗化、现实化、人情化,阴曹的神鬼描写,成了针砭现实、抨击现实的自由场所,取得了思想与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描写阴曹作品的价值高下,决定于作家的创作主旨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论作家世界观与创作方法问题,是瞿秋白文艺美学思想有机构成部分。他从对巴尔扎克与哈克纳斯的思想和创作的分析中,介绍和评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见解,还以鲁迅思想变化历程为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无产阶级作家创作的深刻影响。并且对于作家创作所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所产生的重大作用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开创了理论研究领域,从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把理论命题深入的探索研究与作家的分析评论融为一体新的逻辑思路,使对理论问题的论述彻底摆脱了抽象空洞教条主义的倾向,又使对作家作品的艺术剖析具有了很浓的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7.
本刊的《中国作家研究》栏目自开辟以来,得到了许多作家、评论家、教授的支持,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关注与好评。本期特请著名作家储福金先生就当前我国文坛上的热门话题之一的“通俗文学”撰文,阐发自己的真知灼见。在这之前,储福金先生已在《上海文学》发表了《关于中国形式的问答》,在《作家》上发表了《关于时尚审美需要的问答》,在《山花》上发表了《关于先锋意义的问答》。本文为这一系列中的一篇。对我们如何正确看待“通俗文学”的创作和“通俗文学作家”及其作品,颇有启迪,值得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8.
《中国长城建造时》是一部有着浓厚东方色彩的作品,作者卡夫卡对中国老庄哲学的热爱,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他将自己的复杂情感融于作品之中,其笔下的东方世界充满了矛盾感和困境感,这与庄子人生困境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解读此作品,试图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老庄思想。  相似文献   

9.
巴金善于把人物的心灵流程作为结构的主干,使作品的构思具有一种在变化中求和谐的音乐美。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使巴金短篇小说的创作别具风格,也充分显示出作家不凡的审美发现和艺术转化能力。巴金中篇小说的艺术结构在作品中是表现心情、抒发感情的手段,无论是《憩园》中作家遥深的感慨,还是《春天里的秋天》中那感情的激流,无一不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构筑来体现人物形象丰厚的审美内涵。而以《家》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则更是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长画卷结构与他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字相结合来揭示作品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横光利一的文学理论作品《纯粹小说论》和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野间宏的文学理论作品《萨特论》都是在积极吸纳同时代西欧文学潮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对于文学创作方法和实践的独到思想,都为同时代的日本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探讨两者间的传承和发展关系,从文学理论发展变化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军人创作是日俄战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文学的审美价值来划分,有普通士兵的草创纪实类作品,也有职业作家的成熟作品。本文首先以作品为本位,对日俄双方普通士兵的作品《肉弹》与《对马》进行了比照分析,从而解读由此反映的日俄两国士兵的文学文字水平、日俄两国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舆论、国民心态、国家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状况。另一方面,又从职业作家与职业军人的双重身份入手,以创作主体为入口,深入剖析了日俄两国的著名军医作家森鸥外、魏列萨耶夫的创作,揭示其在双重身份下,日俄战争文学创作的暧昧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的角度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两部作品的创作来源,文中相似人物丈夫卡列宁及包法利、情人渥伦斯基及莱昂、罗道尔夫的对比分析,得出两位作家都对文中主人公渗透着同情及惩罚的双重观点.  相似文献   

13.
由小说内容表现出的青春期性行为反应,探讨了郁达夫的小说《沉沦》的审美教育作用;从叙述艺术视角分析了作品的诗化小说特征;从作品的思想及创作手法上考察了作品的现代主义思想和表现主义艺术特征;并从背景、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小说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新古今和歌集》作为日本古典和歌的重要典籍之一,开启了日本中世文学审美典范,承继并完善了平安时代以来日本传统的审美理念。其中的古典主义倾向是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新古今和歌集》中的古典主义产生的历史契机、古典主义的传承与转变以及通过具体的歌例分析古典主义的审美呈现来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析《新古今和歌集》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祝福》是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文章。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作品的成熟离不开艺术的成熟。鲁迅尽管将小说作为改良社会的武器,但他也从未忘记小说也是一种艺术。堪称鲁迅现代实验小说典范之作《祝福》的创作是作者对小说叙事艺术的成功运用,匠心独运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作品中不同叙事者形象的出现,论文主要通过叙事者形象中的外叙述者和内叙述者对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村上春树因为其作品《挪威的森林》而风靡世界,他是日本的文坛作家,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其作品受到大众的接受欢迎。《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表现了作者奇特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才能,尤其是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小说中的语言诙谐而明快、淡泊而明丽、朦胧而充满淡淡的忧伤,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是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在这里寻常的修辞手法却被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给人以一种独特的体验和新的思维视角。在行文方面摒弃了日本作品中传统的拖泥带水的冗长,而是以充满现代气息的叙述方式,流畅而细腻。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书中描述了明清时期人们的大量饮食风习,蕴含着许多饮食资料,富有史料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吴敬梓的饮食思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解读作家作品,也有助于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选取作家亨利·詹姆斯创作初、中、后期三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黛西·米勒》、《贵妇的画像》和《金碗》,对作者创作风格的转变、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转变过程做了较为详尽的比较与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道德观念等方面探索了詹姆斯本人的思想及其"国际主题"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神韵与性灵二派是清代诗学的重要流派。它们从学古与创新两个角度挽救明朝拟古之弊。王士祯与赵翼分属二派,其诗话著作也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诗学观点。就《渔洋诗话》与《瓯北诗话》而言,二人从真假之判、审美之异、雅俗之别三个方面论述了自身的诗学思想,对后世诗坛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0.
神韵与性灵二派是清代诗学的重要流派。它们从学古与创新两个角度挽救明朝拟古之弊。王士祯与赵翼分属二派,其诗话著作也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诗学观点。就《渔洋诗话》与《瓯北诗话》而言,二人从真假之判、审美之异、雅俗之别三个方面论述了自身的诗学思想。对后世诗坛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