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与环境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生态低碳时代的到来,促使人居环境研究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以仙居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的人居体系规划内容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人居环境、生态文明的概念解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人居体系框架以及规划策略。为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且具备独特生态资源禀赋的县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和制度体系的必要保障,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策略的必要途径,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长足发展.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一直强调建设美丽生态文明新中国、深化发展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举措,彰显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决心和思想共识.其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意识和学术理论的集中表达,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观中的理论体现,对我国现代化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和指引作用.近年来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建造观进行了诸多讨论,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专项研究著作,《绿色建筑与绿色建造》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维楠 《建筑知识》2013,(9):109-109,113
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庞大体系中,城乡规划是非常基础与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一方面能够即时、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能长远的作用于生态环境发展。所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理念,搞好现代城乡规划工作是作用意义重大的。本文基于作者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及对现代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理解,就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搞好城乡规划工程提出了探讨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赵茜瑶  唐予晨  李慧 《中国园林》2022,38(6):103-108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中国园林园艺类博览会的热点亮点,这对植物景观营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回顾我国综合性园林园艺类博览会在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索,结合科学绿化的建设要求,提出生态修复背景下园林园艺类博览会中植物景观营建的目标需要综合生态、城市景观、城市事件的三重要求,遵循问题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景观塑造和群落营造相结合的工作要点。综合国内外相关植物景观营建实践,探讨在全园规划尺度、展园设计尺度和展后利用方面如何将生态修复和植物景观营建实践相结合,为今后园林园艺类博览会以及更大范围的风景园林生态修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7,(Z2)
生态文明建设应融入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型发展应找到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的平衡点,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文章以咸阳市旱腰带核心地区为例,通过解析该区域特质和梳理内在逻辑,分析其历史成因和内在机制,试图探讨如何在该环境脆弱地区有效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国外乡村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各国乡村规划体系的基本经验和主要特点虽不同,但其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因地制宜地进行乡村建设的实践丰富,详细制定了乡村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策略,对中国乡村文化传承和产业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启示。美丽乡村建设要将农业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进步和乡土文化延续。  相似文献   

7.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各地也不断加大推动乡村地区振兴发展的相关制度设计和乡村规划实施策略的研究和实践。上海市松江区作为大都市郊区的典型代表,结合本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要求,深入探索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管理和实施实践,形成了一条土地集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树立生态文明观,乡村振兴做"+"法,城乡一体补短板是我国城乡生态人居建设的战略措施和践行方法。生态人居是生态文明社会的缩影,城乡生态人居建设亟待绿色建筑建材产业的融合。未来城乡生态人居产业链将为建筑建材产业的转型发展创造市场机遇和拓展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9.
政策?法规     
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著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当中。本文通过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引出现今世界以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提出生态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策略。从转变城乡规划理念、产业结构调整和健全城乡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我国的发展大计息息相关。本文先介绍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然后提出了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作用,加强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并学会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4)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通过法律制度对人们活动予以约束及规范,环境司法作为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一直注重对公法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克服公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弊端,就需要充分地发挥民法作用,进而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民法生态文明建设功能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挥实践,旨在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23,39(1):6-13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自然为根、以生态为脉、向着“集和化”迈进,主导了中国人居环境数千年的哲学、价值观和实践,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主力和先锋。与古为新,概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划时代发展:自主的现代性转变及开拓创新、自主的知识理论实践体系构建、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以及为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等。前瞻超越,面对学科的未来使命,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顺应三大趋势发展的未来,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学科知识组成特性、学科的核心体系,构建了感知行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等理念,对城乡生态人居工程提出指引。建设滨水绿道是绿色发展的良好实践,但在总体规划层面,需以系统整合的思维,跳出规划本身进行顶层思考。文章将从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诉求入手,进一步解读绿道的新内涵,提出绿道建设的新思路,并以天府绿道锦江绿轴为例进行探索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
建设"三型社会"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从"三型社会"新概念出发探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认识与实践生态文明的新视角与新思路。本文深入解读了"三型社会"新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分析了"三型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三型社会"新概念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制定并实施"三型社会"战略、加大"三型社会"建设力度、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科技教育发展绿色化、完善人口资源环境制度,以促进并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主要国家国家公园立法和管理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的改革思路,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强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但国家公园体制在中国尚属开创性的事业,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的立法和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法制和制度体系,是完成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路径。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公园立法和体制进行简要梳理,旨在分析其建立目标、法律制度、管理模式等,以期对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落实江苏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太仓市提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把太仓打造成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发达的工商业,又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美好宜居城市。在生态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生态规划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地处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太仓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实践为例,重点介绍与城乡生态规划研究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和交通系统建设方面的规划研究成果,探讨城乡统筹的绿色生态规划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152-153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从对历史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话语与实践路径、多元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几方面深层次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形成、学科构建、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1)
生态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道路的重要内容,贫困地区广泛开展的生态扶贫实践是以"两山论"为精髓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高度耦合是中国推进生态扶贫的现实背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实施生态扶贫的内涵要求。中国的生态扶贫实践,路径多元,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设置生态公益岗位、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开展易地生态搬迁五种类型。中国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相结合;二是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结合;三是与促进自然资源保值增值相结合;四是与发展乡村特色生态产业相结合;五是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相结合;六是与促进乡村治理有效相结合。2020年后,相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导向将由生态扶贫迈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邓小平生态保护的思想是在积极探索国内生态保护实践的同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借鉴国外的经验,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