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咬定青山不放松--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探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简称,是指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世界公民而实施的教育。翻开科技发展史粗粗浏览便可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群星璀璨,硕果累累。“有人统计,70%的诺贝尔奖和70%的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都是在一流大学做出的”。那么,人文教育与科学创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本文试图以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基础来探讨这一问题。一、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1.人文课程——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开设人文课程是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首选方案,人文课程也就成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世界…  相似文献   

2.
人文学科至少表现为人文教育和人文学术两种形态,从人文教育和人文学术两个视角考察1949~1998年中国大学人文学科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50年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走过了“缩减-变异-回升”的曲折路线,人文学术经历了“学术理性丧失-意识形态工具-学术本位复归”的艰难历程。通过这个史实,我们发现人文教育作为人文学科之“形”,有适应意识形态的一面,人文学术作为人文学科之“质”,有超越意识形态的一面,二者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体两面,共同担负着人文学科的双重使命:上承文化传统.下达人文教化。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人文教育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如何有效地实施大学人文教育却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从历时性和全球性维度来反思大学人文教育,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人文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也可以从微观上通过经典的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知名大学人文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来有效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要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分为两类:与科学教育相关的概念有科学、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观、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教育相关的概念有人文、人文学科、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教育、人文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科学与科学教育经历了从近代的崛起到当下的贬谪。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从主流到退隐、从复兴到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浅析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都属于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文试从系统的角度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作一番探究。一、正确认识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一)素质与整体素质的涵义素质,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与后天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是在大学开设的语文课,故人文性应是其课程定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此前"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的定位偏差,是长时间以来认识上混乱与误区的体现,成为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基础性原因。人文维度是"育人"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在必然要求。人文维度的缺失,是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审美教育是建立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维度的基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MIT自建校之初就确立了发展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建设,该校的人文教育与其工程技术教育一同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推动MIT发展的重要因嗉。MIT的人文教育传统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礼记·学记》为中心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于人文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尽心知性的精神中表现其宗教情怀;其二,从开而弗达的理论中表现其学求自得;其三,从退息居学的生活中表现其持敬存养。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后完成了儒家对人文教育的化民成俗功能之建构。  相似文献   

9.
论人文为科学导向--兼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大学教育既需要实施科学教育,也需要进行人文教育。而人文教学居基础性地位,起导同作用,也就是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这是因为:(1)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追求人文精神;(2)科学教育重在认识物质世界;(3)人文教育重在养成人文精神。我们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人文为科学导向,大学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文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鼎立的人类三大科学之一。人文科学以人的自身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解决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问题。教授人文科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在于使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思想和人文品质,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在人文科学的内化中,人文科学的教学是基础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院级平台课“材料科学基础”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系统,把学科前沿知识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并不完全来自西方,而有我国传统教育的渊源。通识教育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是: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通识教育拓宽创新人才的专业基础,矫治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促进高中毕业生个人志愿的认真选择,并拓宽多方适应的就业机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当前大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儒家是上世纪20年代出现的思想流派,针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弊端,现代新儒家把书院作为重要的教育形式予以继承,力图将书院的人文主义教育精神发扬光大,表现在:道德归宗、文化救国济世的办学宗旨;立足中学、博采西学的知识观念;研修结合、死守善道的治学精神。新儒家的这些努力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无疑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阿什比科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继承传统与应对现实的产物,英国悠久的人文主义传统、科技滥觞滋生的负面效应、大学人文教育的边缘化窘境等因素较大地影响了这一思想的形成.阿什比提出,要融人文精神于科学教育,通过"核心辐射"的课程模式,培养文理皆通的"完人".阿什比科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遵循了大学发展的内部逻辑与外部逻辑,体现了"求真"与"求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论创新性学习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学习观念在学习时空、态度、动机、指向、内容与方法等六个方面的实质性转变,论述了如何建立创新性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反思盛行多时的科学主义教育,专家们发现其弊端,于是提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测试理应将科学人文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人文主义测试至少包括: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真善关的和谐统一;逻辑实证与直觉思辨的和谐统一;事实陈述判断与价值陈述判断的和谐统一;先进技术手段与终极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集体智慧与个人体验的和谐统一;科学价值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中南大学新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南大学2001级512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新生的成就动机十分强烈,学习动机中包含了自我提高内驱力、亲和内驱力、自我价值感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对四种内驱力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新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的行为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浅层学习方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浅层学习方法在本科生中非常普遍,该研究从教-学过程的整体入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教学方式、学生年级、学生浅层学习动机和策略、学生学习表现及满意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证明:灌输式教学方式最容易导致浅层学习动机和策略,而引导式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采用浅层学习策略;在年级、教学方式和浅层学习动机中,浅层学习动机是导致浅层学习策略的首要因素;同时浅层学习策略导致了差的学习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科学教育中,科学理性由于它的隐含性而遭到忽视和冷落。这种状况造成了学生科学素质的低层化和人文素质的片面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物理学的教学角度来讨论如何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显化科学理性、加强科学理性教育,从而真正达到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