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气流染色的过程受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流染色可在低浴比下进行,大大提高了染料的直接性,减少了助剂用量;织物与染液的快速交换,利于匀染和缩短染色时间;气流牵引的织物循环形式,使织物和染液的循环频率可独立控制。制定染色工艺时,要充分考虑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和浴比等),织物与染液的相对运动,以及染液温度和浓度的均匀性等气流染色中的关键因素,以使织物受控染色,保证良好的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2.
从染液pH值、六偏磷酸钠浓度、染色织物K/S值等几个方面比较了蒸馏水、中性水的染色性能,说明了经Sd-1处理的印染废水除了可用于织物水洗外,也可用来染色。  相似文献   

3.
在茶多酚染液中加入柠檬酸对棉织物进行轧染,研究了柠檬酸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染色织物表观得色量和断裂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柠檬酸浓度增加、焙烘温度升高和焙烘时间延长,织物表观得色量提高,断裂强力下降.采用不同的权重可得到不同的轧染工艺条件.在染液中加入尿素进行强力改善后,织物断裂强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薄荷染料提取工艺,及对真丝织物进行染色,讨论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薄荷染液提取的影响,及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浴比、p H值、不同媒染方法对真丝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真丝织物的上染率、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提取薄荷色素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 mol/L,在60℃下提取135 min,料液比为1∶10。真丝织物的染色优化工艺为:室温20℃染色20 min、浴比1∶85、调节染液p H值为10。薄荷提取液染色真丝织物色牢度好,媒染染色可提高真丝织物的上染率。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6,(22)
选取环保型还原剂AS/Na OH作为还原体系用于硫化黑染色,研究染料和Na OH质量浓度对染液p H值、还原电位及染后织物K/S值、断裂强力、摩擦牢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染料质量浓度,染液p H值和还原电位随之升高,织物K/S值最高达28.42,强力略有降低,对牢度影响不明显;随着Na OH质量浓度增加,染液p H值和还原电位随之提高,染色织物K/S值先增加后降低,最大达28.36,织物强力由1 079.8 N逐渐降低到980.3 N,对摩擦牢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传统溢流染色机染色,织物完全浸渍在水中,定义为浸渍式交换染色,而低浴比液流染色机染色,布槽内布液分离,织物的得色主要是依靠在喷嘴系统内与织物的充分接触交换后完成,可称为接触式交换染色,其染化料、温度、布速和浴比等工艺条件的控制与织物和染液交换频次密切相关,特别是浴比,直接关系到染液循环的次数,因此,正确控制的浴比基本保证了其他工艺条件,从而保证了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华  位丽 《丝绸》2012,(7):13-18
以大黄染料染得更黄、颜色越深、牢度更好的莫代尔织物为出发点,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天然染料大黄染液的影响和染色工艺参数对莫代尔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染色莫代尔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并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Al3+对大黄染液颜色影响很小,Fe2+对大黄染液只有轻微增色作用。Al3+用于莫代尔织物媒染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大黄染色莫代尔织物具有抗紫外线性能,大黄染料金属铝预媒染的最佳工艺为:浴比1∶25,媒染剂质量浓度1.6 g/L,植物染料质量浓度20 g/L,染液pH6,温度100℃。  相似文献   

8.
绿茶色素用于涤纶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青  宗亚宁  任霞  楚艳艳 《丝绸》2006,(8):29-31
研究绿茶萃取液用于涤纶织物的染色,试验染液的PH值和浓度、媒染剂类型以及染色温度和压力对涤纶织物染色深度和水洗牢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锡作为媒染剂,利用绿茶色素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棕色,水洗牢度可达4级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石榴皮色素在羊毛织物染色及功能整理方面的应用,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石榴皮色素染液,在酸性条件下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上染,评价其染色效果、抑菌及防紫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液中石榴皮色素提取液浓度的升高,羊毛织物染色深度逐渐加深,染色更偏向红黄色,且皂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较好;染液中石榴皮色素提取液质量分数超过17%时,染色羊毛织物不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表现出了良好的抑菌效果,还显示出了较好的防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0.
优化了沙棘果废渣天然染料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提取液对羊毛织物的直接染色试验分析了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及p H值等工艺参数对直接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媒染方法下染色结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棘果废渣的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5,温度50℃,提取时间120 min。染液可以直接上染毛织物。直接染色的工艺条件为:染色时间60 min,染色温度80℃,p H值5,染液浓度0.8 X。不同的媒染剂和媒染方法可获得不同颜色的织物,硫酸铝钾后媒染效果最好,且媒染提高了染色牢度,各项染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叶建美 《染整技术》2007,29(10):40-42
详细介绍了M500激光发生器的原理、电气控制系统及其维护,以及它在印花激光制网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安刚  孟春丽 《染整技术》2012,34(9):50-52
利用微电解法预处理难生化降解的印染废水,对影响微电解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印染废水的pH为4,作用时间为60min,铁炭的质量比为2:1时,微电解法对难生化降解的印染废水的色度、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65%,BOD5/CODCr的比值由0.19提高到0.42,预处理后的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何杨  张瑞萍  何勇  范爱民 《纺织学报》2022,43(4):102-109
为使涤纶织物具有差别化染色效果,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改性,研究了激光处理条件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激光预处理改性工艺:功率为5 W,激光速度为150 mm/s,步距为0.2 mm.分析了分散红E-FB上染改性涤纶织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测试了改性涤纶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分散红E-FB...  相似文献   

14.
杨倩鹏  吴静  王福强等 《印染》2013,39(11):30-32,45
针对印染业的余热回收和节能减排,设计了中高温和中低温两级热泵系统,回收印染废水余热并回用于不同印染工序;针对印染废水水质较差,易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污垢问题,进行了污垢与换热的综合分析和污垢监测系统设计,预测清洗周期并给出清洗建议。  相似文献   

15.
热定型机的多变量模糊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印染工业后处理工序中热定型机的温度控制,提出了多变量的模糊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对整个温度场实行分段分级控制,保证了温度的控制精度和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每段采用单回路模糊控制,确保单回路内部温度的控制精度。在单回路外部,设置了多变量前馈模糊控制器,较好地解决了回路之间的耦合问题和温度分布不均匀问题。经过现场实际运行,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比传统PID控制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于印染行业而要,综合治理水污染,有一定几率会增加生产支出,但合理、规范化的印染生产和治理纺织,可以促进印染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同时提高能源、原料利用率,保障生产利润。本文明确了印染行业发展现状及业内关注的环保问题,总结了近几个发展阶段节能减排的成效及目标,根据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建议,给生产单位及印染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梅红 《纺织学报》2007,28(1):116-119
介绍了各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技术法,分析了各类技术方法的机制、处理效果及其优缺点。根据印染废水特性,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组合工艺技术,可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以生物技术法为主体,辅以物理化学处理的组合处理工艺已逐渐成为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染色和涂料满地印花的方法生产双面双色产品,以防染料从一面渗透到另一面,对其前处理、染色和印花工艺进行探讨,并阐述了生产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毛织物同步法热转移印花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毛织物热转移印花方法--同步法,介绍了助色剂的选择标准及同步法的工艺流程,对同步法工艺专用助色剂的种类、浓度及其聚集体对助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皂洗牢度、清晰度表征热转移印花布样,分析了助色剂的种类、浓度及其聚集体对助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色牢度和清晰度均能达到国家标准,通过后处理提高了热转移印花布样的颜色稳定性和深度,说明同步法与后处理结合,能够良好地实现毛织物的热转移印花.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Agent的印染企业生产过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印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后带来的印染设备和监控系统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智能体)技术的染厂生产过程监控系统。采用层次结构和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异构印染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硬件连接,采用多Agent技术实现异构印染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功能集成。讨论了组成染厂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的多Agent模型和结构。该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可以与印染企业的ERP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车间自动控制系统之间进行集成,实现印染企业的管控一体化,达到快捷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