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性淀粉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离子淀粉为絮凝剂,加入PAC(聚合氯化铝),在考虑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本实验以90mg阳离子淀粉配合6mgPAC分别处理50ml印染废水,其脱色率和浊度去除率都可达100%。实验结果表明该絮凝剂配合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漫彤  沈学优 《丝绸》2004,(12):19-21,34
微生物絮凝剂是微生物产生的覆盖在菌体外的一种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可分解性及对环境和人类无毒无害的性质是其他无机和有机絮凝剂所无法比拟的。本实验筛选出了针对处理印染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试验研究了培养时间、菌液加入量、废水pH值、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存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该微生物絮凝剂对印染废水CODcr去除率达57.1%。  相似文献   

3.
用含铁、铝金属核和含活性二氧化硅的交联剂进行硼的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硼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PFASSB),研究了不同组成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对印染废水的对比絮凝实验表明,PFASSB絮凝剂的应用性能明显高于传统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4.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印染废水脱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氰胺、甲醛、氯化铵和氯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得甲醛-双氰胺-聚合氯化铝复合絮凝剂,探讨了催化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复合絮凝剂性能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较佳工艺条件为30℃、pH=7、絮凝剂80 mg/L.该条件下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达90.36%.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制备及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干法工艺制备了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絮凝剂(DS=0.099),以荧光黄E-8G染料溶液模拟印染废水,研究了染料浓度、絮凝剂用量、脱色时间和废水pH对脱色率和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对碱性印染废水有较好的脱色能力;在废水pH为12.5,染料浓度113.5 mg/L,絮凝剂用量120 mg/L,脱色时间2 h条件下,脱色率达63.2%,吸附量为0.612 mg/mg;絮凝剂对酸性染料分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钢铁酸洗废液制备聚合硫酸铁高分子絮凝剂(PFS),与自制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PED)复配,制备了一种高效复合絮凝剂,并将其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初级处理.结果表明,复配型絮凝剂PFS与PED的优化配比为3:1,质量浓度80~100 mg/L,pH值适用范围5~9,絮凝时间30 min.用其处理印染废水,脱色率达91.3%,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89.3%和69.1%.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废旧棉纺织品制备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废旧家纺边角料制备纤维素,将绿色工艺制备的纤维素与聚丙烯酰胺接枝制备印染废水用絮凝剂,讨论该絮凝材料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影响及对印染废水污泥成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改性微电解材料与Fenton氧化、混凝工艺联合处理印染退浆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混凝为最佳组合工艺,出水B/C为0.44。利用该工艺处理COD_(Cr) 5315 mg/L、PVA 0.68 g/L、B/C 0.10的印染退浆废水,废水pH调至4、微电解材料一次投加量465 g/L、停留时间60 min,并测定微电解出水Fe2+含量,以确定在最佳Fenton反应条件(n(H_2O_2)/n(Fe~(2+))=15∶1,pH=4,反应1 h)下30%H_2O_2投加量。将Fenton反应出水pH调至8,利用残余的Fe~(2+)、Fe~(3+)进行混凝沉淀30 min,然后生化3 d,印染退浆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96.65%,PVA去除率达到86.76%,符合印染污水间接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黄玲 《印染》2008,34(16)
针对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现状,阐述了无机絮凝剂、高分子絮凝剂及复合絮凝剂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指出絮凝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壳聚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改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纯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小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或有机人工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复配,制备出相应的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也在处理印染废水时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新型含硼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铁、铝金属核和含活性二氧化硅的交联剂进行硼的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硼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铝铁絮凝剂(PFASSB),研究了不同组成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对印染废水的对比絮凝实验表明,PFASSB絮凝剂的应用性能明显高于传统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2.
絮凝沉降-炉渣过滤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生物曝气氧化后的印染废水,采用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铁作絮凝剂进行絮凝处理。处理工艺为投加量为0.01%,控制pH值为6,絮凝15min,静置4h,再经高温炉渣过滤。色度为200(稀释倍数),CODCr为220mg/L的原废水,经此处理后出水近乎无色,CODCr降低至30mg/L以下,处理出水可用于印染工艺用水。  相似文献   

13.
传统印染工艺是古老的面料装饰技法,历史悠久,魅力独特。现叙述传统印染的种类及传统印染所用的面料,分析印染过程中所用的染料,阐述了影响传统印染工艺的主要因素,拟为以后设计师运用印染工艺奠定基础,并将传统印染工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脱色絮凝剂H1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脱色絮凝剂H1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絮凝机理,并对影响H1脱色絮凝的工艺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铁碳微电解-生物膜法-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实际印染废水。为了研究该组合工艺的降解特性,应用GC-MS分析了该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有机物降解过程。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提升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胺类有机物种类和质量分数升高,芳香族有机物种类和质量分数下降;生物膜法对胺类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芳香族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高级氧化工艺能够氧化大部分芳香族有机物,对胺类和有机卤化物效果甚微;该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降解具有良好的效果,出水符合DB 32/1072—2007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海绵铁内电解法作为印染废水预处理工艺的效果.结果表明:在pH=5~6、海绵铁50 g/L、反应60 min条件下,可去除40%以上的色度,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有效改善.建议印染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海绵铁内电解工艺用于强化印染废水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传统印染工艺在我国各地区基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不断演变,形成了多样丰富的图案纹样,是设计人员设计艺术加工品的素材宝库。为了提升现代纺织品设计质量水平,将传统印染工艺引入纺织品设计。从传统印染工艺的种类、特征入手,阐述了传统印染纺织品的审美价值,探讨了传统印染工艺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电气浮-二级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方案优选,工艺机理及其特点,采用这种工艺方法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单一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方法比较,具有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投资省,建效快,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5,(19)
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预处理印染废水,以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BOD5/COD值为指标,研究了进水p H值、反应时间和曝气强度对印染废水预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参数为:进水p H值4.5,反应时间1 h,微氧曝气。在该工艺条件下,铁碳微电解工艺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能达到近50%和90%,BOD5/COD值由进水的0.24提高到0.34。  相似文献   

20.
《印染》2019,(18)
印染废水色度高、脱色难,在对其脱色处理中以絮凝沉淀法为代表的物化处理法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单独使用常规无机絮凝剂时脱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通常与有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实际印染废水大多含有阴离子染料,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以吸附能力强、用量少、脱色率高、受温度和pH值及共存盐类影响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印染废水处理行业所重视。综述了用于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各类阳离子型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的阳离子型聚胺类、季胺盐类、聚腈类絮凝剂和天然的阳离子型淀粉类、壳聚糖类等絮凝剂,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