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砂岩具有明显的高温超压环境成岩特征。通过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和X衍射等研究手段,对黄流组砂岩在高温超压下的成岩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高温超压下黄流组砂岩具有弱压实、强溶蚀的特点,并结晶了菱铁矿、重晶石和金红石等热液成因的自生矿物。高温超压环境下不仅原生孔隙被大量保存,而且高温热流体对长石类矿物的溶蚀也有利于大量次生孔隙的形成。菱铁矿、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的胶结和自生高岭石的充填使储集层孔隙度降低,而蒙脱石向伊利石的快速转化是储集层渗透率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超压不仅对于砂岩储集层原生孔隙起到保护作用,也导致了不稳定矿物的大量溶蚀。高温超压下储集层发育机理的研究对于砂岩中"甜点"储集层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高温-超压-高CO2背景下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储层发育重力流沉积,岩性以中-细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物性以特低-低孔、特低渗特征为主。②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是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超压对黏土矿物的转化及石英次生加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生孔隙。富含CO2的高温流体不仅造成了黏土矿物的异常转化,同时促进了溶蚀作用发生,增加了次生孔隙。③研究区黄二段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为: 菱铁矿胶结→石英次生加大→绿泥石胶结→长石淋滤溶蚀→高岭石形成→早期方解石胶结→早期白云石胶结→长石溶蚀→方解石溶蚀→伊利石大量生成→晚期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形成。④总体上,压实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45.30%~62.93%,胶结作用使孔隙度减少了1.65%~35.01%,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了0.72%~8.00%。其中,黄流组中下部砂岩储层受到了超压保护和CO2溶蚀作用的双重影响,物性较好,钻井过程中应考虑高CO2风险。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集层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营凹陷可分为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和南部缓坡带,由于地质背景有差异,古近系砂岩储集层在不同地区的特征不同:北部陡坡带以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沉积为主,进入晚成岩期的时间早,深度浅,次生孔隙发育中等,主要分布在1650-2450m深度,3200-3500m深度存在第二次生孔隙带,碳酸盐溶蚀和胶结作用在垂向具有分带性;中央隆起带以浊积扇砂岩为主,但由于断裂发育,酸性水活跃,进入晚成岩期的时间也较早,次生孔隙最发育,又分布范围大,1800-3500m深度均发育次生孔隙,碳酸盐胶结弱,储集层物性最好;南部缓坡带以滨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为主,进入晚成岩期的时间晚,次生孔隙发育少,北部和中部物性相对差。图4表1参31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生产动态等资料,对板桥凹陷沙河街组深层储集层特征、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深层储集层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颗粒铸模孔;机械压实、胶结作用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酸性介质主导的溶蚀作用增加孔隙,而超压作用保护孔隙。研究表明深层储集层形成是"构造-沉积-成岩"多因素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深凹区紧邻油源断层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粒度粗、原始孔隙条件好,酸性流体易于进入并形成次生溶孔,后期油气充注及其导致的异常高压抑制了胶结等减孔成岩作用,为"强溶蚀-弱胶结"成岩相,发育一定规模的中高孔-中高渗储集层,是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目标区。  相似文献   

5.
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区中深层高温高压带获得了重大油气突破,为传统油气勘探开辟了新领域。在对东方区高温、高压带黄流组储层岩性、成岩作用、物性和微观孔喉结构等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黄流组储层的类型,并明确了黄流组储层高孔、低渗的成因。研究表明,中央底辟带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压实和胶结等成岩作用较弱;储层物性以中孔、中-低渗为主,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储层孔喉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物性储层的孔隙半径差异不大,但平均喉道半径差异较大;根据泥质含量、渗透率、平均喉道半径和排替压力,将黄流组储层划分为中孔-中渗微含泥细喉储层、低渗含泥细喉Ⅰ类储层、低渗含泥细喉Ⅱ类储层及低孔-特低渗泥质微细喉储层;高温、高压带储层的形成与超压和高温热流体活动关系密切,但渗透率主要受沉积作用的控制,岩性细、泥质含量高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根据露头及岩心分析测试数据,分析了下扬子区碎屑岩储层物性主要控制因素。明确区内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影响。龙潭组和老坎组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影响,砂岩以碳酸盐胶结为主,次生溶蚀孔隙相对发育;五通组、茅山组和坟头组砂岩主要为硅质胶结和铁矿石胶结,后期溶蚀孔不发育,储层物性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研究认为,老坎组和龙潭组后期溶蚀作用强,次生溶蚀孔隙相对发育,为下扬子区物性条件最好的碎屑岩层系。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二叠系上石盒子组油气资源十分富集,为丰富砂岩储集层孔隙成因的认识,以济阳坳陷义和庄—大王庄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岩储集层为例,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及孔渗测试等,对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进行深入探讨。认为济阳坳陷义和庄—大王庄地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岩储集层整体为低孔低渗储集层,通过对研究区储集层成岩作用定量研究,明确储集层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强度都以中等到强为主,不同取心井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压实作用为储集层孔隙破坏主要因素,胶结作用为储集层孔隙破坏的次要因素。通过分析储集层孔隙演化差异性,将研究区储集层总体上分为“先破坏,再溶蚀”和“破坏后,未溶蚀”2种类型,前者储集层物性明显较好,形成济阳坳陷义和庄—大王庄地区二叠系砂岩储集层甜点段,得益于发育广泛的裂缝与凝灰质杂基溶蚀,其形成的次生孔隙保存较好;后者储集层物性较差,缺少裂缝沟通,可溶物质未发生大规模溶蚀,次生孔隙发育差。  相似文献   

8.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南部泰一段储层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K2t13和K2t12时期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伴有浊流沉积,K2t11时期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影响该区泰一段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泰州组一段储层原生孔隙不太发育,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自上而下存在两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和岩屑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最主要的因素。储层碳酸盐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证明了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对次生孔隙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开展大港油田埕海地区岩性油气藏的精细描述,探明储集层成岩与孔隙时空演化规律,综合研究岩石物性、薄片鉴定、黏土矿物等各种分析资料,对埕海地区沙二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孔隙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埕宁隆起物源影响,埕海地区沙二段发育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的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砂体,储集孔隙以粒间溶孔、长石内溶孔、颗粒铸膜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区内碎屑岩储集性能主要受物源供给、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控制,物源供给与沉积相带控制原生孔隙,成岩作用控制次生孔隙;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等4种成岩作用,经历早成岩A、B和中成岩A 3个成岩亚段;受溶蚀作用影响,埋深3000~3300m、3500~3700m深度段发育有优质储集砂体,是油气储集成藏的重要目标层段。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渤海湾B油田沙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进一步了解孔隙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分析、粒度分析等资料,总结出3种孔隙类型和4种孔隙结构;同时,根据成岩作用研究成果,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孔隙演化史。研究区储层孔隙以混合孔、次生孔、原生孔为主,喉道具有特细喉和微细喉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较差。运用未固结砂岩原始孔隙度与砂岩的分选系数的统计关系,恢复计算出研究区砂岩原始孔隙度平均为32.25%。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机械压实及胶结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区内溶蚀作用较为发育,溶蚀强度中等,所形成的溶蚀孔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物性,为认清该油田储层致密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热交换器的污垢问题是国民经济众多产业和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传热学界未彻底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分析热交换器污垢的主要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污垢成分配制了相应的清洗配方,设计了清洗流程及装置,得到了完整可行的热交换器在线清洗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确保会计地位的独立性。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必须从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角度进行改革。要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相关人员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对财务会计人员也应当区分为主要会计人员与一般会计人员,同时,结合各单位情况进行委派。  相似文献   

14.
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旋压成型后,部分奥氏体组织因冷变形转化为马氏体,与材料中残留的部分α组织共同导致封头呈磁性,采用热处理等方法可以消除磁性。对于非磁性条件要求严格的场合,可选用Ni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0Cr25Ni20,0Cr23Ni13或310,316等。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剖析货币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美国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阐述对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石化市场投资主体日渐多元化,中东等具有成本优势的石化企业加大向我国市场投放产品的力度,国内的化工产品销售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要应对激烈竞争,必须在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方面有所作为,从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组织架构、形成服务营销文化、培养适应服务营销战略要求的人才队伍、加强客户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与服务营销战略相适应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良的服务品质和高水平的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状况、探讨了腐蚀的原因和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两种不同加入硅的方式制备了W-Ni催化剂,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并采用微型反应器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当硅在氧化铝成胶过程中加入、且硅的加入量为基准+11.0时,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最大,H2-TPR的低温还原峰温度最低,峰面积最大,镍与载体的结合能最小,催化剂的脱硫和脱氮活性也最高。当硅在载体成型过程中加入时,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催化剂中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随之降低,H2-TPR的低温还原峰向高温方向偏移,钨和镍的金属分散度随之下降,钨与载体的结合能随之增大,而镍与载体的结合能却随之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也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地质统计学应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统计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介绍地质统计学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储层预测、解决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数据整合、储层建模及不确定性描述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地质统计学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原油电脱水器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利用静电场提高原油乳化液脱水效率所开展的研究及开发的相关技术。电脱水器技术研究集中在开发新的电场形式、优化电极结构与布局以及根据电场设计更合理的液体流动形式,此外还包括利用离心、微波和超声波等辅助手段。结合海上油田采出液乳化特点,提出了开发电脱水器新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