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新田岭白钨矿选矿废水中可溶性SiO2浓度和pH值较高的情况, 采用常规混凝沉降方法, 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反应时间、废水pH值及混凝剂用量等因素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优化了废水混凝处理工艺。混凝处理水回用于浮选试验表明, 处理水完全可以回用于白钨矿浮选。  相似文献   

2.
无机絮凝剂的混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混凝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凝物理模型,并得到试验证明.在宏观上,定义混凝过程为混合、凝聚和絮凝3个阶段.虽然实际混凝过程没有严格区分。但试验证明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合和凝聚几乎是在同一阶段完成。并且要求较弱的搅拌强度.前期对混凝机理的研究偏重于碰撞机理和速度梯度理论,但实际应用中的网格混凝不能吻合.无机混凝剂由于其水解过程的复杂性,在工业使用中对混凝的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证明上述混凝定义及其物理模型有其正确性和指导性.对混凝过程亚微观角度上的定义及其物理模型的提出。不但得到了试验证明,而且更有利于今后我们对混凝机理进行更详尽的研究.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3.
无机絮凝剂混凝机理中的力化学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混凝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无机絮凝剂的混凝物理模型。借助此模型并结合无机絮凝剂的双电层压缩机理等水解的复杂性以及投加时的稀释比例不同, 指出流体力化学效应存在于无机絮凝剂的混凝机理中。  相似文献   

4.
以粉煤灰和氧化铁皮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铁(PSAF)混凝剂,XRD分析显示,主要物相为氯化钠结晶相,其他均为无定形相;SEM-EDS测试显示,PSAF呈现高聚集度和枝化度空间网状结构,主要元素为Si、Al和Fe,还可见立体规则晶体物质。PSAF及市售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废水试验表明:随投加量增大,混凝效果不断增强且最终趋于稳定,此时存在多重混凝作用;随p H值增大,混凝效果先变好后呈下降趋势,表明过高的p H影响了混凝剂的水解效果;随混凝时间延长,有机物去除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浊度先增大后减小,表明混凝后期已形成的稳定大絮体受到了搅拌剪切作用的破坏;不同影响因素下混凝效果分别与其絮体粒度或动电位变化趋势相对应;最佳条件下PSAF混凝废水絮体D50为162.92μm,市售PAC混凝废水絮体D50为137.64μm。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矿井水混凝机理,并对陈四楼矿矿井水进行了混凝沉降试验,对比了不同种类混凝剂对矿井水的处理效果,从而确定出最优性能的混凝药剂及用量,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机药剂相比,有机絮凝剂PAM具有用量少、絮体颗粒大、沉降速率快、处理效果好等特点,混凝沉降效率是普通工艺的3~5倍。  相似文献   

6.
对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等混凝剂处理天然水样的混凝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FeCl3对低温水的净水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FeCl3 PAM高效混凝技术对天然水样具有较好的混凝效果,COD的去除率达90.1%,浊度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钙镁复合药剂处理煤泥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难于自然沉降煤泥水的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煤泥水的特点,试验研究了CS投药量及氯化钙和硫酸镁不同质量配比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CS-PAM混凝法处理煤泥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实际应用条件,并分析了CS和PAM混凝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胶体脱稳、混凝沉淀等处理方法解决某磷矿浮选厂废水处理及回用的问题.先将两种废水按照比例混合,然后加入无机碱性混凝刺A对废水中的胶体进行脱稳,最后再加入PAM进行混凝沉淀,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中试生产,并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选矿,胶体脱稳-PAM混凝沉淀法可使出水达到回用要求.回水选矿可以节约清水用量,降低选矿成本.回水选矿对磷精矿的品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混凝过程机理研究及其物理模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混凝过程的动力学和化学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几个重要前提的假设下,提出了混凝过程的全概念及其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广西某铅锌矿选矿废水最适宜的废水处理方法与条件,选用混凝沉降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对人工模拟铅锌选矿废水和实际废水进行了净化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模拟废水混凝沉降法和吸附法均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铅离子,但混凝沉降法对于人工废水中的浮选药剂去除效果有限,而吸附法对人工废水中的黄药和乙硫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对于实际废水混凝沉降处理后的废水中铅离子浓度大幅降低,而对废水中的浮选药剂处理效果较差,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废水中COD浓度明显降低,铅离子浓度进一步降低,而混凝沉降法和活性炭吸附法联合处理工艺适宜处理此选矿实际废水。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地勘单位利用钻掘技术优势在工程市场上取得的瞩目成绩,指出了当前在技术发展上存在的“三重三轻”的问题,分析了岩土钻掘工程市场的发展前景,从技术发展战略的高度规划了适应市场需要的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体系,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拿大矿业管理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的矿业管理制度,指出了其地矿行政管理的特点,据此时我国的矿业管理提出了必须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利责任、设计低门槛的优惠矿业投资政策、走矿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真空挖掘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真空挖掘技术及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并且探讨了我国发展真空挖掘技术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Mixed sulphide-oxide lead and zinc ores are most often found in the transition, and occasionally in the oxidised, zones of lead-zinc ore-bodies. They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because there are numerous unexploited or abandoned reserves of these ores in the world.However they present difficulties for conventional mineral processing due to complex mineralogy. 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ypes of ores are described and method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combining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at laboratory scale are presented, in which the dissolution of mixed ore in sulphuric acid without oxidising age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zinc recovery from mixed sulphide-oxide lead and zinc ores, which underlines the potential of this approach. We also propose a conceptual flow diagram for the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of these ores.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爆破振动破坏的途径和方式,从强度特性方面对爆破振动的危害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国内外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进行了探讨,最后归纳了爆破振动危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矿难救援机器人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矿难救援机器人的研发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在介绍国内外救援机器人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难救援机器人的移动机构、通信方式、环境信息获取与导航、生命特征检测以及人机交互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所开发的矿难救援机器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上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在武山铜矿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矿山近年来在生产中采取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及改进效果,并就当前仍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掘工作面的尘源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豁  张日升等 《煤》2000,9(6):1-2,19
讨论了采掘工作面粉尘的构成和各因素对工作面粉尘生成的影响 ,介绍了各种粉尘防治技术及其效果 ,并提出了形成工作面粉尘的主要根源———截割粉尘及其影响因素 ,为开创粉尘防治的新思路、从根本上降低工作面的粉尘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锌及锌铝合金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锌的世界消费结构.综述锌及锌铝合金的研究及应用状况,介绍锌及锌铝合金电极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涂层材料等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大平煤矿及其13091下副巷掘进工作面的生产、消突措施情况,叙述了该工作面瓦斯事故的经过,分析了事故的原因,制定了防范措施。通过分析得出了昔日的瓦斯事故、今日的零伤亡的启示,对类似的矿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