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简明扼要的对多联机系统回油特性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多联机系统在设计回油循环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从叫油时间、回油周期和回油频率上对系统回油过程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在回油过程中如何加强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验室模拟测试分析与售后现场实际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某变频多联机典型售后凝露漏水案例,分析得到回油会导致多联机系统中未开启的内机出现凝露漏水的结果,可通过增大变频多联机的回油周期、提高风速来解决此凝露问题。同时分析了售后安装的规范性及用户使用环境对凝露的影响,为变频多联机的凝露漏水问题提供相对全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保障空调器系统稳定运转方面进行了汽液分离器的多回油孔分析。本文设计了不同的测试工况,试验测试及对比分析了多回油孔和单回油孔的汽液分离器对压缩机系统回油回液的影响,提出多回油孔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R410A家用空调系统中油分离器的回油毛细管,选择不同规格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制冷量为7200w的R410A家用空调系统中,主毛细管流量与回油毛细管流量之比为5.5%时,能较好的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5.
某厂一300 MW机组,在开机过程中发现主油箱油位持续下降,但润滑油压、各轴系温度未见异常,检查发现主油箱回油滤网部分堵塞,导致脏油室回油不畅使油位高于主油箱溢流口,部分回油经该溢流口排至事故油坑,而现有油位计因接于回油滤网后,仅能反映净油室油位而不能反映脏油室油位.因此决定在现有油位计旁增设一玻璃管油位计,连接于回油...  相似文献   

6.
根据氢侧回油控制箱的结构特点,按照核电产品氢侧回油控制箱的性能要求,对核电汽轮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氢侧密封油流量进行了计算和设计,并进行了相关验证。  相似文献   

7.
压缩机是房间空气调节器系统的核心部件,因而系统设计时必须围绕着压缩机的可靠性运行范围进行。而对于压缩机的可靠性,系统回油回液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房间空气调节器回油回液是压缩机可靠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结合润滑油与冷媒特性,对系统回油回液的产生原因和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白石窑水电厂3号机组调试时出现操作油回油增大现象,拟定了检查窜油点的具体步骤,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机加工处理和手工处理的缸体处理方案,并总结了回油增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掌握了筒式钢球磨煤机回油温度偏高的原因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防止回油温度升高过快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何冠声 《广东电力》2001,14(5):62-64
茂名热电厂WGZ-410/9.8-3型燃油锅炉由回油调节改为进油调节,在运行中存在调节性能差、容易发生故障等问题,因此,必须对进油热力系统和热控自动调节系统进行改造。起初在锅炉上加装了进油调节旁路管,但出现了燃油雾化不理想、供油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决定热力系统的调试方式改为双回路供油双回路调节,进油自动调节系统的改进措施是采用KMM可编程调节器、AUMA电动执行机构和Fisher线性调节阀。介绍了进油自动调节系统输入回路、PI调节回路、系统监视和控制模式切换的工作过程。4年的运行情况表明,改造后的进油调节系统可靠性高,调节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1.
某核电厂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轴承甩油至保温棉,并在高温作用下引发火险。通过对润滑油系统和轴承箱内部结构进行阐述,对汽机轴承甩油从装配、润滑油回油、挡油板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挡油板优化改进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甩油问题,提高了机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对神华亿利能源公司4×20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过程中引风机液力耦合器回油温度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液力耦合器回油超温是因为引风机入口机械安装和风机调整方式不当,使风机负荷和轴功率增加所致.对此,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调整引风机承力端挡板旋向,并调整引风机入口挡板开度;(2)在现有耦合器油系统基础上,增加一辅助油泵;(3)改进引风机起动调试方式.实施后液力耦合器回油温度高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氢冷发电机运行时出现定子进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发电机汽端和励端气体压力不均衡,导致密封油回油系统汽端和励端氢气压力较低一侧出现回油液面升高,密封瓦回油腔体内的密封油不能快速回流而进入发电机定子内部,被转子端部风扇充分雾化后进入整个发电机通风系统污染整个发电机本体。从消除气压不均衡和提高系统对气压不均衡的抗干扰能力两方面解决定子进油问题,调整后的发电机未再出现此问题。该分析可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电力电容器使用回收再用绝缘油(回油)后造成损耗异常增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色-质谱联用分析及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等方法对运行前后的电容器的绝缘膜和油进行了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电容器损耗的主要因素是液体介质油,而不是固体介质膜,并发现使用回油的损耗异常电容器内已不含作为抗氧剂的酚类。进一步通过油样的热老化实验和模型电容器的电老化实验证明了回油中抗氧剂的缺失是造成电容器损耗异常增大以及热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研究出一种新思路,用于设计制冷系统油分离器回油毛细管的规格。  相似文献   

16.
湘桦 《家电科技》2002,(10):40-42
本文对在空调和热泵系统中使用HFCs和少量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性能及系统回油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些混合物被认为是R22的“可用替代物”或“直接替代物”,它们可以与原有的R22系统的矿物油润滑剂相匹配。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使用该混合物的空调系统的制冷量、效率以及在高温(空调工况)和低温(制热时)条件下进行的回油特性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两级节流循环的理论制冷系数要高,是小型低温热泵机型理想选择。对两级压缩循环二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系统,通过对其进行实际回油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小型两级压缩二级节流系统及压缩机的回油性能良好,冷媒迁移不会对压缩机启动产生不良影响,系统回液正常,运行中闪蒸器无积存润滑油,该系统可适应超低温制热的要求。对于小型两级压缩热泵系统,即使在零下30℃的环境中运行,压缩机回油良好,运转可靠,对实现热泵空调器的超低温制热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阿法拉伐公司板式换热器作为回油系统冷却的换热器,由于传热性能良好,解决了油库回油超温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并联机组中压回油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试验,给出可行性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QFSN-600型氢冷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在运行中容易出现发电机进油或发电机漏氢等问题,从发电机密封油供油系统、密封瓦结构、回油系统等可能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