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商品与质量》2007,(23):5-5
果冻产品是指以水、食糖和增稠剂等为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其产品外观晶莹剔透、口感爽滑、汁感丰富,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喜爱的食品。2006年5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果冻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GBl9883—2005《果冻》,在标准中,新增加了规格要求和外包装标示警示语的规定等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商品与质量》2008,(24):8-8
果冻产品是指以水、食糖和增稠剂等为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其产品外观晶莹剔透、口感爽滑、汁感丰富,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喜爱的食品。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883—2005《果冻》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标准中,新增加了规格要求和外包装标示警示语的规定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果冻产品是指用食用海藻胶或其它食用植物胶、食糖、食品添加剂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其产品外观晶莹剔透、口感爽滑、汁感丰富,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喜爱的食品。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果冻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上海、江苏、四川、福建、广东、山东、海南、重庆、陕西等9个省、市29家企业生产的32种产品,合格2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8.1%。  相似文献   

4.
采用草莓原果果浆制作果冻。目的是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量,降低果冻弹性,避免因吸食果冻而造成的风险。同时由于果浆的应用,赋予产品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5.
近期,成都市工商局公布了对果冻类食品进行了质量抽检的结果。共有19个批次不合格。据悉,不合格果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标示违规现象严重,未用中文标注产品真实的名称、厂名;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净含量,配料表中未标明食品添加剂;部分凝胶果冻未按照要求标明安全食用方法。其中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雅客菠萝果冻(果肉果冻)也在不合格名单内。 专家指出,产品标识是产品质量的象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首先要阅读产品的标识,对产品质量有初步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标识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生产者、销售者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果冻是少年儿童喜爱的食品。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对本市17家商场、超市销售的30种果冻产品进行抽查的结果,抽样合格率为86.7%。 本次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糖精钠含量超标。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果冻中不得添加糖精钠。二是标签标注不规范。本次抽查的产品中,有两种产品标签不合格。《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产品配料表中必须标明着色剂、防腐剂的具体名称,同时还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公布了14个地区47家经销单位经销的184组果冻的监督抽查结果。其中,50组产品不合格,样品不合格率为27.2%。同时,工商总局还公布部分不合格产品名单。集“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于一身的广东集味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集味村果冻也出现在不合格产品之列。作为一家业内知名企业,是何原因导致其产品不合格?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各大超市中晶莹剔透的果冻产品不仅使得小朋友们难以抗拒,即使成年人有时候也会喜欢上它的美味。果冻这种用海藻胶为原料制成的胶类休闲食品,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甜美的口味和特殊的口感很快便受到大家的青睐。目前全国生产果冻的企业已经有数百家,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消费对象就是儿童。 2005年,小杯“一口吞”果冻由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质监局日前公布了近期对儿童食用果冻、电动玩具、婴幼儿内衣的监督抽查结果,在65种被抽查产品中,合格品26种,抽查合格率仅为40%。本次共抽查了20个批次的儿童果冻食品,其中合格的有12个批次, 抽查合格率为60%。在不合格产品中,有4个批次产品可溶性同性物、糖精钠不合格,部分生产企业以甜味剂糖精钠替代原料中的白糖。有3个批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质监局组织了对部分儿童食品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糕点、乳制品、冷饮、膨化食品、果冻、饼干、糖果、果脯蜜饯等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0类产品,合格率为80.9%。抽查表明,糖果、乳制品、膨化食品、果冻、饼干等5类儿童食品的质量状况较好,合格率均在80%以上,糕点、冷冻饮  相似文献   

11.
《商品与质量》2009,(7):11-11
果冻是广大儿童喜爱的方便休闲食品,为了加强果冻类食品的质量管理,四川省工商局三季度组织对部分地区销售的果冻食品质量进行了监测。本次共监测40个批次。其中合格14批次,合格率为35%;不合格26个批次,不合格率为6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保食品消费安全,河北省工商局委托检测机构对秦皇岛、承德、沧州3个市流通领域儿童食品(包括果冻、鱿鱼丝)、饮品(包括酸奶、碳酸饮料、果肉饮料)的质量进行了一次专项监测。  相似文献   

13.
《商品与质量》2008,(33):11-11
六一儿童节将近,为保护儿童安全健康,确保儿童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温州市工商局于2008年二季度在鹿城、瓯海、乐清、瑞安、开发区等地,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流通领域经销的蜜饯、膨化食品、糖果、果冻、保健品、乳酸菌饮料等六大类儿童食品进行了商品质量专项监测。  相似文献   

14.
国家质检总局曝光6种果冻。对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39家企业生产的39种果冻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有9种不合格,合格率为76.9%。其中,喜之郎、雅客等大中型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100%;小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71%。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发布的一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毛绒玩具产品抽查合格,但部分果冻、童车、纸尿裤和消毒液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果冻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此次共抽查北京市两个企业生产的3种果冻产品,检验项目包括标签、可溶性固形物、总砷、铅、铜、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结果全部不合格。主要质量问题是标签不符合标准。《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产品名称必须标明产品的真实属性,对于产品中添加的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明具体物质名称。不合格产品是: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汇源”牌奶酪布丁(苹果)(35克/个,生产日期为2005年3月26日);北京康贝尔食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2日,广西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1年广西果冻、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膨化食品等儿童食品及糕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抽查显示,标称南宁富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汁源果粒橙(规格型号:450ml/瓶;生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公布的一项监督抽查结果,上海华元食品有限公司2005-03-03生产的“华元”牌80g/件“波波魔法棒”(美国鸡蓉玉米味),因菌落总数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此次儿童食品类抽查中,21种果冻产品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新型含活性乳酸菌果冻。探讨了影响乳酸菌果冻品质的几个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产品的配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保食品消费安全,河北省工商局委托检测机构对秦皇岛、承德、沧州3个市流通领域儿童食品(包括果冻、鱿鱼丝)、饮品(包括酸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抽查表明,目前西安市场上约有3成果冻质量不合格,6种含乳饮料营养不达标,提醒消费者选购时一定要小心。近3成果冻不合格在西安市的部分商场、超市及批发市场等,西安市质监局共抽查了14个企业生产的21个批次的果冻,合格15个批次,合格率为71.4%。其中5个批次样品标签不合格,2个批次蛋白质项目不合格,2个批次可溶性固形物项目不合格。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是反映果冻营养价值的指标,某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以甜味剂代替食糖,或者不顾质量片面追求原料低价格,导致产品营养价值项目不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