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北地区是木材加工基地和蚕桑基地,有着比较丰富的杨木边角材和桑枝资源,新大纸业进行了杨木边角材和桑枝混合制浆的实验,实验表明采用杨木边角材60%~70%、桑枝30%~40%进行混合蒸煮、漂白,其质量比麦草浆、杨木浆好.  相似文献   

2.
巩洪让 《中国造纸》2007,26(1):59-59
近年来,许多造纸厂利用杨木加工剩余物进行制浆,其优点是设备投资小、制浆成本低(略高于草浆),且将杨木浆按一定比例配入草浆,可节约大量商品浆,降低纸张成本,提高成纸产量和质量。新大纸业地处苏北地区,该地区是杨木速生林基地和全国木材加工基地,有几千家木材加工企业,杨木加工剩余物极为丰富,而且价格低廉,运输成本低。本文介绍了新大纸业有限公司生产中利用杨木加工剩余物制浆的生产经验。1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新大纸业有限公司利用杨木加工剩余物制浆已有多年历史,已经摸索出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现将其利用杨木加工剩余物制浆的生产经…  相似文献   

3.
速生材杨木制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忠道  许元春 《西南造纸》2005,34(2):35-35,52
我国造纸工业由于木材原料的匮缺,为此国家作出决策。实行林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这使得我们造纸科技人员的目光转向了速生树种中的杨木.大力筹建纸浆速生材基地。在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结构与布局中,筛选出速生材杨木(北方地区)及桉木(南方地区)。我国杨树人工速生丰产林现有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杨木人工林的总面积约有245万多hm^2;另有“四旁”种植的杨树至少有22万余株,这对于我们开发利用杨树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小试和纸厂中试的基础上,对杉木片边角材硫酸盐法蒸煮制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杉木片边角材纤维可回用作为针叶木浆生产原料,生产出的杉木化学浆完全可以满足文化用纸等中高档产品的工艺要求,吨浆产品成本与其他针叶浆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速生材杨木、杉木和毛竹为原料制备竹木复合结构材,讨论了不同竹木比例对结构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材所占比例的增加,结构材的力学性能显著增加,满足GB/T 20241-2006。竹木复合材料不仅发挥了竹材高强度的特点,而且发挥了厚单板高利用率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了竹木复合材料在结构材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介绍苏北意杨69和72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同时介绍杨木加工剩余物的贮存办法。  相似文献   

7.
扬木小径材在国内多用于制造人造板,在造纸上应用较少。开发利用小径材原料对于增加原材料来源,提高木材利用率有重要意义。使用杨木小径材制得的化机浆具有良好的可漂性能,本实验对杨木小径材化机浆的漂白工艺进行研究,发现氧化+还原性的H2O2+Na2S2O4两段组合漂白效果显著。其中一段浆浓10%,H2O2用量1.5%,二段浆浓6%,Na2S2O4用量1.5%时,浆料白度便能够达到80%ISO以上。  相似文献   

8.
混合枝桠材生产打字纸赵竟刘浩田(甘肃省镇原县造纸厂744500)关键词混合枝桠材阔叶木制浆打字纸为解决麦草原料严重不足问题,我们采用混合阔叶木枝桠材(桦木、松木、杨木等),经剥皮削片生产打字纸。现将生产工艺情况简介如下:1原料备料阔叶木枝桠材经人工剥...  相似文献   

9.
选取苏北地区不同品质的杨木加工剩余物为原料,采用一种我国自主研发出来的新型预浸磨浆系统以及常规的高浓盘磨对比研究不同品质杨木加工剩余物对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杨木加工剩余物的质量对制取化机浆的制浆得率、磨浆能耗、纸浆白度及纸浆的强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相同H2O2用量为7.0%,NaOH用量6.0%条件下,以品质较好的杨木加工剩余物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新型预浸磨浆系统制得化机浆的得率可达85.6%左右,纸浆白度值81%ISO以上,在游离度为300mlCSF条件下,抗张强度可达到33N.m/g以上;以品质较差的杨木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制浆得率为84.2%,纸浆白度为73%左右,抗张强度为29N.m/g。另外,采用双螺杆新型预浸磨浆系统比采用高浓盘磨制浆磨浆电耗上可节省30%左右,制浆得率、纸浆白度及纸浆的强度性能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焦统明  崔芳兰 《江苏造纸》2002,(3):14-15,22
本文介绍了通过利用杨木加工剩余物生产化学浆的开发应用,生产出合格的杨木化学浆,结果表明,与单一的麦草碱法浆相比,草木混合浆滤水性能好,易洗涤,黑液提取率大大提高,成纸断头少,产质量均有所提高,且因杨木加工剩余物价格低廉,制浆成本低, 略高于麦草浆,能充分利用苏北丰富的杨木资源,为逐步实现林纸一体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