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水份迁移的影响,采用自行研制的装置进行单向冻融试验,测定并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中水分迁移变化,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采集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微观图像。通过对比研究了冻结温度、冻前含水率、孔隙直径、颗粒直径及微观结构特征变化对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中含水率变化规律为逐层降低-回升变为逐层降低-平稳,最后变为逐层降低;(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孔隙直径组成发生改变,大直径孔隙减少,小直径孔隙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何选择Boomer 353E型凿岩台车黄岛LPG(液化石油气)地下储库位于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LPG地下储库,总占地面积107.5亩,距青岛港液体化工专用码  相似文献   

3.
我国寒区分布广泛,在寒区工程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岩体工程冻融损伤破坏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岩体工程的安全稳定,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裂隙岩体冻融损伤力学特性及多场耦合过程"为主题,将裂隙岩体视为岩块系统和裂隙系统,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涉及冻岩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测试低温环境下饱和及干燥的花岗岩、白砂岩和砂质泥岩随降温产生的应变特征,研究岩石冻胀融缩效应。结果表明:在一次冻融循环内,干燥岩样发生线弹性变形,而饱水岩石的变形经历冷缩阶段、冻胀阶段、升温迟滞阶段、融缩阶段和热胀阶段等阶段。一次冻融循环内,干燥岩样未产生残余应变,而饱水岩样产生明显的残余应变。(2)基于物理化学相关理论,考虑岩体裂隙水相变的特殊性,分析水冰相变平衡物态方程,得出冰点与压力的关系,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功能原理推导出冻结率的表达式。提出"等效热膨胀系数法"模拟裂隙水的冻胀融缩效应,同时模拟冻胀荷载作用下夹冰(水)裂隙尖端的应力场分布,并与解析解进行对比。(3)参照岩石冻胀变形试验和相变分析的相关结论,将岩石在低温环境下的变形分解为热应变、冻胀应变和围压产生的弹塑性应变3部分,建立岩石准蠕变冻胀本构模型。引入冻胀激活单元,用以控制冻胀单元是否发生作用。以FLAC3D现有的本构模型为蓝本,运用VC++编写本构模型动态链接库文件,并借助Fish函数对冻结过程中的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同时控制冻胀激活单元的工作状态。(4)运用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理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及静力平衡原理,并考虑岩体水冰相变的参与,得出冻结条件下裂隙岩体的热水力(THM)耦合控制方程。通过一个含裂隙隧道低温THM耦合算例,研究低温THM耦合条件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孔隙压力等的分布规律。(5)基于脆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冻胀条件下压剪复合裂纹起裂扩展判据,得出冻胀力和围压共同作用下的裂隙起裂条件、扩展方向和扩展长度公式,并分析冻胀裂隙岩桥的贯通模式。基于拓扑学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可实现二维冻胀裂隙网络扩展演化的算法,可实现扩展路径定义、扩展域单元的识别及更新、裂隙贯通判断等功能。(6)结合上述研究成果,以Chalmers理工大学试验低温储库为工程背景进行模拟,按照现场试验条件施加温度和力学边界条件,对冻结过程中的温度场、位移场等进行模拟,并与实测的变形和温度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此外,以高寒地带的乌鞘岭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洞口端冻融环境下围岩温度场、应力场、位移场的分布规律,以及冻结状态分区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低温条件下花岗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辽宁锦州拟建地下储库工程现场钻取典型花岗岩岩芯,进行不同冻结温度(-10 ℃~-50 ℃)和不同含水状态(干燥和饱和)的单轴及三轴压缩试验,分析岩石的变形破坏规律、干燥和饱和状态抗压强度以及三轴剪切强度参数c,j 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 无论干燥还是饱和试样,微风化花岗岩单轴及三轴抗压强度随着低温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但呈现非线性增加的趋势,得到花岗岩抗压强度随低温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拟合式,并认为微风化花岗岩存在一个抗压强度趋于稳定的温度界限值,此值约为-40 ℃;(2) 微风化花岗岩在干燥和饱和条件下,黏聚力c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干燥条件下尤为明显。干燥条件下,微风化花岗岩内摩擦角随低温温度降低变化较小,摩擦角基本保持在57°左右,饱和条件下,微风化花岗岩内摩擦角随温度降低而增加, 由-10 ℃~-50 ℃增长幅度约为3.43%。该研究成果可为液化天然气(LNG)的低温地下存储提供一定的力学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封式液化石油气储藏洞库修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汕头地下水封式LPG储库的修建,研究储气库的水压密封原理及LPG洞储的气密条件,并通过渗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得出储气库周围的压力水头及水力梯度的分布规律,验证气密性条件和设置人工水幕的必要性。由于洞库是裸洞储气,且埋深大、跨度大,因此进行了洞室稳定性的三维数值分析,同时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及运营过程洞室的稳定性。介绍注浆和水幕钻孔技术,这是地下水封式LPG储库修建的两项关键技术,良好的注浆效果可以减少开挖期间的渗漏水、有利于保持必要的水位线、有利于封闭裂隙而减少气体逃逸,水幕钻孔是运营期间水幕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保证。汕头地下水封式LPG储库的修建技术对今后我国地下水封式储气库的设计、施工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友强 《施工技术》2001,30(5):21-22
以湿喷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汕头液化石油气(简称LPG)地下储库工程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设计、生产工艺、施工组织(采用大容量湿喷机)、施工方法、质量控制以及效益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封式LPG地下储库渗流场三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水封式LPG地下储存的气密条件。对汕头LPG地下储库的丙烷储库做了渗流场三维分析 ,分析水幕作用及其对储洞周围渗流场的影响 ,论证了水封式LPG储库的有效性。对我国水封式地下LPG储库的设计、施工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设计主要参照国外和国内LPG站的标准,还没有形成LNG气化站的设计规范。根据多个LNG气化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的经验,针对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LNG气化站的低温管道、出站管道、BOG储罐、储罐增压器、围堰、消防水系统及办公用房的设计进行改进,使工艺更趋合理,有利于安全运行和减少造价。  相似文献   

9.
<正>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工作专项《液化烃泄漏燃爆抑制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项目针对LNG、LPG的泄漏、气化扩散以及燃爆等事故,开展液化烃泄漏燃爆抑制机理、液化烃储罐次生灾害事故及监测预警与处置技术研究。研制出了适用于LNG、LPG储气  相似文献   

10.
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隙岩体具有不同于土体的结构和强度特征,现有冻土理论不能解决低温岩体裂隙冻胀开裂、扩展演化问题,冻融过程中水分迁移机制、冻胀力的量值与萌生消散机制以及裂隙冻融扩展演化机制等是研究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的关键问题。对裂隙岩体中的水分迁移机制研究应立足于微观尺度,从分凝冰理论入手,关注于未冻水膜的迁移机制。低温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程度受到裂隙中冻胀力大小控制,而冻胀力大小和裂隙冻融扩展机制与裂隙的空间位置形态、未冻水含量、冻结温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几十年来,对岩体冻融裂隙扩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模型探究、室内裂隙岩体冻融试验和现场监测分析3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关于冻岩的研究还远未成熟,要深入揭示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演化机制,还应借助于室内试验从裂隙岩体冻融水分迁移机制入手,以探究冻胀力量值的求解方法为初步目标,进而结合岩体裂隙扩展准则研究冻胀力对岩体裂隙网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AND SO ON,AND     
…aporia is not something negative, not something which in fact paralyses us. but on the contrary it is an ordeal, a test, a crucial moment through which we have to go, even if we are stuck, we have to experience this moment of aporia in order to make a decision, in order to take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have a future, and so on and so forth.1  相似文献   

12.
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   总被引:40,自引:17,他引:23  
 岩爆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迄今为止,虽然诸多科研成果已经问世,但岩爆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一般性的论述,首先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涉及到国内外一些工程实例、研究方法等。然后,叙述国际范围内常用的一些岩爆判据和岩爆分级方法;论述岩爆的预测和预报;对岩爆防治,包括应力解除钻孔、注水湿化和锚固等方法进行综述。最后,对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发生的岩爆实例进行重点介绍,并在综合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岩爆判据、分级及防治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与低,快与慢,新与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鹤年 《城市规划》2001,25(10):51-55
城市美是城市规划的任务。本文讨论高低层建筑的部局 ,速度与视觉的关系以及集体记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国内外滑坡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行滑坡形成机理、分析防治等研究提供了综合性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管治及城市与区域管治——一种新制度性规划理念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47  
管治 (Governance)作为一种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权利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理念 ,已经愈来愈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课题 ,并迅速渗透到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行动中来。文章探究了管治概念的由来与本质 ,分析了管治理念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体现 ,也客观评价了其局限性 ,为我国相应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先期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租地权至少自中世纪以来就在欧洲广泛存在,租地权周期普遍适用于公民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的那些国家,它对城市形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租地权周期为核心的租地权分析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城市形态学研究方法,同时也衍生出相应的微干预规划设计方法。我国物权法2007年颁布实施后,城市土地权属基本上与租地权类似,租地权周期的客观规律必将对中国未来城市形态发展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因而借鉴租地权周期的概念与规律既可以为中国未来城市规划与设计服务,也有利于相关研究者使用共同话语与国际研究接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招投标活动中,业主单位常采取一系列手段保护自身利益,违规操作,明招暗定,搞虚假招标。投标单位为了竞争取胜,也采取了一些违规行为,扰乱建筑市场秩序。有些地方监督部门不严格监督招投标各方的行为。文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求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招投标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曹伟 《工业建筑》2001,31(12):51-54
在生态设计的时代 ,建筑师如何考虑能耗问题至关重要。在此 ,讨论了建筑能耗 ,建筑设计中的能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及如何提高建筑能效。生物气候建筑是追求舒适、健康、高效率、低能耗的绿色建筑 ,是通向可持续的未来建筑。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蔡立力 《城市规划》2004,28(10):74-80
揭示并分析当前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问题有现实与理想的相悖、统一与多头的尴尬、规划与实施的背离、保护与利用的两难和所有与占有的神离。导致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风景名胜区的准确认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管理、规划不完善等。基于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改革和调整来探讨改善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的对策,提出了提高规划定位、明确管理定性、实行分类指导的方法和多项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楼梯事故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在全国发生的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83%发生在楼梯间,事故多是由楼梯问内学生拥挤导致栏杆倒塌引起的,故楼梯栏杆设计时不能仅在建筑设计中做构造处理,更应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刚度验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