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一种针对特大、特重板状类工件三维质心位置测量新方法。假想四个过质心的切面去切工件,四个切面与工件表面相交得到四条交线、两个交点;通过在工件上建立合适测量坐标系和基准面,测量两个交点坐标位置即得到质心坐标位置。对该方法测量误差源进行分析,验证误差满足测量要求。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产品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施性好。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利用加工中心和自行开发的测量软件实现的坐标测量系统。在加工中心主轴上安装触发式测头,利用加工中心的高精度行走机构,运行在机测量软件生成的测量主程序和典型几何特征的测量宏程序,对在机加工的工件进行坐标测量;测头接触工件时产生触发电信号,数控系统记录此时的机床三个坐标值作为测点数据,测量完成后将所有的测点数据传送回测量软件;利用编制好的算法对工件实现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计算与评价,使加工中心实现坐标测量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工件时,测量刀具直径、长度以及确定工件零点坐标等需占用大量辅助工时,缩短这部分辅助工时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厂在引进辛辛那提公司四轴加工中心的同时,选购了雷尼绍(Renishaw)公司的TS27R型刀具测头和MP12型主轴测头。刀具测头可快速测量刀具的长度和直径,并将测量值自动输入机床控制系统的刀具表中。主轴测头可准确测量工件表面位置坐标、外角和内角点位置坐标、圆柱中心线、两平行平面的中心面位置坐标,并建立工件零点与程序零点的对应关系。这两种测头操作简便,测量准确。但因两种测…  相似文献   

4.
单摄像机测头成像视觉坐标测量系统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视觉坐标测量系统--单摄像机测头成像视觉价值测量系统。提出了利用已知目标测头与被测表面接触实现视觉坐标测量的新思想,建立了确定目标测头三维(六自由度)运动的线性系统模型,实现了对被测表面的坐标测量,同时分析了系统分辨力。通信仿真验证了系统建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多影像坐标测量系统因其非接触、速度快的优势获得广泛应用,当一个测量项需要多个影像系统协作完成时,需事先进行复合标定。文中针对多影像坐标测量系统,以标准球实现各子影像系统的复合标定与检验。各子影像系统分别获取测量空间中同一位置的标准球球心坐标,改变标准球的位置,建立超定方程组,求解各子影像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矩阵,即完成复合标定。对平行双影像坐标测量系统和正交双影像坐标测量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复合标定位置为测量空间长方体6个侧面及3个中截面的顶点、中心点,共27个点位,精度验证在测量空间中随机取5个点位,标定与验证用两个直径不同的标准球。试验结果表明,多影像坐标测量系统可用标准球进行复合标定。  相似文献   

6.
由于CNC技术和磨料的持续发展,西德Junk公司开发了一种具有连续点接触磨削特征的新磨削法。这种方法可在砂轮与工件之间的点状接触区域里在较小的放热时即可获得较高的切削率,同时由于控制了工件上的切削力,因此不仅可获得最佳的宏观几何形状和控制其它的变形还可在很大程度上制止金属金相组织的变化。加工时须根据加工工件选用立方氮化硼(CBN)或金刚石砂轮,由在线测量系统自动地掌握所需加工的工件尺寸和切削位置。当加工  相似文献   

7.
由于操作简便,非接触三点内径测量法常用于工业现场测量。为提高工件内径测量精度,对在安装中无法避免的位移传感器角度安装误差进行分析建模,提出了一个新的考虑角度安装误差的非接触内径测量模型及一种基于多观测位置联立方程的误差校准方法。通过仿真分析了模型中观测位置数、工件内径尺寸与其他参数的设置对校准结果的影响,确认了在观测位置数大于4时即可实现对误差的校准。最终,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构建内径测量系统并开展实验,验证了角度安装误差校准方法的有效性,圆工件的内径测量的绝对精度与重复性精度分别在0.6μm与0.4μm以下。  相似文献   

8.
六关节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在笛卡儿空间具有六个自由度,在完成没有姿态要求或姿态要求不高的任务时只要求机械手末端工具到达抓取位置即可,工具的姿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机械手的工作空间内有障碍物时,机械手需要避开障碍物,同时保持良好的抓取姿态。为满足前述要求,采用了先利用几何方法确定腕关节的位置,再进行机械手运动学逆解求解的方法,求解机械手各关节实际运行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一种新型的测量系统能供使用者非接触测量表面轮廓、表面粗糙度、平面度、波度和厚度等。这种UBC12系统是由美国UBM公司开发的,以激光为基础,对各种材料进行测量,如接触透镜、纸张、厚膜、计算机元件和轴承表面等。这种系统由一个非接触激光传感器和一  相似文献   

10.
师平  沈宝国 《广西机械》2012,(11):127-128,131
工件角度测量方法是一项利用机器视觉技术的角度测量技术,可实现快速、非接触式测量。同时克服了人为因素。以角度块规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亮度特征和。诲u法实现零件彩色图像灰度化和灰度图像二值化。其次利用面积法去噪和边缘提取减少噪声对后续处理的影响和提高处理速度。再次利用边界点法提取零件边缘的临界点并剔除多余的临界点即可确定三个顶点的位置坐标。最后利用倾斜角关系确定三个角度值及位置关系。试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了工件多角度一体化测量,实现了快速、非接触测量,满足当前工件角度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 在非接触气动检验装置中,总是以测量喷嘴作初级变换器,以被测工件的表面作喷嘴2档板。喷嘴工作端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测量间隙通常为0.06—0.10mm。这种变换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是在测量喷嘴与被检验工件表而突然接触时,特别是当工件的实际尺寸超过公称尺寸的值比测量间隙值还大时,变换器会遭到损坏。这时测量装置的调整状况受到破坏,因而测量精度也将受到影响。为消除上述缺点,设计制造了一种变换器,这种变换器在喷嘴与工件表面突然接触时所产生的力作用下,使测量喷嘴有可能移动,并在空气压力下返回初始(工作)位置。  相似文献   

12.
光学非球面坐标测量中位姿误差的分离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发了一种专用非球面坐标测量机的基础上,分析了测量系统与工件在空间6个自由度上的相对位姿误差的关系,建立了位姿误差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参数估计的方法,建立了测量数据与名义面形之间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优化模型,得到了上述位姿误差的最小二乘估计,并据此对工件面形误差测量结果进行校正,消除了位姿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与精度,最终使测量系统精度达到0.5 μm,重复精度优于0.3 μm。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是以生产汽车制动器、制动鼓为主的专业厂家,其中某些制动鼓车轮螺栓、轴承等常以压装后状态供货,其压装模结构设计一般都靠旋转或移动工件位置实现对车轮螺栓和轴承的压装,存在劳动强度大且制动鼓表面漆膜容易磨损失去光泽的缺陷。改进后的压装模如图所示,由于原压装模设计(仅由图中垫板3和限位销4等组成)成压装车轮螺栓、轴承时,常常依靠旋转制动鼓位置实现对每个车轮螺栓的压装,然后靠移动下模位置实现对轴承的压装,由于制动鼓表面直接与垫板之间接触摩擦,漆膜受到一定的损坏不可避免,为此主机厂对此提出质量问题,只好让工人搬起制…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康立新 《装备制造》2009,(8X):209-209
四坐标测量仪,是指在传统三坐标测量仪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转动自由度的方式,达到一次装卡完成全部测量的要求。在测量过程中,采集测量仪固定坐标系的xyz三个直线位移坐标和转动的角坐标a。再通过算法转换,将这个由四坐标测定的叶片数据还原为叶片工件固定坐标系的三维数据,从而完成对叶片的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挂装车挂装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装车的挂装机构具有多个自由度的运动功能,在实现每一个自由度动作时,操作者都希望不派生其它自由度的变化。本文从空间质点运动学出发,分析了空间旋转运动所派生直线位移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对挂装车挂装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小因机构运动产生的相互影响,提高挂装机构的操控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吕俊智 《机械制造》1991,29(1):29-29
在坐标镗床上镗空间角度孔,一般书刊介绍用万能转台常数法。但这种方法计算较复杂,且万能转台在使用中会不断磨损,引起常数值变化,给计算带来误差。若采用图1所示工艺球,则计算简单、直观,而且比常数法精度高。现以图2工件为例作一介绍.一、操作过程(1)万能转台在水平状态下,将工件装压在转台面上。用装在机床主轴上的杠杆表进行校正,使工件的 P 面与机床横坐标平行,并确定φ30H7孔的坐标.将工艺球装压在转台面的适当位置上,测出工艺球心  相似文献   

17.
由数台全站仪和一台计算机组成的全站仪测量系统进行前方交会测量,可以完成在工业测量中的单点坐标的测量、特别是大尺寸工件的测量。现根据全站仪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对较大范围内检测点的空间三坐标计算方法和误差作一分析探讨。以实现如汽车车身、轮船船体、空中客车等加工制造中大工件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8.
传动元件的有控点共轭啮合运动几何测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就传动元件几何形状精度的评定观点及相应的测量方法和原理而言 ,其测量法大体可分为三类。1 .几何坐标测量法这种测量法的基点在于被测件是一个几何实体。建立一个基准测量坐标系 ,将被测工件 (它有自身的坐标系 )放置在该测量坐标系中去进行度量。按照工件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的关系 ,测量出该工件上被检测轮廓形状 (点、线、面 )和理论虚拟几何体上相应处轮廓形状 (点、线、面 )的差异 ,它可归结为测量对应点坐标位置的差异 ,即测量头与被测传动元件之间为点接触 ,所测量的误差数值 ,为被测工件表面实际轮廓上对应该检测点的轮廓…  相似文献   

19.
美国控制量仪公司(CONTROL GAGINGINC.)发展的外圆磨削在线测量系统(IN-PROCESS GAGING SYSTEM),由800型磨削监控仪、60型测量仪及DU 45型液压驱动器组成。图1上部为监控仪、下部为测量仪及驱动器,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参阅图2。测量仪的前部有一对外伸的测量指,在磨削过程中始终同工件表面保持接触。测量仪的内部有一个可调节的线性传感器(LVDT),它可把上下测量指相对位置的微小变化精确地转换成模拟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双目视觉原理,设计实现了一种对特定工件空间定位方法。首先对双目视觉系统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结果进行图像矫正,使用基于区域的立体匹配算法求取视差图,结合特征点对应视差值和标定结果对图像进行三维重构,获得工件表面的高度位置信息;根据工件特征,通过拟合获得的工件一组同轴圆的圆心三维坐标,确定工件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位置和姿态,实现工件的空间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