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道外区靖宇街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街区,街区内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极具代表性。对街区内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做了分析性评述,指出靖宇街内历史性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并存的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城区前街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力求展示出具有景德镇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作为一个城市过去和时代发展的见证,对它的保存不仅是作为城市历史博物馆活的展品,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其重新纳入到新时代的城市生活中。本文以大连市最早的住区—烟台街历史街区为例,首先简要回顾了其发展历程;继而记述了对烟台街历史街区及其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更新规划与改造方案,探讨了通过功能转换,将衰落的居住区转变为具有商业、文化和休闲功能的城市新区的可能性;最后对该更新项目的问题与展望进行了总结。这一项目将成为实现大连城市中心近代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在快速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保护与更新的矛盾尤其突出。从成都祠堂街历史街区场所分析评估入手,提出以"新陈代谢"式的保护与更新方式重塑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在祠堂街历史街区设计中梳理出符合现代成都休闲文化体验的空间布局,保护区域内历史文化价值高的重点建筑,新建和修复设计创意工作坊、艺术展厅、老电影院等公共建筑,逐步实现历史街区的活力复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大连市普兰店城子坦镇春满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及现状,提出在这种经济尚不发达地区的历史街区的景观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通过对该区道路交通、景观空间结构及景观策略进行的探讨,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文化符号,其保护与更新的策略研究关系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文章以大连市凤鸣街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目前历史街区的现状,综合运用建筑类型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对街区内既有建筑设施进行形式及功能上的解构与重组,使其在保留厚重的历史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契合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而提升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助于地方性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街区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些历史建筑及其所处的街区已经被视为城市的特殊符号之一。该文通过分析宜昌市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改造案例,首先梳理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的保存价值及现状问题,进而提出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念,接着探讨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措施:保护与修复、维修、更新与利用,并获得一些启示,以期为今后设计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对贾家村景贤大道历史街区进行研究,总结出贾家村历史街区存在建筑质量较差、环境破败、开放空间不足、文化特色消失等诸多问题,通过建筑重要性、历史街区节能设计原则、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等几个方面,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问题,利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提出贾家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措施,从而为贾家村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建议,将贾家村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特色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蒋楠  杨红波 《建筑与文化》2011,(11):120-121
基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念的解读,以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探讨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并从街区、建筑、环境等方面提出有机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面临着个性趋同的危机。历史街区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蕴含着独特的城市文化,成为发展城市个性的重要方面。然而,在街区开发中,城市特色与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街区逐渐走向"千街一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该文以乌鲁木齐二道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在理清其发展脉络后,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入手,分析街区建筑、街巷和文化等特征,探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思路及策略,力求保护与恢复街区的功能与风貌,探索适合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建筑元素方面对昆明市文明街历史街区进行了研究,主要对街区结构与肌理、院落形制、建筑平面布局、街檐空间、建筑细部等传统元素进行了阐述,指出文明历史街区的更新应注重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在回顾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形成原因;同时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指出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建筑保护更新的几个问题;最后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我国历史街区的规模范围核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的研究方法及主旨。开篇回顾分析了五大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指出五大道地区对城市贡献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的街区、建筑和环境鲜明人性化的尺度。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五大道,通过对建筑类型、街廓肌理、街道与街巷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和延续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并以此指导保护规划的编制,指引未来新要素以何种形式更好地融入五大道的历史环境并保持街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城镇化“下半场”, 城市发展的范式产生转变,历史街区价值逐渐 显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城市更新进程 中的重要类型。本文聚焦纽约历史街区保护更 新模式的研究,以纽约格林威治村历史街区为 研究案例,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纽约市《城市 地标保护法》出台后,纽约市应对不同尺度、不 同类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的模式机制。研究 以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项目为对象,从历史街区 遗产价值与更新模式相互关联的维度,梳理历 史街区的发展背景和空间演化过程,解析了历史 街区的层积性的历史价值、活态化的文化遗产和 多样性的美学特征,详细阐释了应对历史文化传 承和城市更新发展双重目标导向下,纽约历史街 区从建筑单体到街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项目 的保护更新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荆州城三义街的更新与保护出发,浅析了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通过总结三义街的现状与实际问题,凝练出适宜三义街的改造策略,以及结合具体的改造设计,阐释在当下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另一种应对方法,从而形成有利于当前荆州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山路街区自德占时期开辟后初成面貌,后经历数次变迁.外来建筑文化与本国建筑文化并融于此道路之各色建筑,是青岛建筑类型与风格的集中反映,是青岛文化的载体与影射.试从建筑历史角度追溯众多历史建筑生长与消亡,采取对街区及建筑进行现场走访、建筑测绘结合资料查阅整理的方法,寻找街区重要近代建筑踪迹,阐述了中山路街区的变化发展,为以后街区建筑价值评定与保护更新提供部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针对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公共交往空间所面临的新问题和街区内居民的心理需求,分析公共交往空间要素的构成,得出空间营造的要点,并探讨历史街区在商业建设和旅游活动不断涌入的时代特征下,如何协调更新保护与历史建筑、传统建筑风格的关系,解决日常生活和旅游活动所需的公共空间置换等问题,以此聚集人气,吸引原住民留下,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加剧孤岛式城市历史街区的出现,以大连原连锁商店街为例,通过梳理街区历史演变过程和街区在城市视角下的空间结构组成,分析街区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归纳总结孤岛式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为其保护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