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工程概况宝应县小涵洞新建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之一,该工程位于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运河大堤上,保留原小涵洞,新建小涵洞在原址向南移址新建,主体部分全长96.6m(不含上下游护砌段),洞身段全长69m,其中穿堤段50m采用φ150cm圆管涵进行顶管施工,其余19m采用圆涵埋管型式与大运河连接。圆管涵壁厚0.15m,底板高程3.2m,堤顶高程12.6m,堤顶宽14.6m。顶管进口工作井布置于堤防道路西侧坡脚的滩面上,采用沉井结构型式,工作井内净尺寸长6.5m、宽5.0m,井壁厚90cm,井壁顶高程8.5m,井底板高程2.0m,底板厚0.7m。顶管出口接收井布置于道路东侧坡脚处,接收井采用开挖土坑型式。顶管结束后,在进口工作井的上游侧布置连接埋管和上游引河,在顶管出口接收土坑内进行消力池的布置。  相似文献   

2.
顶管工程顶进的轴线、高程定位和跟踪测量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输水管线工程穿越公路顶管施工实例,总结顶管工程施工测量控制基点设置,测量方案及顶管顶进纠偏措施。  相似文献   

3.
顶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电力、通信、油气、燃气等行业的穿越工程中,文章通过工程实例对大开挖方案和顶管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比选,最终选择了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顶管施工作为穿越堤防排水涵闸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了工程布置方案、灌浆设计方案、以及顶管施工技术要求,为顶管施工法在水利行业穿越堤防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工程概况宝应县小涵洞新建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之一,该工程位于宝应县泾河镇运河大堤上,保留原小涵洞,新建小涵洞在原址向南移址新建,主体部分全长96.6m(不含上下游护砌段),洞身段全长69m,其中穿堤段50m采用φ150cm圆管涵进行顶管施工,其余19m采用圆涵埋管型式与大运河连接。圆管涵壁厚0.15m,底板高程3.2m,堤顶高程12.6m,堤顶宽14.6m。  相似文献   

5.
触变泥浆技术在宝应县小涵洞顶管工程中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勇  黄晓庆  闵刚 《治淮》2014,(2):35-36
一、工程概况 宝应县小涵洞新建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之一,该工程位于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运河大堤上,保留原小涵洞,新建小涵洞在原址向南移址新建,主体部分全长96.6m (不含上下游护砌段),洞身段全长69m,其中穿堤段50m采用φ150cm圆管涵进行顶管施工,其余19m采用圆涵埋管型式与大运河连接。圆管涵壁厚0.15m,底板高程3.2m,堤顶高程12.6m,堤顶宽14.6m。  相似文献   

6.
浅理顶管工作井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埋预管工作井侧壁后土体高度小,提供的反力有限,这就成为浅埋顶管工作井设计施工的一个难点.结合某工程介绍了浅埋顶管工作井施工工艺,其中包括预注浆加固、环梁施工方法以及逆作法等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7.
东风西沙水库取水泵站采用江心取水,取水钢管建造方案研究了埋管、顶管以及顶管与埋管相结合三种方案,经综合比选后采用顶管与埋管相结合的组合方案,不仅充分考虑了河势影响、水文条件及降低环境风险等方面的因素,使取水泵站能够取到优质的长江水,同时结合了近岸段顶管施工工艺成熟,不受施工围堰进度影响,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8.
顶管工程一般采用人工掘进和机械顶进两种施工方案,而对于长距离、土质疏松、场地狭窄的地段,顶管工程需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安阳供水配套工程35号线滑县城区段2909m长顶管,受该工程中的特殊地质地层和周围施工环境限制,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设置1 5座顶管井,顶管井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沉井。文章主要论述分析的是泥水平衡顶管工程中沉井施工方案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济南东联供水工程是济南市的重点工程.在工程施工中,其中的过路及特殊地段,输水管道使用了顶管,对工作坑的位置、尺寸、后背墙、底板、导轨以及顶管施工中的高程和中心线的控制、顶管的操作以及照明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邓东生  毛岚  周奇林 《人民长江》2012,43(10):32-35
九江市官牌夹泵站引水管路较长,埋深大,沿途紧邻的大量民房对施工沉降变形敏感。若采用传统方法开挖施工,存在风险大、工期长、费用高等问题。为此,决定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经对工程的地形、地质等条件进行分析论证,选用双排管顶管技术施工,采用土压平衡式工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顶管施工的方案选择、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了论述,提供了长距离、大直径、双排管的顶管施工经验。可为城区水利工程非开挖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中的严桥支线工程采用全线钢管顶管的施工方案。中继间是长距离顶管工程中克服顶进阻力的临时施工措施,管道贯通后中继间被拆除,在中继间闭合处容易成为管道运行的薄弱环节。针对工程中钢管顶管中继间闭合处在运行阶段可能出现的破坏情况,提出了中继间的闭合措施,以满足管道的正常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成 《东北水利水电》2010,28(7):12-13,22
文章在介绍顶管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顶管设计的基础资料、顶管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优化方案设计和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顶管技术以其不开挖地表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电力、通信、油气、燃气等穿越工程中。顶管施工经常遇到各种障碍物,常用的顶管障碍物处理技术有地面处理技术和地下处理技术两大类,包括竖井开挖技术、钻孔清除技术、慢速磨顶技术、开舱清除技术、套管技术、顶管回退技术、顶进对接清除技术、钻爆清除技术。系统整理和对比分析了8种障碍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顶管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压浆法施工是近年来开始逐步在工程中得以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与传统的压浆施工法进行对比,真空压浆具有能保证浆体的密实度和强度、缩短压浆时间等优点.本文对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法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分别做详细介绍,为其在工程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进行,众多水库的输水涵管亟待处理,顶管技术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技术的发展,顶管技术在我国地下管线工程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顶管法施工技术在水库输水涵管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河道截污工程施工中采用机械顶管施工工艺,具有拆迁少、布置灵活、施工可靠的特点。对泥水平衡顶管机工作方法、顶进方向控制、顶进关键技术及常见问题处理进行总结,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孔径、大吨位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中中线纠偏、高程的控制,顶进设施和铁路线路加固设计与施工,以及顶进施工安全等方面所采取的方法、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施工中成功地解决了砂卵石地质条件下顶桥中线、高程超限、顶进施工及安全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雅河对黑龙江的顶托影响,早在10年前就已经进行过分析.鉴于当时资料系列较短,使之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资料系列的加长,再次进行分析,不仅改正了过去得出的上马厂站94.00m以下不受结雅河顶托影响的不正确结论,而且对顶托影响天数超过10%的年份进行全面量化分析,为资料整编中如何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北京地区钢管顶管工程设计实例,针对管材本身性能及顶管管道受力情况,作出钢管结构设计计算,提出合理管道结构,并总结得出钢管顶管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鹿寨县多年来采用顶管施工法在改建穿坝涵管中的经验,论述了顶管技术改建穿坝涵管的施工工序、应用特点及其优势,为加快水库穿坝涵管改建提出了经济、安全、快速而可靠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