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2.4万t/a原丝、1.2万t/a 48 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该投资项目预计投入约35亿元人民币。上海石化表示,随着大丝束碳纤维应用的不断深入,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满足国内市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公司决定投资该项目。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技术,建设2个系列原丝生产线,单系列设计能力1.2万t/a,建设6条碳纤维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产能2 000 t/a,建设期约为4年。  相似文献   

2.
《塑料工业》2021,(2):97-97
总投资35亿元的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打下桩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投产后将有望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聚丙烯腈(PAN)基大丝束原丝、碳纤维技术,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其工艺路线为硫氰酸钠(Na SCN)连续溶液聚合湿法纺丝原丝、氧化、低温炭化、高温炭化及后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总投资35亿元的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打下桩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投产后将有望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聚丙烯腈(PAN)基大丝束原丝、碳纤维技术,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其工艺路线为硫氰酸钠(Na SCN)连续溶液聚合湿法纺丝原丝、氧化、低温炭化、高温炭化及后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投资达35亿元的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24kt/a原丝、12 kt/a 48 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作为市重大产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至2024年全部完成,项目投产后,将一举改变中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5.
2021年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投资达35亿元的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24 kt/a原丝、12 kt/a 48 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作为市重大产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至2024年全部完成,项目投产后,将一举改变中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12日,全国最大、年产1.2万t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吉林化纤开工,将填补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的空白。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拟建6条2 000 t/a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1.2万t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规模。此次开工的为一期2 000 t/a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计划2017年10月1日建成投产。该项目是  相似文献   

7.
<正>10月12日,全国最大、年产1.2万t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吉林化纤开工,将填补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的空白。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拟建6条2000 t/a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1.2万t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规模。此次开工的为一期2000 t/a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计划明年10月1日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吉林化纤集团与浙江精功集团有限公司、绍兴众富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合作建设的。近几年,大丝束碳纤维在汽车、风电叶片、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迅猛增长,预计未来几年需求增速每年将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3月25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宣布,将投资35亿元建设24 kt/a原丝、12 kt/a 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建设期约为4年。该项目着眼于风电叶片、轨道交通以及汽车轻量化等通用级民用市场。碳纤维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小丝束、工业小丝束和工业大丝束三个领域。小丝束碳纤维着重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大丝束碳纤维着重于风电叶片、轨道交通以及汽车轻量化等通用级民用市场。自2017年起,中国碳纤维需求不断扩大,2018年需求达到31 kt、同比增长32%,预计到2025年需求将超过50 kt,其中大丝束碳纤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0月12日,全国最大的12 kt/a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在吉林化纤集团开工,将填补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的空白。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拟建6条2 kt/a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最终形成12 kt/a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规模。此次开工的项目为一期2 kt/a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计划2017年10月1日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吉林化纤集团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石化:国产碳纤维突破大束丝瓶颈中国石化官网消息,日前,上海石化"聚丙烯腈(PAN)基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技术及工艺包开发"项目,通过中国石化组织的国内专家组鉴定。这标志着,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出48K大丝束碳纤维的聚合、纺丝、氧化炭化成套工艺技术,国产碳纤维技术突破大丝束瓶颈。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8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成功试制出48 K大丝束碳纤维,并已贯通全流程。该技术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大K数原丝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上海石化自2016年5月起对碳纤维48 K大丝束的原丝工业化进行了独立研究与试验。2018年1月起,该公司联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对制备的原丝进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初,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4.8万根)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的氧化炉、碳化炉等一批重要设备陆续到场,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在6月底中交。据了解,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是中国石化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的项目之一。该公司碳纤维事业部介绍,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是关键装备国产化。碳纤维制造设备结构精密,对设备安装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氧化碳化设备更是需求在厂房中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3月8日,上海石化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 K大丝束碳纤维,并已贯通全流程。该技术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大丝束原丝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 000根(简称48 K)的称之为大丝束碳纤维。相比于国内现有的由1 K~12 K小丝束组合而成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海石化试制出的产品已实现单束碳纤维根数大  相似文献   

14.
正据吉林日报报道,10月12日,全国最大、年产1.2万t大丝束炭纤维项目在吉林化纤开工,将填补我国大丝束炭纤维的空白。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拟建6条2 000 t/年大丝束炭纤维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1.2万t大丝束炭纤维的生产规模。此次开工的为一期2 000 t/年大丝束炭纤维生产线,计划明年10月1日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吉林化纤集团与浙江精功集团有限公司、绍兴众富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合作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正新年伊始,上海石化新产品开发连出组合拳,一系列或填补国内空白,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或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相继问世,为上海石化的化工产业在激烈竞争的石化市场站稳脚跟增添了厚重的砝码。48K大丝束碳纤维填补国内空白3月8日,上海石化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全流程。该技术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大K数原丝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填补了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7月24日,经过聚合、纺丝、牵伸"热身",再入氧化碳化"炉烤",48 K大丝束碳纤维一身黑亮,"破炉而出"——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的此项"PAN(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技术及工艺包开发"项目,通过中国石化组织的国内权威专家组鉴定,大丝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密度不到钢的1/4,  相似文献   

17.
正东丽工业公司于2018年4月6日表示,其子公司Zoltek(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将把匈牙利Nyergesújfalu的大型碳纤维产能从目前的1万t/a增加到1.5万t/a。整个投资超过1.3亿美元,并将于2020年初开始投产。东丽表示,Zoltek目前正在实施设备改进措施,以将墨西哥设施的生产能力从5 000 t/a提高到1万t/a。一旦匈牙利设施改进到位,Zoltek的总年产能力将约为2.5万t。大丝束碳纤维的需求正在迅速扩大,适用于工业应用。Zoltek大丝束碳纤维的主要应用是风能涡轮叶片,在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动态     
《合成纤维工业》2013,(3):22+34+43+48+57+60+73
<正>复旦大学碳纤维研究取得突破一套3 kt/a原丝、1.5 kt/a碳纤维的生产装置正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建设,2013年年底投产后的高品质碳纤维将投放国内市场。复旦大学与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碳纤维研究》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9.
<正>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碳纤维原丝开发及中试"项目近日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性能指标已达到碳纤维世界领先企业日本东丽公司T-300的水平。该项目是吉林市2007年度的重大科技项目,现已形成100 t/a PAN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规模。该项目采用水相悬浮聚合、引发体系采用氧化还原体系的技术路线,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20.
据预测PAN-CF将以15%的年需求量增长,主要新市场是B-777X和A-350飞机、CEMLEAR发动机、CFRP轻量化汽车、CFRTP电子消费品外壳、压力容器、土木建筑材料等。东丽近期在美扩建5×103 t/a PAN原丝和2×103 t/a PAN-CF生产线,到2020年将ZOLTEK大丝束PAN-CF产能翻番至2.4×104 t/a。Hexcel将于2018年在法兴建大型PAN原丝和PAN-CF厂,三菱丽阳2016年将扩建至1×104 t/a PAN原丝和4×103 t/a PAN-CF厂。相应的预浸料生产线也同步扩大。CFRP成型技术和复合技术不断创新,应用研究和新市场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而CFRP再生技术日趋成熟,CFRP废品回收工厂纷纷在建,为碳纤维产业的蓬勃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