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常规无油管有杆泵采油存在的杆柱下行困难,造成杆柱受压弯曲、偏磨等问题,通过分析液力反馈泵无油管采油抽油杆柱在抽油机上、下冲程中的受力状况,建立了液力反馈泵杆柱力学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结合油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分析了液力反馈泵无油管采油生产系统运行中冲程、泵径、原油黏度等主要因素对悬点载荷的影响,得出了该工艺抽汲参数选择的一般规律.通过实例计算与常规抽油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液力反馈泵在杆柱受力、抽油机的扭矩功率以及杆柱疲劳强度等方面均可有效改善油井工况指标,从而提高了无油管采油工艺的适用性,改善了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盘山X井区现用举升系统存在机采系统效率偏低、杆管偏磨腐蚀严重、油井免修期短、举升工艺适应性差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遵循举升工艺方案编制原则,研究出适合该井区开发的举升工艺技术。采用有杆泵采油方式生产,优选出有杆泵抽汲参数,并概算出优化后的单井举升费用,为22.57万元。该优化方案已应用17口井,未有断、卡、脱等复杂事故发生,产液量提高13.4%,产油量提高17.1%,整体提高了抽油机系统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静电微泵的端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静电微泵性能仿真存在耗时长、需要参数多的问题,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的用于描述微泵端点特性的模型。使用端点特性建模技术,由拉格朗日方程得出微泵的运动方程,并给出了静电微泵的端点特性模型和流量表达式;利用能量耦合法和ANSYS分析软件,由宏模型的动态响应方程仿真静电微泵腔的端点特性量关系式。对静电微泵进行动态特性仿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只需泵膜半径、泵膜厚度、静电间隙等参数就能分析微泵腔的动态响应,减少了计算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低压油井间歇抽油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低压抽油井的特点,运用抽油井井筒中的物质平衡和油并流入动态规律,建立了计算抽油井间歇抽油时间和停泵时间的数学模型。在井简条件和抽吸参数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数学模型的求解,可以计算油井的最佳抽油时间和最佳停泵时间。同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优选抽吸参数和泵挂深度。该方法的应用可为低压抽油井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识别泵工况的分类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比较了现有识别有杆泵抽油井泵工况分类器后,提出了将Fisher分类器应用于这一多类问题问题的识别领域,着重讨论了其设计方法,即推递计算了特征均和协方差,并给初始条件和对称条件。由于Fisher分类器仅要求已知工况样本的特征向量均值及协工矩阵,放松了样本循征正态分布的要求,提高了诊断有杆泵抽油井泵工况的正确率;递推式的给出,大在减少了泵工况特征库数据一存贮量和分类器的计算量,便于特征库数据的处  相似文献   

6.
深抽工艺中泵的选取是塔河油田高效开采深层油藏面临的难题。深抽泵的优选应尽可能避免深井举升载荷大、泵效低、检泵周期短、难度大等问题。通过调研泵的现场应用情况,对五种常用深抽泵的采油工作特点及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侧流减载泵可以有效降低抽油杆柱载荷;双层泵的下泵深度最大;自动补偿泵可降低漏失和预防砂卡,延长深抽泵寿命;液压反馈式深抽泵能减小抽油杆柱的下行阻力;电潜泵⁃有杆泵复合深抽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泵效。研究结果对其他油田深井或井底供液能量不足井的机采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杆泵采油系统在我国占有率高,但系统效率偏低,在油田能耗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准确评价有杆泵采油系统能耗对油田节能改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建立了全面的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科学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及隶属度函数,最终建立有杆泵采油系统能耗评价模型。对新疆油田某系统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电机匹配不合理、平衡度差,能耗等级为中,经油田现场确认,评价结果全面、诊断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由我院石油工程系夏惠芬副教授等人和大庆采油六厂合作承担的“聚合物驱油井流入动态预测方法研究”为“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该课题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驱条件下地层流体的流变性及渗流特性;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描述聚合物驱地层流体粘弹性效应及流变性沿渗流方向变化的变参数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首次建立了预测聚合物驱不同生产阶段的油井流入动态模型;研制了聚合物驱油井流入动态预测软件.该软件不仅可以预测聚合物驱油田单井的流入动态,对机采井进行在线调参,而且可以对即将投产的聚合物驱油田或区块进行油井产能预测,…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将来,从效率、排量、井下事故率、安装检修等方面对有杆抽油设备、水力活塞泵采油设备、电动潜油离心泵、射流泵采油装置等在深井和超深井中的适应性进行了定性分析,筛选出了较适合深井和超深井采油的设备。  相似文献   

10.
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参数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水力喷射泵的工作运行效率。为了解决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动力液排量高、套管掺水量高、泵效低等生产问题,对内外管柱组合、喷嘴喉管直径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有效降低了动力液排量,提高了油井泵效。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油井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1.
抽油机井智能抽空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机井智能抽空控制技术,是以计算机诊断为基础,通过连续动态数字示功图、动态数字电动机电流模态的分析,找出以抽油泵充满度为可视参量的运行模式,发挥油井最大潜能,做到产量最大化,油井运行时间最小化。由于抽汲状况的改善,减少了抽油泵的液击现象,可以大大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2.
在抽油井生产管理中,归纳出用泵效偏差值、沉没率偏差值、泵深实现率、抽油机负载率等四个参数排序宏观判断抽油井工况的数学模型,通过试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实用、方便的软件。  相似文献   

13.
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机抽井系统效率比较低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开发现状,将地质与工程相结合,从储层流入动态、环空测试、机抽系统整体优化角度出发,对抽汲参数和系统硬件进行优化配置,建立了间歇抽油井工作制度数学模型,加强了机抽井的计算机管理与实时监测,提出了较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为低渗低产油田的开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濮城油田抽油井井下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现场应用结果,有效地延长了抽油井的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5.
在抽油机生产的油井中,由于井斜、拐点变化大以及生产动态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导致油井杆管偏磨现象严重,检泵作业频繁,既增加生产成本,又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超高分子内衬油管是在普通油管内衬人超高分子聚乙烯管,使杆管之间的钢与钢摩擦转换为钢与耐磨性能更好的内衬材料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管杆偏磨和缓解结蜡,延长检泵周期和清蜡热洗周期,间接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16.
深层油田人工举升采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层油田的开发对油田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挑战,由于深井具有高压和高温等特点,因此对钻井和采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深层油田的特点,对各种人工举升采油方法总结,分析和总结了深井人工举升采油方法,用实例说明水力泵、有杆泵、气举和电潜泵在深层油田采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射流泵与有杆泵组合举升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射流泵的参数计算及优选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实例,对组合举升系统和有杆泵抽油系统的性能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组合举升方式不适用于正常油井的开采,但能有效地开采超深井、侧钻井等。结果表明组合举升比有杆泵举升系统耗电多一倍以上,但一次性投资费用下降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濮城油田抽油井井下油管与抽油杆偏磨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现场应用结果,有效地延长了抽油井的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9.
<正> 有杆泵抽油井诊断技术,是一项新的诊断技术。该技术依据抽油杆柱,液柱、管柱三个运动系统的受力规律,建立了诊断数学模型,并采用隐式差分数值解和微机技术,对抽油泵井进行工况诊断。该技术理论考虑周密,数学推导严谨,可诊断解释的参数多。经现场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斜直井、定向井、水平井等井中采取有杆泵采油作业时,由于抽油杆屈曲以及井眼弯曲导致抽油杆严重偏磨的问题,建立了抽油杆动态行为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能量法原理,将抽油杆发生偏磨时产生的摩擦功与金属磨损消耗的能量联系起来,确定了有杆抽油系统杆管偏磨磨损量预测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接触力可以定量分析杆管柱的磨损量.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预测井下杆管偏磨情况,对油田采取合理的防偏磨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