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介绍了宝钢新高炉长寿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包括全冷却壁的长寿设计方案,以及纯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构成,还叙述了炉体砌筑方案,采用薄炉底和炉缸的砌筑结构,以及炉体维护检修和监测仪表。预计其一代炉龄将超过原1号高炉第1炉役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根据宝钢1号高炉的生产实践,论述了高炉长寿与炉体冷却系统的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炉体冷却设备的管理与水质,水量的管理,及时调剂冷却强度,可保证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3.
居勤章 《炼铁》2004,23(2):1-4
宝钢3号高炉炉体冷却系统的先天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炉体冷却壁水管破损过早、过多,严重影响到高炉的长寿。通过对冷却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后,冷却壁水管破损减少,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确保了高炉正常稳定运行,延长了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4.
宝钢3号高炉长寿技术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钟庸 《炼铁》1994,13(1):36-38
宝钢3号高炉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又一座4000m^3级的大型高炉。高炉采用全冷却壁冷却,冷却壁的设计和制造引进日本新日铁技术;冷却水采用纯水,纯水循环冷却系统具有水量小、水压低、运行经济、检漏方便、安全性高等特点,并安装完善的检漏装置,可根据各段的热负荷来调节水量;高炉采用薄壁结构,为保证一代炉龄不中修,设置了完善的维护检修设施,以及炉况和炉体设备的监测仪表。  相似文献   

5.
宝钢3座高炉持续高强度冶炼、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各高炉冷却需要,随着炉龄增加,冷却器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高炉的长寿。通过高炉大修和高炉冷却系统的在线改造,增加炉体冷却板、冷却壁的冷却水量,提高水压,改善循环水水质,强化对炉体的冷却,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传热分析看高炉冷却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典波 《宝钢技术》1991,(3):43-46,51
本文通过高炉炉体的传热分析,阐述了冷却制度在高炉中的作用,以及冷却器冷却水量确定的依据;同时结合宝钢实际,提出了对宝钢高炉冷却系统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宝钢3号高炉炉体冷却系统采用了新型冷却壁冷却技术。设计原理上根据炉体各部位的工作条件采用不同结构型式的冷却壁。还介绍了炉体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8.
宝钢二高炉随着炉龄增加仍维持高冶炼强度、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高炉现阶段冷却需要,冷却板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到二高炉的长寿;通过对炉体冷却系统改造,提前实施大修时的部分水系统项目,增加妒体冷却板水量、提高水压,强化对炉体的冷却,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1号高炉炉体设计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宝钢1号高炉改造性大修设计中,在设计高炉炉体各部位结构时,对炉体耐材砌筑、冷却结构、冷却水系统、炉体检测及炉体辅助设备等方面所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李晓清 《炼铁》2007,26(6):52-54
对宝钢罗泾COREX C3000冷却系统工艺特点进行了阐述.C3000炉体冷却系统主要由冷却壁水系统、工艺水系统和设备水系统三部分组成,是充分吸取了C2000在设计和生产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高炉的成功经验而进行设计的,重点对炉体、耐材、炉体冷却系统等方面作了大量改进.  相似文献   

11.
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有效容积为5500m^3,一代设计炉龄为25年,为实现高炉长寿,1号高炉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如采用合理的高炉炉型、选用热压小块碳砖复合炉缸和综合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炉体冷却系统采用铸铁一铜冷却壁及砖壁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先进的炉体监测系统和高炉专家系统等,使其具备了实现一代设计炉龄的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八钢新区2500m3 A高炉,炉体冷却系统结构复杂。板壁结合、炉体全冷,冷却壁多,创新型、快捷的高炉冷却壁的破损检漏利于高炉的顺行、稳定和一代炉龄长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福明  党玉华 《钢铁》2004,39(10):75-78
论述了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现状。在大型高炉设计中,通过优化炉型、采用合理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等技术为高炉长寿创造条件。通过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炉体维护等技术使高炉寿命达到15年以上。对高炉炉缸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薄壁内衬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对我国大型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鞍钢新1#高炉炉体结构浅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兴智 《包钢科技》2004,30(4):14-17
高炉炉体结构包括本体内衬耐火材料、砌筑方式、炉衬冷却方式.合理的炉体结构形式是高炉长寿的前提,文章着重介绍鞍钢新1#高炉(3 200m3)炉体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首钢京唐1号高炉为实现一代炉龄25年的长寿目标,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选择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热压小块炭砖结合湿法喷涂造衬工艺的复合炉缸、全炭砖加陶瓷垫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并全部使用优质耐材;炉体冷却系统使用铸铁-铜冷却壁及壁砖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除盐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了先进的炉体检测系统和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承钢高炉工作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形成了一套长寿高炉设计方案,包括在炉体结构、冷却壁、砌筑方式上都有较大的进步,本文对近些年的工作做一下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7.
对沙钢5800m3高炉炉体系统的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以"先进、实用、可靠、经济、环保"为原则,结合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特点,在高炉炉体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长寿的技术,特别是在高炉内型、炉体框架、冷却设备、冷却系统、高炉内衬的选用及各种检测手段的设计上更加完善、合理.  相似文献   

18.
宝钢3BF冷却壁水管过早大量破损,对高炉操作和长寿构成很大威胁。通过对冷却系统的优化改造,采取提高冷却强度、改善水质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冷却壁破损明显减少,冷却水成本大幅度下降,炉体管网布局趋向合理;同时炉况更加稳定顺行,燃料比稳步下降,生铁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9.
宝钢高炉长寿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可中  李肇毅 《钢铁》2000,35(8):6-9
通过讨论高炉长寿的技术发展历程与方向,总结宝钢在长寿方面所作的努力。提出高炉长寿需要炉体炉缸的使用寿命相互协调。以炉况稳定顺行为基础,加强冷却能力,确保入炉料优良,适当保证边缘煤气流均是高炉长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工业炉》2021,43(4)
山钢集团日照钢铁厂规划建设两座5 100 m~3高炉,设计年产铁水810万t。高炉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包括采用合理的高炉内型,采用薄壁结构,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关键部位采用铜冷却壁,炉底炉缸采用"传热法"的设计理念,选用进口优质炭砖,炉体采用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并设计了完善的炉体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