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660 MW超临界凝汽机组为例,基于单耗率分析理论,构建汽水循环各项设备的单耗率分析数学模型。利用Ebsilon热力系统软件,对3组不同工况的汽轮机高、中、低压缸、空冷凝汽器、各级回热加热器、凝结水泵以及给水泵等设备结构因素附加单耗率计算分析。设备结构因素附加单耗率分布结果表明,高压缸第一级和低压缸末级是汽轮机本体优化设计重点,为设备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指出反动式汽轮机推力计算是关系到机组运行安全性的重要问题之一,然后列举和分析优化设计的600MW汽轮机推力计算及有关问题、计算方法及主要计算结果。着重介绍调节级推力的计算程序及其对总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国产N125-13.24/550/550型汽轮机改造为N137.5—13.24/535/535型冲动式和反动式的2种改造方案出发,针对各种损失的产生机理,从结构参数、热力参数、不均匀流场方面对125MW汽轮机改造后的冲动式、反动式2种方案的调节级进行了比较分析。改造结果表明:冲动式的整体热力性能低于反动式。文中还对优化设计提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宁电亚临界6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首先,分析了宁电亚临界600MW机组改造前性能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改造前汽轮机性能和出力状况。其次,调研了国内亚临界3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业绩,以及各通流改造厂商的性能保证值,并进行了热力校核计算,分析得出亚临界600MW汽轮机改造后可达到的性能指标。最后,针对制造厂提供的通流改造方案,提出了冷端优化、末级叶片选型等优化设计方案,从而确定了改造的最终方案。改造后性能试验表明,汽轮机热耗率降低了332 kJ/(kW·h),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对汽轮机级的热力计算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叶片级的热力计算方法的异同。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将汽轮机的级的热力计算抽象为一个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轮机级的热力计算模型的基本框架,并详细讨论了其内部的实现过程。通过计算实例验证表明,此方法具有便捷、可靠、界面友好的特点,提高了汽轮机级的热力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低压排汽缸与末两级耦合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模拟一直是研究大功率汽轮机低压排汽缸内流场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大多只构造单个排汽缸模型进行分析,并未考虑到末级动叶排出汽流的不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加透彻地认识排汽缸内三维流动的细节,文中通过求解由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封闭的三维时均N-S方程对汽轮机低压排汽缸和末两级耦合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并采用"混合平面"方法处理末两级叶栅及其与排汽缸之间动静面的参数传递和相互干扰的问题,获得了排汽缸内部的压力和速度分布。与单独排汽缸数值分析相比,该方法能够获得更为接近实际的数值结果,并为汽轮机通流部分及排汽缸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所得到的结果可为排汽缸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机组型式及历史情况黄台电厂4号机为51-50-1型汽轮机是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额定容量5万瓩,转速为3000转/分,直接带动交流发电机。汽轮机和发电机转子用半挠性联轴器联接。汽轮机临界转速为1795转/分,发电机临界转速为1455转/分。汽轮机为单缸、冲动、凝汽式。共有18级,第一级为双列速度级;其余17级为压力级。前11级叶轮用优质铬钼钢和主轴锻造在一起,其余7级热套在主轴上。汽轮机新蒸汽参数为89表压,500℃。汽轮机在4、7、10、13、16五级后有非调整抽汽,供给高低压加热器、蒸发器及高压脱氧器。汽轮机有四个调速汽门控制47个喷嘴。在70年大修期间,为了提高出力增加了9个喷嘴。现共计56个喷嘴。1号调速汽门控制16个喷嘴;2号调速汽门控制10个喷嘴;3号调速汽门控制16个喷嘴;4号调速汽门控制14个喷嘴。同时扩大了第5级导叶喉部宽度(1毫米),2~11级也加装了阻汽片。该机出厂编号为第六台。于1960年9月出厂;1960年10月底开始安装,1961年1月第一次试运。1966年1月28日先后进行了41次启动,5年多的时间内共进行了二次揭缸大修  相似文献   

8.
概率设计法在汽轮机直叶片级热力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了汽轮机直叶片级热力性能的概率设计法。该方法以现有汽轮机直叶片级的热力设计的计算公式为基础,把叶片级的热力设计量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为随机变量,把概率论和统计学应用于直叶片级的热力设计,旨在准确分析设计和制造因素离散性对叶片级内功率和相对内效率的影响。文中给出了汽轮机直叶计片级30个热力设计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冷端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宏伟  章军人 《发电设备》2012,26(5):331-333
针对汽轮机冷端参数对电厂热力系统热效率和运行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电厂工程实际,介绍2台1 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冷端优化设计,从原理上分析了降低凝汽器压力、降低温差和端差的途径,以实例说明了凝汽器压力优化和循环水泵配置的优化设计过程及收效。  相似文献   

10.
年越 《吉林电力》2011,39(3):19-21
汽轮机调节级的变工况计算是汽轮机热力核算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在对调节级特性数据计算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绘制调节级的通用特性曲线,并拟合特性曲线方程,为汽轮机机组变工况提供一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汽轮机静叶内气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速度以及传递系数的变化特征有更深的认识,从水蒸气在汽轮机级内静叶部分的流动特点出发,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非平衡热力学理论的传递理论为依据,建立了水蒸气在汽轮机级内静叶部分流动的传递模型,导出了汽轮机静叶内的压流密度、压传递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随气流出口面积的变化趋势,从传递的角度分析了汽轮机级内静叶部分的传递特性,为以压力为主势场的传递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厂4号机组容量为300MW,汽轮机、锅炉、发电机均为东方集团的产品。汽轮机型式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凝汽式。共设有8级抽汽系统,高压段1级,中压段3级,低压段4级。  相似文献   

13.
大型汽轮机流量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汽轮机流量特性试验可以整定其配汽函数,从而提高汽轮机控制精度;而要精确计算主蒸汽流量除考虑调节级压力外,还必须考虑调节级温度。提出了调节阀综合开度的概念,以配汽机构整体为对象设计了汽轮机流量特性试验方法,以一台600MW亚临界机组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发电设备》2016,(6):403-406
针对RELAP5汽轮机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组建模公式修改RELAP5汽轮机模型的方法,并对汽轮机子程序模块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完成汽轮机模型的修改。以某核电机组的一个级组为原型,利用改进型RELAP5汽轮机模型进行汽轮机单级组建模,并将汽轮机变工况的瞬、稳态计算结果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型汽轮机模型能满足机组动态响应的要求,且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超超临界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振动特性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超临界汽轮机末级叶片普遍采用结构复杂的整圈自锁扭叶片。试验研究法和有限元数值计算法是叶片振动特性的2种主要研究方法。与试验研究相比,有限元计算方法具有安全经济、快捷方便、提供数据全面等优点,是今后叶片优化设计及运行可靠性分析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大型汽轮机变工况时级内损失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从渐缩喷嘴和级内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研究汽轮机变工况对级气动性能的影响,为改善机组变工况的性能,提高机组的效率及安全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正>汽轮机变工况特性 本书共分九章,分别介绍真实气体有损失的流动;压力与流量的关系、级与级组的临界压力比;工况变动时级的反动度及级内漏汽的改变;级的变工况计算;汽轮机负荷调节;汽轮机工况变动时的过渡过程,汽轮机在非设计参数下运行;汽轮机在个别通流部分机件拆除条件下运行;对现有汽轮机经济性的改进等等。定价4.20元,各地书店经售。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汽轮机更为突出的固体颗粒侵蚀问题,已成为限制其运行灵活性的障碍。在汽轮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和频繁调峰运行模式下,优化阀控方案是减少固体颗粒侵蚀对汽轮机的危害的有效途径。论文以某660 MW超临界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调节级固体颗粒侵蚀模型,对机组在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两种方式下、对应不同工况下,固体颗粒对汽轮机调节级动叶的侵蚀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该型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固体颗粒侵蚀的主要发生部位,得到了机组分别在定压和滑压运行时,调节级固体颗粒侵蚀密度随负荷变化的规律。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降低调节级动叶固体颗粒侵蚀的阀控方案。  相似文献   

19.
某电厂一期工程安装2&#215;600MW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N600—24.2/566/566型超临界、中间再热、反动、凝汽式汽轮机。设计额定功率为600MW,最大连续出力648MW。汽机采用高中压合缸结构,低压缸为双流程反向布置。机组采用复合变压运行方式,汽轮机设计有八级非调整回热抽汽。高压缸共有一个冲动式调节级和11个反动式压力级,中压缸共有8个反动式压力级,  相似文献   

20.
600MW汽轮机喷嘴配汽方式下阀门重叠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电设备》2013,(6):382-385
针对汽轮机组流量特性存在的问题,对汽轮机喷嘴配汽方式下阀门重叠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某600MW汽轮机组给定重叠度下阀门联合流量特性,分析了重叠度对调节级效率及级后压力的影响,探讨了调节阀重叠度的合理选取,并针对定压运行方式提出一种调节级效率快速建模方法,为喷嘴配汽方式汽轮机组运行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