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友刚 《移动通信》2014,(14):79-82
从中兴固网软交换SS设备1:0异地容灾切换机制着手,重点分析了中兴软交换双归属设备间数据同步机制以及在数据配置上来实现业务接管的可行性,希望能为软交换网络应急保障处置措施提供一种解决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2012,(21):89-90
中国移动香港、爱立信、中兴和创毅最近联合完成了全球首次LTEFDD/TDD不同设备商之间分组交换的切换测试。测试是在中国移动香港部署的LTE FDD/TDD现网上完成的,基础网络设备分别由爱立信和中兴提供,终端侧则是基于创毅基带芯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兴和创毅讯联最近联合完成了全球首次LTEFDD/TDD不同设备商之间分组交换的切换测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兴ZXC10交换设备为例,介绍了硬切换概念及硬切换实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针对南疆线为解决既有接入网传输设备时分资源紧张,而进行了阿克苏通信站接入网传输设备中兴S360设备升级改造为中兴S385设备的倒接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对中兴传输设备的交叉算法、数据下发方式进行阐述,讨论了他们之间当采用不同的组合对网元进行配置时,对业务将产生的影响,并将中兴及华为设备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刘琰  王冰  袁民  刘学武 《信息通信》2012,(3):180-183
主要介绍了如何更好地进行2/3G切换成功率优化,就中兴设备的邻区及参数策略进行归纳,提出了不同场景参数的设置对比,总结出切换失败的分析与优化方法,并通过现场的案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如何更好地进行2/3G切换成功率优化,就中兴设备的邻区及参数策略进行归纳,提出了不同场景参数的设置对比,总结出切换失败的分析与优化方法,并通过现场的案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张育红 《信息通信》2013,(1):161-162
焦作移动分公司在独立完成频率割接后,网络切换失败率一直不如人意,为了能够降低切换失败率、优化网络上行质量、进一步改善掉话率,我们对全网部分网优参数进行了统一的调整,本文对此次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李长智 《电信科学》2005,21(12):71-7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兴ZXA10 MSAN综合业务接入网C型设备,通过对该设备的开局实践,提出了中兴综合接入的局端设备ZXA10 T300、用户端设备ZXA10 U300以及网管系统在开局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利用中兴综合业务调度设备S360、S320开通综合接入网时的开局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SMT设备与PCB检测设备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SMT(表面贴装技术 )设备和PCB(印制电路板 )检测设备的制造厂商、设备型号、功能及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贴片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电子组装生产上。文章就贴片机选型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作简单介绍,希望对企业选择贴装设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介绍了日本网络设备的接地任务、故障事例、接地方式以及高速LAN系统的接地条件等。  相似文献   

14.
精美武装     
萧萧 《通信技术》2005,(11):46-47
海尔N90在手与输入的基础上加入了数字键盘,看着其机身上的诸多元素以及精心设计之处,不由得让人想要马上去了解它的内在“功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调试。只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规定的要求,设备才能正常地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故障,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需要维修。通过电子设备的维修实践,证实了“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实践是提高技术的途径”,并总结出了维修电子设备的八字方针。  相似文献   

17.
1任务的由来 "331"设备担负着繁重的卫星节目的传送任务.其信号是经微波设备送往地面站后由于微波传送通路被高层建筑阻挡,所以改由光缆传输.  相似文献   

18.
19.
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形式不仅影响产品的可靠性与美观性,而且还影响冷却系统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主要介绍采用强迫通风制冷方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时,结构因素对风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为程控交换机S_(1240)提供传输通道的专用光端机(SHOT)设备。该设备具有集成度高、性能稳定、功耗小和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