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窝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燕窝是雨燕科金丝燕在繁殖的季节用唾液及其绒羽筑建而成的窝巢, 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燕窝消费量逐渐增加, 对燕窝生物活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燕窝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水溶性氨基酸, 其中唾液酸为燕窝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燕窝不仅可以抗衰老、抗病毒、抗射线、降血压, 而且具有促进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再生等功效。燕窝的真伪鉴定方法主要包括: 感官检测、理化鉴定、光谱鉴定、生物鉴定、色谱鉴定, 以及多种鉴定方法并用的手段。本文从燕窝产量、燕窝产品的加工工艺、燕窝行业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对燕窝的产业状况进行了介绍, 对燕窝一般营养成分、主要功能成分及检测方法、主要功能作用、食用安全性、真伪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对燕窝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为燕窝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燕窝是雨燕科金丝燕在繁殖的季节用唾液及其绒羽筑建而成的窝巢,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燕窝消费量逐渐增加,对燕窝生物活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燕窝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水溶性氨基酸,其中唾液酸为燕窝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燕窝不仅可以抗衰老、抗病毒、抗射线、降血压,而且具有促进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再生等功效。燕窝的真伪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检测、理化鉴定、光谱鉴定、生物鉴定、色谱鉴定,以及多种鉴定方法并用的手段。本文从燕窝产量、燕窝产品的加工工艺、燕窝行业法律法规三个方面对燕窝的产业状况进行了介绍,对燕窝一般营养成分、主要功能成分及检测方法、主要功能作用、食用安全性、真伪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燕窝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燕窝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总结不同类型燕窝中营养成分的检测现状,并分析其营养成分组成和差异,便于进一步开展燕窝营养相关科学研究。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纳入测定燕窝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包括一手研究数据、综述、系统综述等非一手研究数据,语言限定为中英文;排除与主题无关、重复、数据不完整、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章。结果:共检索出文献1 237篇,本文共纳入8篇文献作为本次综述的主要证据。研究显示,燕窝中蛋白质含量范围为56.34%~69.5%,脂肪含量范围为0.03%~1.28%,碳水化合物含量范围为17.12%~31.68%,水分含量范围为12%~24.3%,唾液酸含量范围为7.64%~12.52%,不同类型燕窝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能存在差异。结论:燕窝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必需氨基酸比例较大,脂肪含量极低,富含矿物质且含有多种必需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唾液酸含量均较高。不同类型燕窝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类型燕窝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燕窝被视为中国一种传统名贵食品,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对燕窝来源、营养成分、功能特性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其中燕窝功能主要包括抗氧化、调节免疫、延缓衰老、抗病毒、抑制血凝等,以期为后续燕窝功能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食用燕窝中主成分及掺伪成分的双重和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合成金丝燕成分、银耳成分、红藻成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燕窝中主成分及掺伪成分的双重和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并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实验保证检测体系的准确性,最后使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样品进行检测并收集数据,验证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本方法可在1 d内完成样品的检测,建立的体系对金丝燕成分、银耳成分的检测灵敏度为0.1 ng/μL,红藻成分的检测灵敏度为0.5 ng/μL;燕窝中掺入银耳的检测限可达到0.1%;燕窝中掺入石花菜的检测限可达到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可用于燕窝及其制品中掺假物成分的准确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各国的食用燕窝为金丝燕筑巢时吐出并凝固的唾液,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国内自古被视为珍稀食材。随着燕窝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食用燕窝逐渐平民化。与此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采用化学漂白等方式进行掺假。2011年以来,正规渠道入境的燕窝先后爆发过"毒血燕"、"换码"、"虚标含量"等质量事件,其食用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各国对其成分、功效、生物活性、检测方法、法规标准等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从金丝燕的物种、燕窝的种类、产业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现状、燕窝的成分和功效、燕窝的真伪鉴定6个方面对食用燕窝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综述,以期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干燕窝与炖煮燕窝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确定炖煮工艺是否会对干燕窝的营养成分产生显著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和苯酚-硫酸法法等方法测定了干燕窝与炖煮燕窝的氨基酸组成及比例、无机元素含量、唾液酸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与总糖含量;【结果】干燕窝蛋白质含量为59.80%,脂肪含量为0.04%,总糖含量为0.11%,氨基酸总量49.6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7%,唾液酸含量占干重9.49%。炖煮燕窝蛋白质含量为59.53%,脂肪含量为0.05%,总糖含量为0.11%,氨基酸总量49.49%,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3%,唾液酸含量约为9.47%。2种燕窝均富含氨基酸、蛋白质、唾液酸,唾液酸含量均接近10%,蛋白质含量均大于50%,必需氨基酸均占氨基酸总量49%以上,且无机元素种类丰富;【结论】干燕窝经炖煮后,除蛋白质外,无机元素Na、K、Zn,胱氨酸(Cys)有显著损失(P0.05);干燕窝经炖煮后,无机元素Mg、Ca、Fe、Cu均显著增加(P0.05),两者的唾液酸等其他营养成分不存在明显差异。该结果提示炖煮工艺可较完整地保持燕窝所含的营养成分,并能提高燕窝中Mg、Ca、Fe等有益的无机元素的含量,为燕窝产品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燕窝企业在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燕窝碎末,对企业提高原料利用率造成了一定限制。因此,本文对燕窝与燕碎的营养成分展开对比研究,用几种先进的实验方法进行检测,分别对燕窝和燕碎中的蛋白质、唾液酸、脂肪、水分和总糖含量、矿物质和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窝和燕碎的营养价值无显著差异,这为燕碎相关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冰糖燕窝制品中唾液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制定科学实用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GB/T 30636—2014燕窝及其制品中唾液酸的测定液相色谱法》,将冰糖燕窝样品均质后,经透析、酸水解,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对其中透析过程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加标回收率等试验验证。结果:对于普通冰糖燕窝产品,不经过透析直接酸水解,测得的唾液酸含量与原方法基本一致;而对于含有机酸类成分的冰糖燕窝制品,透析过程会使唾液酸测定值偏低。结论:国标方法中的透析过程应该省略,不仅简化了操作,测得的结果也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ICP-MS测定各类真品燕窝和掺假燕窝样品的元素组成,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燕窝鉴别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逐步判别方法建立判别函数鉴别掺假种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提取了原来14个指标74.34%的信息;各掺假样品的主成分得分随着掺假比例的增大,有明显程度的降低,且都小于真品燕窝的得分;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在剔除5种元素变量的情况下,保留Na、Mg、Fe、Mn、Ni和Cu等9种元素变量即可实现对燕窝掺假种类的准确鉴别。说明以燕窝的各元素含量作为分析变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判别分析,可以实现掺假燕窝真假鉴别和掺假种类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