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锡铁山矿区地层进行了地层层序关系分析,建议该区上奥陶统滩间山群划分为5 个岩性段,自上至下分别为中基性火山碎屑岩段(O3 tne) 、正常沉积岩段(O3tnd) 、火山碎屑沉积岩段(O3tnc) 、基性和酸性火山岩互层段(O3 tnb) 和紫红色砂岩段(O3 tna) 。锡铁山地区的区域褶皱构造为一复式向斜,呈中央隆起加两个翼部向斜的“W”型。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分布于中央隆起两侧的次级向斜内靠近隆起的部位。在锡铁山铅锌矿床的两端与次级向斜核部均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红海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围岩由3套岛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即深部为一套蚀变岛弧拉斑质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部的岛弧拉斑—钙碱性系列火山碎屑和碎屑沉积岩;上部为一套岛弧钙碱性系列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形成于大洋火山弧环境。红海VMS型矿床矿体由上部透镜状块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网脉状矿体组成,成矿元素以Zn-Cu为主,伴生Ag和Au等,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黝铜矿,及少量毒砂、方铅矿、磁黄铁矿等,矿体的矿石、矿物和成矿元素分带明显。矿体下盘含矿围岩蚀变范围几倍于块状矿体范围,由热液通道中心向两侧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红海VMS型矿床应为产于火山弧环境伸展环境的Zn-Cu型VMS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阿鲁包格山花岗斑岩体地处天山-兴蒙造山系南缘,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锡林浩特岩浆弧之中,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上段地层和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地层相邻。通过岩相学分析以及结合前人研究表明花岗斑岩与酸性熔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相似,指示两者为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LA-ICP-MS U-Pb年龄测定的花岗斑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值为(133.68±0.76) Ma(MSWD=1.04),略晚于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酸性熔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表明了阿鲁包格山岩体与酸性熔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为同期异相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发育一套与铜锌金成矿密切相关的火山-沉积岩系。不同时期的区域地质填图对该岩系的地层时代划分很不统一,岩石定名复杂多样。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和大量钻探工程编录的基础上,通过本次红海矿区深钻施工揭露了卡拉塔格红海矿区完整的地层层序,结合精确的同位素定年和区域地层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套火山-沉积岩系属早古生代,由老到新,由中下奥陶统荒草坡群大柳沟组、下志留统红柳峡组、下志留统卡拉塔格组组成,并厘定了各组之间接触关系及与之相关的成矿类型,为该区地质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中生代时期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其相应的岩浆作用一直是高原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年代学系统研究对新特提斯洋及拉萨地块的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桑日县-桑耶寺一带火山-沉积岩地层出露有叶巴组、麻木下组、比马组、旦狮庭组、门中组、温区组、典中组等,各地层时代在不同的文献中出入较大,文章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层位,系统采集火山岩样品,对其进行锆石U-Pb测年,并对该区火山岩年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桑日县以西至扎囊县桑耶寺一带,雅江结合带北侧出露的火山-沉积岩地层中的火山岩年代均为晚白垩世,在野外调查基础之上,结合岩石学和年代学,划分了麻木下组(90. 24±0. 41~99. 9±0. 7 Ma)、比马组(90. 4±1. 6~93. 7±1. 2 Ma)、旦狮庭组(87. 26±0. 76~88. 9±1. 3 Ma),并限定了其形成时代,进一步厘清了该区火山-沉积岩地层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6.
仇银江  田江涛  李涛 《矿产勘查》2016,7(6):882-890
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成矿带是新疆东天山重要的铁、钼、银、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雅满苏铁矿床为区内较有影响力的中型富铁矿床之一,深部见有块状硫化物。阿齐山铅锌矿为近年通过1∶5万化探发现的中型铅锌矿床。文章通过对两个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其成矿相似性和差异性,认为二者产于火山喷发沉积盆地中,受火山机构控制,均经历了硫化物成矿期→铁氧化物成矿期→火山气液交代期等3个矿化期,具有极其相似的蚀变特征。但雅满苏铁矿产出于近火山口爆发相—溢流相基性火山岩中,硫化物成矿期时间短,强度小,后期火山气液交代对矿床起到了很好的叠加富集作用。阿齐山铅锌矿产出于远火山口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硫化物成矿期矿化强度大,铁氧化物成矿期相对较弱。雅满苏铁矿和阿奇山铅锌矿均受到后期火山气液交代作用强烈改造。通过对比可以在雅满苏一带铁矿体下部层位的细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寻找铅锌矿,在阿齐山铅锌矿床的底部夕卡岩中寻找热液交代型富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7.
张林  曹煜昊  阮昕  徐耸  卢崇海 《矿产勘查》2021,12(9):1861-1870
辽北地区卢崇海等重新划分的新元古代南华系冰期地层缺少系统的的地球化学研究,本次对该研究区域新划的南华系岩石地层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样品的成分变异指数(ICV)值均略大于1.0,代表活动大陆边缘首次沉积的产物,其碎屑岩的成熟度较低。化学蚀变指数(CIA)值及Sr/Cu值表明,殷屯组处于寒冷、干燥的环境。陈千户组、汎河组地层处于干燥-寒冷与温暖-湿润之间变换的环境。南华系殷屯组、陈千户组和汎河组地层中Al_2O_3/TiO_2、TFe_2O_3+MgO、Ti/Zr、La/Co值及南华系物源判别图显示,辽北地区殷屯组、陈千户组和汎河组沉积物源的原始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物源,混入少量长英质、基性岩混合物源。通过与不同构造环境下砂岩地球化学参数对比及碎屑岩构造判别图分析表明,辽北铁岭地区南华系殷屯组、陈千户组和汎河组沉积岩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384-392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西昆仑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针对工作区中出露地层开展地质剖面测量和区域地质填图,系统收集其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分布特征、接触关系、基本层序等资料,并开展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和沉积环境分析工作。通过研究将工作区内三叠系出露地层划分为群鸭湖组(T_(1-2)q)和云雾岭组(T_3y),岩性组合主要为砂岩与泥页岩组成的巨厚层复理石建造,间夹有少量条带状灰岩和极薄层硅质岩及透镜状砾岩。并依据其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和接触关系将群鸭湖组至下而上划分为T_(1-2)q~1、T_(1-2)q~2、T_(1-2)q~3三段,将云雾岭组组划分为T_3y~1和T_3y~2两岩性段。进一步分析认为群鸭湖组地层为深水环境重力流沉积,云雾岭组地层则为浅海陆棚-半深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9.
田光昊  胡新茁  侯红星  刘航  刘博  马永君 《矿产勘查》2022,13(10):1413-1429
清水河组是巴颜喀拉山地区中生界沉积地层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清水河组碎屑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U-Pb锆石测年分析,对清水河组沉积时代、构造环境及物源进行了探讨。清水河组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昆仑地块—西秦岭地块大陆弧为清水河组主要物源之一,碎屑物质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火山岩源区。清水河组碎屑锆石U-Pb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晚古生代260 Ma和288 Ma、早古生代444 Ma、新元古代850 Ma和960 Ma、中元古代1300 Ma。海西期—印支期以及加里东期岩浆岩是本区碎屑锆石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位于峨眉山玄武岩系底部的沉凝灰岩和沉火山角砾岩球状风化强烈,风化程度明显高于上覆玄武质熔岩。与母岩相比,腐岩化学组分淋失严重,次生微孔隙发育,但单体孔隙尺寸细小,具有低密度、高孔隙度、高渗透率、高容水度及高持水度特征。2种具有块状构造的沉积火山碎屑岩均由玄武质火山碎屑和正常海相碳酸盐岩碎屑组成,分属钙质基性沉凝灰岩和钙质基性沉火山角砾岩,它们具有类似的化学组成,而且风化过程中的组分流失与相对富集规律也基本一致。非饱和带环境下的温度波动可在岩石中2类不同碎屑颗粒之间形成贴粒微缝;微缝内的凝结水首先溶解灰岩碎屑,并逐渐在结构体表面一定厚度范围内形成吸水–贮水能力远大于一般岩石腐岩壳的海绵状结构层。该结构层吸收–贮存的液态水一方面保证壳内火山碎屑的溶解,一方面向其内侧风化前锋的扩展进程提供水量支持。钙质基性沉火山碎屑岩的风化进程可明显地划分为分别以灰岩碎屑和玄武质火山碎屑溶解为主、先后彼此搭接的2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内发育有红海(—黄土坡)大型VMS型铜锌矿床、红石—梅岭热液脉状铜矿床、玉带斑岩型铜矿床等,其赋矿围岩均为一套多旋回火山—沉积岩系。文章获得侵入该岩系下部岩性段中闪长玢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442.6±5.3)Ma和(437.1±3.8)Ma,其精确限定了该岩性段形成时代上限为晚奥陶世,表明这套含矿岩系最早可能形成于奥陶纪。  相似文献   

12.
郭学辉 《矿产勘查》2020,11(1):103-113
珠尔很沟锰多金属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北部,勘探共圈定11条工业矿体,格根敖包组上部含铁锰碎屑岩为该区主要赋矿层位。在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研究基础上,对该锰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与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该区锰多金属矿的形成经历了胶体化学沉积分异作用阶段、热液交代作用阶段、淋滤交代作用阶段,提出地表出露的"铁锰帽"及"铁锰矿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区域上发育的北东向构造带在矿区内派生的次一级的北西-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与上石炭-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正常沉积碎屑岩中的薄层石灰岩或灰岩透镜体为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1)
本论文通过对研究区,即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缘位置的色哇组实测剖面的分析,并结合周围色哇组地层的数据分析得到了关于色哇组的时代界定,大多以古生物化石为主,前人在色哇组中采获较多的化石,主要以菊石化石为主。前人在双湖特别区毕洛错地区采获了大量的菊石,菊石保存较为完好,经鉴定后,其是时代为多为中侏罗世。研究区内色哇组地层岩性也主要以碎屑岩为主夹有砂岩透镜体和礁灰岩。岩相主要为一套浅海陆棚相,从下往上依次从外陆棚过渡到了内陆棚。区域上色哇组以一套陆棚相沉积为主,且总体上,都呈外陆棚亚相向内陆棚亚相过渡,反映了水深向水浅的过渡。这一海平面的变化时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所致,而不是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此时盆地内发生了两次明显的海侵-海退过程。这也表明整个南羌塘地区均以相对稳定的沉降作用,色哇组的沉积特征表明,此时的班公湖-怒江带是一个较稳定的时期,且进一步佐证此时的班公湖-怒江洋盆并未向北消减。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上,本区位于秦岭地槽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按大陆古板块划分应属华北古板块南缘的陆壳增生带。区域南为商丹大断裂,北为铁炉子—三要大断裂,蔡凹锑矿床分布于两断裂之间的秦岭群中。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秦岭群第二、三岩性段。蔡凹锑矿床主要产于第二岩性段中下部,(含)石榴矽线钾长石片麻岩、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及粗粒大理岩中,其次产在第三岩性段石榴黑云斜长片岩、混合岩夹斜长角闪长岩中。矿区褶皱构造为界岭复式背斜及其南翼的次级褶皱,与主矿带有关的褶皱为小虎狼沟—韩家沟(倒转)背斜。在该背斜南翼层间破碎空间及…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南段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海西期/燕山期)及某些金属矿床(如白音诺尔、大井及花敖包特等)的成因(喷流沉积或岩浆热液,或二者的叠加)和成矿物质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文章系统分析了大兴安岭南段主要金属矿床的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大部分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具幔源铅特征;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古生代侵入岩存在明显差异,但与中生代侵入岩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内金属矿床的形成大都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矿石铅主要来自于中生代侵入体,二叠系地层、古生代火成岩和锡林浩特杂岩对矿石铅的供给有限;该区可能存在海西期和燕山期两期成矿事件,花敖包特矿床的形成时代与蒙恩陶勒盖矿床相近,都形成于燕山早期;大井和白音诺尔矿床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徐刚  徐朝阳  杨华  方荣  水彬  左家 《矿产勘查》2017,8(2):306-311
诺格朝特陶勒盖(Nogtsot Tolgoi)铜矿床位于南蒙古的前寒武纪微型大陆南戈壁的卡利登褶皱带中。成矿时代为新古元代—寒武纪,矿体赋存于由碳酸盐岩化的含长石碎屑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和具花岗岩结构的灰岩组成的构造蚀变带中,呈层状或似层状顺层产出,受地层和构造蚀变带控制明显,属含水火山沉积—后期气液改造成因。通过对中心区矿段进行地质详查,探获该铜矿床品位中等,规模达到中型。除详查中心区矿段之外,通过物化探成果解译及少量钻探验证,发现多处成矿远景区,找矿潜力巨大,并指出下一步勘查的重点为详查区的深部和其他几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在冈底斯带北缘分布着一套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地层,该地层对于研究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认识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和理解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前人对冈底斯北缘改则县物玛乡一带分布的这套地层归属不统一。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在岩石学、沉积学研究基础上,通过古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等,将该套地层厘定为多尼组,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代表在弧后盆地内陆海的台地边缘浅滩-浅海陆棚环境下形成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组合,表明改则县物玛乡一带在早白垩世晚期处于新特提斯洋对冈-念板片南向俯冲的残留海盆地阶段。以上研究为新特提斯海的演化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拉套山南缘出露的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沉积地层,是西天山石炭纪构造演化的重要物质记录。阿克沙克组第一段以碎屑岩发育为特点,在泥质粉砂岩中含少量珊瑚、腕足及苔藓虫化石;阿克沙克组第二段受后期晚石炭世花岗岩侵吞,呈残留状出露,以碎屑岩角岩化和含板岩为特征。阿克沙克组变质碎屑岩岩原岩为泥质岩,高Si O2含量(63.91%~64.58%),高场强元素Nb、Ti、Ba强烈亏损,Sr/Ba值为0.13~0.16,Th/Sc值为0.97~1.02,La/Sc值为2.33~2.38,稀土总量为181.37×10-6~186.67×10-6,轻重稀土比值为7.2~7.23,(Ce/Yb)N值为5.18~5.31,(La/Yb)N值为7.49~7.95,轻稀土元素富集,Eu亏损明显(δEu值为0.59~0.60),Sm/Nd值为0.188~0.191,物质来源于上地壳;碎屑岩碎屑颗粒沉积速度较快,属于近源沉积,沉积物来源于活动性质的构造环境。通过沉积物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认为阿克沙克组蚀源区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且物源区中存在较多的岛弧成分。  相似文献   

19.
秦岭地区沉积岩包括从扬子地台北缘的志留纪裂陷沉积到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沉积和三叠纪裂陷沉积。现有勘查资料表明,秦岭地区沉积岩容矿型金矿大多集中在泥盆系和三叠系,少量分布在志留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沉积岩容矿金矿类型有细碎屑岩容矿的变形变质动热改造型、碎屑岩薄层灰岩容矿的韧性剪切带型、钠长角砾岩钠长板岩容矿的热水喷流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容矿的浅成低温热液( 热泉) 型和含碳泥质岩容矿的推覆构造型5 种。该区金矿控矿条件为盆地边缘隆起带控矿、热隆起周边剥离断层系统控矿、不同岩性界面的推覆构造及剪切构造控矿和多期活动的深大断裂控矿  相似文献   

20.
河北井陉—内丘一带铜矿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井陉—内丘一带铜矿处在兴安—太行南段成矿带上,区域矿产远景评价认为该区资源前景较大。根据矿点赋矿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该带铜矿分为桃园式、鸡冠山式和上寨式3种类型。文章通过对铜矿硫、碳、氢和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即甘陶河群南寺掌组变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的基性火山岩;成矿流体源自古大气降水与基底岩石发生水—岩反应而形成的建造水。区域构造演化为成矿提供动力和储矿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