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准确确定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蒸硒的最优工艺条件,通过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探究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及酸泥比对蒸硒率的影响,建立了硫酸化焙烧蒸硒过程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蒸硒率影响显著,在焙烧温度为522 ℃、保温时间为22.34 min、酸泥比为0.333mL/g的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蒸硒率为99.48%,而实验蒸硒率为99.12%,与预测值相差0.36%,匹配性良好,硫酸化焙烧过程响应曲面法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铜阳极泥进行硫酸化焙烧脱硒处理。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条件,探究了微波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酸泥比对铜阳极泥脱硒率的影响,建立了微波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的二次回归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酸泥比、微波焙烧时间对脱硒率影响显著。优化工艺条件为:酸泥比0.9:1,微波焙烧时间28min、焙烧温度400℃,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硒率模型预测值为95.35%,与实验值96.12%相近。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有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铜阳极泥进行硫酸化焙烧脱硒处理。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条件,探究了微波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酸泥比对铜阳极泥脱硒率的影响,建立了微波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的二次回归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酸泥比、微波焙烧时间对脱硒率影响显著。优化工艺条件为:酸泥比0.9:1,微波焙烧时间28min、焙烧温度400℃,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硒率模型预测值为95.35%,与实验值96.12%相近。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有效。  相似文献   

4.
以铜阳极泥为原料,采用硫酸化焙烧蒸硒-酸浸脱铜-氯化分金-亚硫酸钠分银的火法-湿法联 合工艺对阳极泥进行综合回收。试验结果表明: 在上述联合工艺下,阳极泥中硒挥发率达到99.7%,粗硒产品中硒品位达93.6%; 铜浸出率达到95.8%,海绵铜中铜品位达到87.62%; 金浸出率达到99.2%,粗金产品中金品位为99.3%; 银浸出率达99.4%,粗银产品中银品位为98.1%。该工艺有效实现了铜阳极泥中硒、铜、金、银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5.
研究"硫酸化焙烧—酸浸—氰化"和"L-SX-EW"联合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过程中,焙烧温度、酸浸酸度对铜、铁浸出率和酸浸液中Fe~(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化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1 h、初始酸浸酸度40 g/L、浸出液固比3∶1、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1 h条件下,铜、铁的浸出率分别为大于96%、21%,酸浸液中的Fe~(3+)浓度2.87 g/L。表明在不改变原有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焙烧温度和酸浸酸度两个关键工艺参数,可以达到提高铜浸出率的同时兼顾降低Fe~(3+)浓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硫酸化焙烧—酸浸—氰化"和"L-SX-EW"联合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过程中,焙烧温度、酸浸酸度对铜、铁浸出率和酸浸液中Fe~(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化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1 h、初始酸浸酸度40 g/L、浸出液固比3∶1、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1 h条件下,铜、铁的浸出率分别为大于96%、21%,酸浸液中的Fe~(3+)浓度2.87 g/L。表明在不改变原有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焙烧温度和酸浸酸度两个关键工艺参数,可以达到提高铜浸出率的同时兼顾降低Fe~(3+)浓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铁矿经高温焙烧制取硫酸后产生的铜品位为0.87%硫酸渣的铜浸出动力学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矿石的性质,研究了矿石粒度、初始酸浓度、液固比、搅拌速率、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硫酸渣矿样中铜浸出的影响,采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对硫酸渣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硫酸渣铜浸出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从浸出过程控制模型、浸出动力学方程、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方面确定了硫酸渣浸出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为内扩散过程控制,得出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9.96 kJ/mol。  相似文献   

8.
以某公司复杂含铟烟尘为原料, 分别研究了氧化酸浸和硫酸化焙烧-水浸两种浸出铟工艺。氧化酸浸工艺主要考察了初始硫酸酸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添加量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 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主要考察了硫酸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初始硫酸浓度6.0 mol/L, 液固比6∶1, 浸出温度90 ℃, 浸出时间3 h, 氧化剂H2O2添加量为12%条件下进行氧化酸浸, 铟浸出率由常规酸浸的46.5%提高到70%; 在硫酸用量1.0 mL/g, 焙烧温度300 ℃, 焙烧时间2 h条件下进行硫酸化焙烧-水浸, 铟浸出率达到92%, 实现了铟的高效浸出。  相似文献   

9.
采用XRF、XRD、粒度仪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某富含金银阳极泥矿的成分、粒度、物相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阳极泥矿粒度细、结构复杂,富含金、银,总含量达到10.42%,主要有色金属为铜、铅,含量分别为17.26%、13.28%;阳极泥矿中金主要以金银合金的形式存在,少部分包裹在硒化铜及硫酸铅中并伴随少量的银、锑等元素;银主要以硒化银、硒酸化银、铜银硒、金银合金及包裹在硫酸铜或者硫酸铅中形成共生化合物等形式存在;铜主要以硫酸铜化合物形式存在,硫酸铜是阳极泥矿的基底,并附存大量的其它杂质元素;铅主要以硫酸铅、硫酸铅钡、砷酸锑铅并伴有锑、金、银、砷等元素的形式存在。除此之外,阳极泥矿中还含有硫酸钡、硫酸锑等化合物。通过分析此阳极泥矿中金、银元素及主要杂质元素铜、铅的成分与赋存状态,为制定高效提取金、银的工艺流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CIGS废料为原料,采用"硫酸化蒸硒—水浸—铜萃取—铟萃取—中和沉镓—碱化造液"工艺梯次回收硒、铜、铟、镓四种元素,并产出粗硒、阴极铜、精铟和金属镓产品。研究了蒸硒、水浸试验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后试验条件下,蒸硒过程硒挥发率为99.5%,萃取过程铜、铟的萃取率分别为98.4%和99.9%,中和沉镓—碱化造液过程镓浸出率为99.5%。  相似文献   

11.
加压酸浸预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国内某铜冶炼厂所产的铜阳极泥为原料, 采用加压酸浸的方法对该铜阳极泥进行预处理, 对铜阳极泥中铜、碲、硒等元素的浸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达到铜的较完全脱除及碲、硒的部分脱除, 银在浸出过程中基本没有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青海某铜阳极泥中贵金属的矿物组成、嵌布关系等特征,优化铜阳极泥中贵金属提取工艺,采用化学分析方法、XRD、SEM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青海某铜阳极泥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阳极泥中颗粒粒度<38 μm 69.22%,38~4 5 μm 8.58%,>45 μm 22.20%;主要元素为Pb、Cu、Se、Au、Ag,其含量分布为25.43%、18.01%、4.23%、1161.4 g/t、70446.1 g/t;主要物相有铅矾(硫酸铅)、硒铜银矿、硒银矿、铜的砷酸盐(光线矿或翠绿砷铜矿、羟砷铜矿)、铜的氧卤化物或氢氧卤化物(氯铜矿或斜氯铜矿、副氯铜矿)、锑的砷酸盐、锡石、硅酸盐矿物等;金的粒度分布小于2 μm,形态主要为圆点状,与硒铜银矿边缘或包裹连生;银的粒度分布不均匀,最大粒度为20 μm,最小粒度小于5 μm,主要以硒铜银矿、硒银矿、硫铜银矿、卤化银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3.
Taking a copper anode slime as the raw material, a novel process for selenium extraction was studied. The primary selenium recovery can reach above 88.5 , and the quality index of selenium product can be up to 99.5 ,. The economic benefit resulted is remarkable and environment has been protected.  相似文献   

14.
1IntrductionSeleniumis a rare and scattered metallic element,its average concentration in earth's crust is0.05×10-6,it generally cannot forma separate mineral andis patchily distributedin some minerals such as copperore,lead ore and Hg(S,Se).Seleniumis widely used due toits unique propertyin some areas such as elec-tronics,glass,metallurgy,chemicals,agriculture and medicine.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amount of seleni-umapplication had been up to2100-200t/a[1],andits demands will growin the fut…  相似文献   

15.
Taking a copper anode slime as the raw material, a novel process for selenium extraction was studied. The primary selenium recovery can reach above 88.5 % and the quality index of selenium product can be up to 99.5 %. The economic benefit resulted is remarkable and environment has been protected.  相似文献   

16.
以CaCl2为氯化剂,进行了氯化焙烧铜熔炼渣回收铅的研究,考察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氯化剂添加量和空气流量对铅金属回收率的影响,探讨了铜熔炼渣中铅的氯化挥发动力学.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950℃、焙烧时间12 min、CaCl2添加量10%、空气流量100 mL/min时,铅的金属回收率达到92.71%.铜熔炼渣中铅的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CIGS废料采用“硫酸化蒸硒-水浸-铜萃取-铟萃取-中和沉镓-碱化造液”工艺梯次回收硒、铜、铟、镓四种元素,并产出粗硒、阴极铜、精铟和金属镓产品。在优化后试验条件下,蒸硒过程硒挥发率为99.5%,萃取过程铜、铟的萃取率分别为98.4%和99.9%,中和沉镓-碱化造液过程镓浸出率为99.5%。  相似文献   

18.
铅阳极泥选择性脱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选择性脱铜—混酸浸锑、铋—硝酸脱铅—火法熔炼回收贵金属工艺综合回收铅阳极泥中的有价金属。重点介绍了该工艺中选择性脱铜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脱铜条件:浸出温度28℃,初始酸度H2SO420 g/L,鼓空气浸出3 h,液固比L/S=5/1(mL/g),添加剂Fe3+浓度1 g/L;在该条件下,铜的平均脱除率为91.30%,锑的平均浸出率仅为2.11%,Bi,Pb,Au,Ag等不被浸出。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选择性脱铜效果,有效解决了铅阳极泥传统湿法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金属分离不彻底、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阳极泥处理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多种阳极泥处理技术,以最有代表性的铜阳极泥处理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的典型流程及其特点。探讨了与阳极泥处理的各单元操作(焙烧、浸铜,分金、分银等)有关的分离和提纯技术的原理。在总结铜阳极泥处理技术新进展的前提下,指出了铜阳极泥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笔者认为,铜阳极泥处理技术在不断完善改进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已进入综合回收多种有价金属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