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2 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甲乙酮肟(MEKO)为主要原料合成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CWPU)。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CWPU进行表征。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整理剂的工艺配方为n(NCO)/n(OH)=1.30~1.39、MDEA用量6.0%、n(MEKO)/n(NCO)=1.2;预聚反应最佳条件为80℃×150 min,亲水扩链阶段最佳反应条件为50~55℃×90 min,封端阶段最佳反应条件为45℃×90 min。整理剂用量为40 g/L时有明显的防毡缩效果,达到羊毛织物8%的机可洗标准。  相似文献   

2.
低温等离子体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和功率对羊毛织物的毡缩率及断裂强力的影响,比较了树脂整理与低温等离子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处理时间:3 min,压强:1 MPa,处理功率100 W,树脂用量:40 g/L。  相似文献   

3.
以端氨基环氧硅油为改性剂,自制的聚氨酯为单体,制备环氧硅油改性聚氨酯整理剂,测定其物理化学性能,发现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耐热和耐碱稳定性;然后对羊毛织物进行浸渍整理,以羊毛织物的毡缩性、亲水性、柔软度、抗静电性等为测试指标,优化整理工艺,得到最佳整理条件;最后对整理后羊毛织物的亲水性、手感、毡缩性、抗起毛起球和染色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整理的羊毛织物的柔软性明显提高,毡缩率由13.5%降到4.5%,抗静电性以及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强化自制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的防毡缩效果,将双氧水预处理与防毡缩整理剂联合应用于羊毛的防毡缩工艺中,以纤维毡缩球密度和失重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出双氧水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条件的双氧水预处理羊毛可以提高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纤维的防毡缩效果,羊毛纤维的毡缩球密度从0.071 2 g/cm3降至0.021 4 g/cm3,毛织物面积毡缩率从10.71%降至4.03%,并测定了不同处理羊毛的SEM图,发现羊毛表面形态结构和羊毛防毡缩性能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水性聚氨酯对羊毛织物防毡缩处理时用量过大而造成织物发硬、手感差和单独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时强力损伤严重的问题,文章将羊毛织物用蛋白酶Esperase 8.0L预处理后再经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WSPU)联合防毡缩整理。探讨了蛋白酶Esperase 8.0L最佳酶活,确定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最佳配比。以羊毛织物的面积毡缩率、强力为评价指标,优化出联合防毡缩整理工艺。该工艺整理后的羊毛织物满足国际羊毛局防毡缩技术标准和市场对机可洗产品的质量要求,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和手感得到改善。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织物风格测试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自制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的防毡缩效果,将等离子体预处理与防毡缩整理剂联合应用于羊毛的防毡缩工艺中,以纤维毡缩球密度和失重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出了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为:真空度35 Pa,放电时间4 min,放电功率100 W。结果表明:选择合适条件的等离子体预处理羊毛可以有效提高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纤维的防毡缩效果,毡缩球密度从0.077 0 g/cm3降至0.016 9 g/cm3。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自制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的防毡缩效果,将等离子体预处理与防毡缩整理剂联合应用于羊毛的防毡缩工艺中,以纤维毡缩球密度和失重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出了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为:真空度35 Pa,放电时间4 min,放电功率100 W。结果表明:选择合适条件的等离子体预处理羊毛可以有效提高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纤维的防毡缩效果,毡缩球密度从0.077 0 g/cm3降至0.016 9 g/cm3。  相似文献   

8.
羊毛织物的防缩整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就国内外羊毛织物防缩整理的工业概况作了介绍;简明地阐述了羊毛的毡缩理论;并重点讨论了稳定型聚氨酯预聚体防缩整理剂的合成和特性、以及该整理剂用于羊毛织物防缩整理时主要工艺条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印染》2016,(17)
利用环境友好型漆酶及漆酶-介体体系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漆酶和介体(TEMPO)用量对羊毛织物的表面改性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漆酶或TEMPO无法实现羊毛织物的表面改性;漆酶-TEMPO介体体系可实现羊毛织物的表面改性及性能改善,并且随着体系内TEMPO用量的增加,羊毛织物的表面润湿性、染深性和抗毡缩性能呈增强的趋势,但并不影响羊毛织物的失重率和力学稳定性。漆酶-TEMPO介体体系有望成为既不损伤羊毛织物,又可实现羊毛织物表面改性、提高表面润湿性、染深性和抗毡缩性能的绿色酶加工工艺;并进一步推测漆酶-TEMPO介体体系表面改性羊毛织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水性聚氨酯型羊毛防毡缩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多元醇(GEP-330N和PE-一6200)为基本原料,通过用亚硫酸氢钠(NaHSO3)封端的方法,合成了2种水性聚氨酯型羊毛防毡缩整理剂,并用于羊毛织物的整理,获得良好的防毡缩效果及手感。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羊毛防毡缩整理工艺存在AOX环境污染问题,以自制的反应性阳离子交联改性剂WLS和阳离子明胶蛋白为原料制备出一种不含卤素的蛋白类羊毛防毡缩整理剂,将其应用于羊毛纤维的整理加工中,通过对羊毛防毡缩性能的评定,优化出了合成条件,其为:M(明胶蛋白)∶M(WLS)=1∶10,Na OH用量为1.60%(对阳离子交联剂WLS的质量百分数),合成温度80℃,合成时间3 h。结果表明:该合成整理剂与亚硫酸钠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羊毛纤维的防毡缩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羊毛织物毡缩性能,运用不同前处理与蛋白酶结合的方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探讨整理后织物毡缩性能和强力的变化,从而确定最佳前处理方案。应用SEM研究不同前处理、前处理与蛋白酶共同整理对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探讨不同前处理对羊毛用蛋白酶处理防毡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用蛋白酶处理,羊毛织物毡缩率仅下降到11.4%,很难达到羊毛防毡缩的目的,LTP前处理对于其后进行的蛋白酶防毡缩处理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毡缩率下降到5.6%,达到了国际羊毛局防毡缩标准。  相似文献   

13.
将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与常压等离子体技术结合处理羊毛织物,讨论了其对羊毛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尺寸变化率以及毡缩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改性处理后的羊毛织物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常压等离子体结合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毡缩性得到改善,面积毡缩率为3.21%;处理羊毛织物的染色K/S值提高了17.07%、耐摩擦色牢度提高了0.5级。  相似文献   

14.
芬顿试剂法对羊毛织物防毡缩及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芬顿试剂法对羊毛纤维鳞片进行氧化处理,与单用双氧水预处理、蛋白酶处理等常规氧化法进行比较,探讨了芬顿试剂法对羊毛织物防毡缩及染色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C12H25NaO4S、Fe2+、生物酶及螯合剂EDTA对织物色差ΔE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被处理羊毛鳞片表层状态,测试了羊毛织物毡缩率、色差、断裂强力。结果表明,芬顿试剂法与常规氧化法相比,对羊毛鳞片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织物上染率,织物断裂强力损失率为8.4%,不会影响其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双氧水前处理与蛋白酶结合的方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探讨前处理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前处理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效果有显著影响,毡缩率下降到5.34%,达到了国际羊毛局标准,但强力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羊毛织物毡缩性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与蛋白酶结合的方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探讨整理后织物毡缩性能和强力的变化.应用SEM观察等离子体/蛋白酶处理对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后织物表面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织物的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羊毛织物毡缩率不仅下降到5.4%,而且能基本保留羊毛织物原有的强力.由此得出,低温等离子体与蛋白酶联合整理可使羊毛织物获得良好的防毡缩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聚氨基甲酰磺酸酯羊毛防毡缩整理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一系列聚氨基甲酰磺酸酯羊毛防毡缩整理剂,讨论了NCO和OH的量比、聚醚结构、作为溶剂的水、乙醇的比例和封端时间对封端反应和防毡缩效果的影响,量比n(NCO):n(OH)为2,2:1,封端时间为60min的反应条件,以分子质量为3000、无规嵌段的聚醚合成的树脂对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羊毛织物毡缩性能,运用低温等离子体与蛋白酶结合的方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探讨了整理后织物毡缩性能和强力的变化。通过对染色性能指标的测试,主要探讨了防毡缩整理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应用SEM研究了等离子体/蛋白酶处理对羊毛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织物的表面形态和化学性能都发生了变化,不仅使羊毛织物毡缩率下降到5.4%,而且使羊毛的染色性能得以很大的改善,从而使羊毛的低温染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羊毛蛋白酶防毡缩造成的损伤,应用TG酶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研究TG酶对羊毛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TG 酶可以修复化学预处理和蛋白酶防毡缩处理对羊毛造成的损伤,使羊毛织物强力增加,碱溶度下降。TG酶可以催化羊毛纤维蛋白质分子内的交联。羊毛的蛋白酶/TG酶联合防毡缩的最佳工艺为: 蛋白酶Sav用量1%(o.w.f.), 蛋白酶Sav作用时间30min,pH值8~9;TG酶用量2%(o.w.f.),TG酶作用时间50min,pH值6~7;浴比均为20:1,温度均为50℃,该工艺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为2.93%, 强力380.4N,强力损伤控制在7.4%。  相似文献   

20.
羊毛织物含氯抗毡缩整理具有很好的整理效果,但是污染环境,而一些环保型的抗毡缩整理方法,无法同时满足抗毡缩效果和织物手感等性能的要求。文章探讨一种用次氯酸钠和双氧水联合抗毡缩整理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与二氯异氰尿酸法、过一硫酸钾法和等离子体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通过次氯酸钠和双氧水联合整理,羊毛织物可以获得很好的抗毡缩效果、手感和染色效果,对织物的断裂强度、亲水性能影响较小。同时,这种新型抗毡缩整理方法,降低了有效氯用量,满足了生态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