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在使用空心锭花式纱线纺纱机生产羊毛圈圈纱产品时,纱线圈圈花型保持丰满的同时纱线手感柔软,使用经过改造的空心锭花式纱线纺纱小样机纺制了7种不同捻度的羊毛圈圈纱;分别对不同捻度下纺制所得圈圈纱圈圈密度进行统计并对比,发现空心锭假捻的变化对羊毛圈圈纱的圈圈密度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空心锭花式纱线纺纱机生产羊毛圈圈纱时,在合理的纱线捻度范围内,空心锭假捻越大,生产的羊毛圈圈纱圈圈密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空心锭纺纱机上开发雪尼尔纱与灯笼纱复合花式纱线,通过改进工艺参数和控制影响因素,研发出复合圈圈纱和复合合股纱两款新型复合花式纱线。  相似文献   

3.
利用空心锭生产花式纱线,已被许多纺织厂所认识并用于生产。然而在利用空心锭纺纱的过程中,大多数技术人员所碰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锭间差—即生产同一花式品种时锭与锭之间的速度差异及单锭花型的不稳定,这是影响花式纱线品质的关键所在。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从花式纱线的成形原理到纺纱设备的保证,对空心锭纺纱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在锭间差产生的同时,锭子的转速差异率都在2%的标准内,而锭间差的标象是花型有差异。花型的形成是在假捻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假捻捻回产生一个圈圈或波形。因此花型的差异,即为假捻捻…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提高棉纤维的成纱性能,利用自主研发的假捻装置,在加装假捻装置的环锭细纱机上分别控制装置的速度、位置和纺纱方式,纺制了28.1 tex 棉纱,并对成纱质量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假捻器在纺纱过程中的最优转速为300 r/min,速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纱线的强力和毛羽;假捻点与前罗拉钳口的连线和水平线之间夹角的正切值为0.7 时成纱效果最佳,假捻器的位置可改变纱路进而影响加捻三角区的大小和状态,纺纱过程中优选假捻器的合适位置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假捻器与斜位纺结合使用,改善了单一假捻纺纱情况下的纱线性能。  相似文献   

5.
探讨三色渐变圈圈纱的设计和纺制要点。概述了渐变圈圈纱的结构和生产原理,对影响外观效应的颜色、超喂比、捻度、芯纱张力和牵伸倍数进行了分析设计。合理选择了芯纱、饰纱和固纱原料,测试了纤维性能。纺制三色渐变圈圈纱时,双芯纱须从前胶辊的凹槽中通过,芯纱、饰纱、固纱要在空心锭下方的加捻钩上绕1圈~2圈,同时要保证渐变自然,从而顺利纺制出三色渐变圈圈纱,成纱外观良好,条干均匀,疵点少,圈圈大小分布均匀。认为:正确掌握成纱特点和纺纱工艺技术有助于花式纱线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断丝线是众多花式纱线中的一种。文章介绍了断丝线的生产原理与在环锭花式捻线机和空心锭花式纱线纺捻机上的生产方法,并指出了一些工艺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盘式纺纱机的纺纱原理及假捻器的加捻原理,在分析假捻器结构的基础上,对采用两种假捻器纺制14.5tex纱的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认为新型假捻器能适应连续纺纱生产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滕明  朱鹏 《棉纺织技术》1997,25(12):53-54
1 概述传统的花式线生产大都需经两道工序:第一道用花式捻线法使芯纱和饰纱形成所要求的花式外形;第二道为加固工序,一方面对上道工序形成的花式外形退捻定形,同时用固结线对其包覆、加固,最后形成稳定的花式纱线,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目前,一般空心锭花式捻线机,生产线圈类花式纱线(如圈圈线、波纹线、辫子线等)工艺比较成熟,但生产结子类花式纱线效果不佳,是花式纱线生产技术难题之一。针对这些问题,东台纺织机械厂研制出ASFB751A型花式捻线机,特点是合两道工序为一道,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发出质量较好的结子纱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空心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花式线生产工序合二为一 ,芯 ,饰、固纱同时并捻 ,一次成形生产花式线 ,明显地提高了工效。因此空心锭花式捻线机被广泛应用于超喂类 (圈圈线、波浪线等 )、花式线的生产 ,但该类设备用于生产控制类花式线特别是结子线时效果则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空心锭花式捻线机现有技术是通过控制芯纱运动规律来生产控制类花式线的 ,在生产结子线需要形成结子时 ,是控制芯纱使其暂停输出运动 ,正常输出的饰纱便会在芯纱上形成一个结子 ,问题在于空心锭是连续旋转的 ,其上的固纱有时也会在饰芯线上包缠出一个…  相似文献   

10.
常规纺纱要求纺出的纱线粗细均匀,表面光洁,尽量短的毛羽,尽可能小的棉结,以便织出光滑平整的布。而花式纱线却反其道而行之,人为地制造出粗细不匀、圈圈点点、毛毛茸茸、疙疙瘩瘩的纱线,从而织出千姿百态、独具特色的织物。大多数花式纱是由中心部分的芯纱和外包缠部分的饰纱组成。芯纱大都采用化纤长丝,饰纱采用化纤、毛、棉等短纤维。用空心锭子花式捻线机或改造的纺纱机纺制。花式线的纺纱基本原理是,喂入一根芯纱,另外喂入一根饰纱,它包绕在芯纱外面。饰纱的喂入速度要大于芯纱的喂入速度,这样纺出的纱称为超喂型花式线;也…  相似文献   

11.
探讨解捻程度和牵伸倍数对再牵伸棉纱性能的影响。使用直接计数法测量了纱线的滑移捻度,并依此计算不同牵伸倍数下假捻器的转速,在自制的细纱小样机纺制9种棉纱,分析纱线的细度、毛羽、条干和断裂强度。正交试验表明:假捻器的转速是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显著影响因素,成纱的条干均匀度随着假捻器转速的增大而恶化。牵伸倍数是纱线细度、毛羽及强力性能的显著影响因素,随着牵伸倍数增大,成纱的细度显著提高,毛羽及强力性能会明显变差。当假捻器的转速不大于1/3滑移捻度与纺纱线速度的乘积,且牵伸不大于10倍时,成纱的各项性能比较均衡。认为:再牵伸方法有利于以较低成本生产超细纱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包缠纺纱技术的关键问题——包缠作用的产生与包缠数、假捻器的作用、强力问题、花式纱的纺制、包缠丝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对纺科院研制的包缠花式纺纱机的牵伸机构、长丝的卷绕形式等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探讨了与生产有关的工艺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云纹花色纱工艺参数的优选。为纺制出高质量C 18.2tex云纹花色纱,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其在DTM129型空心罗拉集聚纺细纱机上纺制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优化分析。通过改变成纱捻系数、饰纱线密度和饰纱捻系数等3个因素,对不同参数下所纺云纹纱的条干、毛羽和断裂强力进行测试分析,结合极差与方差分析法,获得了较优的纺纱工艺方案。结果表明:纺制高质量C 18.2tex的云纹花色纱最优工艺试验方案为成纱捻系数360,饰纱线密度14.6tex,饰纱捻系数260。认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有助于云纹花色纱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加对低捻纱工艺和性能的认识,明确不同纺纱方式低捻纱性能的区别及假捻器对不同纺纱方式低捻纱性能的影响,通过纺制不同纺纱方式低捻纱,并对条干均匀度、断裂强力和3 mm毛羽数等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表明:4种纺纱方式低捻纱中,集聚纺低捻纱条干均匀度最好;赛络集聚纺低捻纱断裂强力最高,3 mm毛羽数最少;假捻器可明显提高集聚纺低捻纱的强力,降低普通环锭纺和集聚纺低捻纱的毛羽;JC 11.66 tex赛络集聚纺低捻纱的最低捻系数可达137。认为:纺纱方式和假捻器对低捻纱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简讯     
新一代的Zinser 351/451环锭纺纱机新一代Zinser 351环锭纺纱机可供传统环锭纺纱和紧密纺纱使用,相应技术革新为:1.伺服牵伸-“纱线捻度”和“牵伸”的参数可通过电子牵伸装置的传动进行便捷变更;2.新型CoWeMat-在高速运转时落纱时间最少;3.OptiSuction-纱线断头抽吸能量最佳;OptiMove-分离式、可简易调节的横动导杆传动;EasySpin-自清洁操作面。可提供的选择:1.FangDraft-有一定质量和捻度变化的花式结构纱和装饰纱;2.“软”包芯纱和“硬”包芯纱;3.赛络纱(双纱纺捻);4.包芯纺与双纱纺捻法的组合;5.OptiStart-钢丝圈进入运行的程序;6…  相似文献   

16.
利用花式拈线机及改装的普通细纱机纺制花式纱线是老的纺纱技术,但近年来花式纱线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家用纺织品、装饰织物的大量使用,使花式纱在国际市场甚为风行,例如西德的花式纱产量已达10万吨/年,国内也引进了不少花式纱线机纺制各种不同的花式纱线。 粗节纱是花式纱的一种,是直径明显粗细的纱线,一般由细纱机纺制。在细纱机上  相似文献   

17.
《丝绸》2017,(11)
探讨了饰纱线密度及捻系数对云纹纱成纱外观及质量的影响。在DTM129空心罗拉紧密纺细纱机上纺制7.3 tex的云纹纱,通过改变所用饰纱的线密度及捻系数,即采用5.8~29.2 tex、捻系数为280~440的饰纱,纺制成不同色彩分布的云纹纱。利用MDA1300视频显微镜观察成纱外观,并对其强伸性能、条干、毛羽指标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纹纱在纵向上呈现有色纱包缠本色纱的包缠结构,其织物的图案呈现一种云纹彩霞的效果。为保证良好的花式效果及质量,纺制云纹纱时,应选择7.3~9.7 tex、较相应线密度针织用纱正常捻系数低的饰纱。  相似文献   

18.
目前转杯纺纱机纺制的纱都是Z捻纱 ,从国内外的技术资料中尚未见到转杯纺纱机纺制S捻纱的报道 ,那么在转杯纺纱机上能否纺制S捻纱呢 ?我们先是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后又通过较长时间的试验 ,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在转杯纺纱机上纺制S捻纱主要需解决两大问题 :( 1 )对纺杯座作必要改造 ;( 2 )地道内应增大风量 ,提高负压。若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 ,转杯纺纺制S捻纱就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就对此作一扼要分析和探讨。1 纺杯座的改造在转杯纺纱机上纺制S捻纱主要是受纺纱器的制约 ,因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大多数型号的转杯纺纱机都装配着…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平行纱的成纱性能,分别使用花式捻线系统与环锭纺纱系统纺制2种精纺羊毛/涤纶平行纱,并对比分析这2种成纱系统所纺制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其中使用花式捻线系统纺制平行纱的方法是先在环锭纺纱上分别纺制线密度为15.625 tex的深蓝、浅蓝2种颜色的细纱,再在花式捻线机上将2种细纱平行喂入,外包1根线密度为2.22 tex的涤纶长丝;使用环锭纺纱系统纺制平行纱的方法是先在环锭纺纱上间隔喂入深蓝、浅蓝2种颜色的粗纱,纺制线密度为31.25tex的细纱,再将其与线密度为2.22tex涤纶长丝在并线工序并合。对比这2种成纱系统,结果表明:使用花式捻线系统纺制的平行纱的纱线强力较使用环锭纺纱系统纺制的平行纱高出48.7%、断裂强力高出44.4%。对比2种平行纱的纱线风格,使用花式捻线系统纺制的平行纱颜色均匀,使用环锭纺纱系统纺制的平行纱呈现深蓝、浅蓝2种颜色交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包缠张力对包缠纱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空心锭子纺纱机(花式纱线纺纱机或者平行纺纱机),国内也已经研制成功,并准备批量生产。但据了解,这些进口的空心锭纺纱机大部分没有正常生产,主要原因是包缠产品开发少,市场销售不畅,要开发丰富的包缠花式纱线产品,必须了解包缠纱线的结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包缠纱线是多元结构,一般包括芯线,饰纱须条和固纱三个部分,由固纱包缠芯线与须条成纱,所以固纱的每米包缠数(即所谓“捻度”)与包缠张力对包缠纱线的结构与性能影响很大。为了方便描述,本文以二元包缠纱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