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阳离子瓜尔胶为研究对象,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内部交叉验证方法建立氮含量模型。对模型进行优化后,模型的校正均方差RMSEC为0.0300,校正相关系数R_C~2为0.8828,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325,预测相关系数R_V~2为0.8704。同时,模型的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321,内部验证相关系数R_(CV)~2为0.8641,表明该模型的性能较好。此外,为评价模型的实际预测效果,另加入验证集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于氮含量预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评价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该文基于滑坡地质条件及发育特征,先利用传递系数法开展滑坡稳定性的初步分析,再结合变形监测成果,通过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实现其变形预测,以分析其稳定性的后续发展趋势,进而综合实现滑坡稳定性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滑坡变形特征较为显著,且在传递系数法的分析结果中,在天然工况条件下,滑坡均处于稳定状态,但在不利工况条件下,尤其在暴雨工况条件下,稳定性系数范围为1.04~1.09,属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即不利工况条件下,滑坡存在较大失稳风险;同时,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滑坡变形预测结果中具有较小的相对误差均值及方差值,即预测效果较优,且滑坡后续预测速率与现有速率相当,其中,1#监测点和2#监测点的预测速率还相对略大,说明滑坡稳定性将趋于减弱。通过本文研究,为堆积层滑坡提供了一种稳定性评价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沈华民 《中氮肥》2016,(4):6-11
基于正常开车与短期停车、正常加氧与过量加氧、正常工艺条件与非正常工艺条件下的4组8类具代表性的工况,探讨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合成气爆炸的可能性,分别对各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结合相应的三角形相图进行检验与判断,最后得出结论:正常工况(E_1,E_2)下合成气为非爆炸性气体;动态工况(E_1,E_3,E_5,E_7)下合成气除E7外亦为非爆炸性气体;静态工况(E_2,E_4,E_6,E_8)下合成气除E_2外均为爆炸性气体。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烟用香精中水、乙醇、1,2-丙二醇、丙三醇4种组分含量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所建预测模型可同时快速对样品中的水、乙醇、1,2-丙二醇、丙三醇含量进行预测,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一阶导数光谱预处理,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884、0.644、1.720、0.849。将模型的预测值与气相色谱-热导检测器(GC-TCD)法测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预测值建立了质量控制模型,当显著水平为5%条件下,该模型对异常样品和正常样品的正确判别率均为100%。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对烟用香精常用溶剂进行无损、快速、高效的同时分析,并可用于烟用香精生产与应用过程中的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N_2、丙醛-N_2以及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实际工况下的气泡行为。发现在实际反应工况下,乙烯、氢气、一氧化碳三种原料气同时发生反应,气泡数量逐渐变少,无明显气泡合并及大气泡出现。通过系列假设条件,推导出气泡反应模型,并通过乙烯氢甲酰化模试连续反应进行验证,模型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采用气泡转化率模型对总进气量为13000 L/h(标准状态下)的某丙醛鼓泡塔工业装置进行预测,当有效液面高度约为7000 mm时,可满足工业装置转化率大于80%的设计目标,可为工业装置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诃子UPL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并对其中7个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建立17批诃子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测定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 17批药材指纹图谱中共标定出26个共有峰,样品相似度在0.626~0.971;PCA结果提取7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182;各批次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差别较大。结论各批次诃子质量优劣不一,该方法可用于诃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李治华 《广州化工》2012,40(21):115-116,124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快速测定高含量精制甘油中甘油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该模型主因子数为4,相关系数(R2)为99.12%,校正标准偏差(RMSECV)为0.027;以预测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2为99.17%,预测标准偏差(RMSEP)为0.023,对同一样品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4%。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下水资源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定量预测和评价地下水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本文选择模拟区南部以京杭运河为界,西北边和东北边至里运河,通过地下水流运动数学模型及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选取COD和氨氮作为预测因子,分别预测污染发生100天、1000天及10000天后污染物迁移情况,重点预测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区的污染物的渗漏/泄漏对地下水影响范围较小,在本次预测评价方案条件下,无论是污染物最大运移距离,还是超标范围,事故工况均较正常工况下的结果大。此外,无论是正常工况还是事故工况下,污染物运移速度总体很慢,污染物运移范围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外观异常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S20130104)对1批(T6469)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全面质量检定,同时与检定合格样品(A3016、A3064及A3110批)进行相应比对,Western blot鉴定主要变应原组分,纳米粒径颗粒分析仪检测制剂中铝佐剂-蛋白吸附物的中值粒径(D50)。选取检定合格样品进行冷冻模拟验证,观察低温冷冻对制剂外观性状的影响。结果 T6469批制剂外观不均一(外观性状异常与正常样品),混悬液浊度有差异,部分样品出现摇不散的贴壁颗粒,外观性状异常样品与正常样品比较,浑浊度降低,沉降速度增快,铝佐剂吸附物液面高度明显低于外观正常样品。经检定,T6469、A3016、A3064及A3110批制剂pH、铝含量、苯酚含量及游离上清活性均在质量标准范围内,在相对分子质量25 000及14 000处均出现特异性条带,但T6469批外观性状异常样品条带变弱。T6469外观性状异常与正常样品之间D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检定合格样品冻存前后D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6469批外观性状异常样品与正常样品和检定合格样品比较,总生物学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检定合格样品放置低温环境至冻结后重现了上述外观异常性状,生物活性与未处理样品相比显著降低(P <0. 05)。结论该批屋尘螨变应原制剂的外观异常可能是由于样品贮存及运输中出现低温冻结,引起铝佐剂-蛋白凝胶颗粒出现聚集,形成较大颗粒,最终导致其生物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张慧颖  蔡伟华  高明  王宇航  何锁盈 《化工学报》2022,73(11):5056-5064
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在冷启动过程中的启动时长及启动方法的应用效果,提出了以堆栈温度和温度增量分别作为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目标的堆栈温度实时预测模型,分别为模型T和模型K,并采用四个不同的预测精度评估标准来评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文献中三种冷启动工况实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K的平均相对误差在三种工况下均低于模型T,分别为0.4553、0.9537和1.0844。模型T在早期预测阶段缺乏训练样本,预测结果的堆栈温度变化趋势为零,因而模型K在早期预测阶段具有更大优势。堆栈温度变化趋势预测方法能够为用户当前的PEMFC冷启动实现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