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主要针对靖一联絮凝罐+精细过滤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达不到回注标准的现状,借鉴油一联微生物处理的成功经验,通过室内菌种筛选,优选出了适合靖一联采出水的微生物菌群,并在现场进行了微生物处理工艺改造,使靖一联采出水处理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达到了油田采出水的回注要求,实现了靖一联全部采出水的有效回注,节约了大量的清水资源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2.
长庆致密油层逐渐实现规模开发,受开发特点限制,仅少量采出水用于注水吞吐,其他富余采出水需回注其他地层。不同层系之间采出水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结垢情况,因此致密油层采出水需经过改性处理后方可安全有效回注。选择该区域侏罗系作为目的回注层,开展致密油层采出水物性分析及水质改性小试试验。经小试试验验证,采用"化学沉淀法+二级过滤+离子交换法"工艺,采出水中的钙、镁、锶成垢阳离子得到了有效去除。通过Scalechem软件模拟,改性后采出水与侏罗系采出水混合比例为6∶4时,模拟结垢量降至146 mg/L,为改性前最大结垢量617 mg/L的28.5%;悬浮物、含油浓度分别由来水的78 mg/L、45 mg/L降至1 mg/L以下,水质改性工艺有效。  相似文献   

3.
在采出水处理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含油污泥及杂质产生,严重影响了系统运行及回注水质。针对传统水处理工艺模式下泥、水分离不彻底,处理后回注水质不达标的问题,采油三厂积极探索,先后开展各项水处理新工艺的试验研究,同时不断完善各污泥处理工艺环节,并通过对上游沉降分离及后端污泥处理工艺的研究,寻找出适合与采油三厂目前开发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油田开发步入中后期,采出水逐年增加,采油三厂对采出水处理系统进行全面配套完善,形成了几种采出水处理工艺模式。处理后的水质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含油量高、悬浮物多等问题,采出水处理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给回注水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采出水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采油三厂目前的采出水处理现状,开展了生化法处理采出水技术,同时对这种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从而开辟了本厂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油田采出水生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出水生化处理具有高效除油、运行平稳、成本低廉、污泥量少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其缺点和局限性在于采出水停留时间长、环节多,导致其一次性投资比传统工艺高约15%,占地多20%,且对采出水的矿化度、可生化性、水温有一定要求。采出水生化处理工艺适用于富余污水的外排处理,以及中、低渗透油田回注污水的精细处理。吐哈油田4套处理装置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后,装置运行平稳,出水油含量<1 mg/L,悬浮物含量<3 mg/L,出水清澈透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我国油田采出水的基本特征和回注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油田采出水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处理工艺的创新,对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采出水水质特性和处理工艺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通过技术改进使处理工艺适应水质特性的变化,提高注水水质使之达标,是大庆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大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水质的具体技术措施,应用到实际生产后,回注水达标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HS采油作业区D区块采出水处理系统的三相+除油+生化+过滤处理工艺及沉降除油+生化+过滤处理工艺两套流程;分析了目前该站库上游站库来液量大且多层位来水、现有工艺流程问题、未实现完全密闭隔氧三个主要问题。并通过现场实践得出控制沉降时间、优化采出水流程、采用密闭隔氧措施、系统污泥清运四点优化措施。为实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目标,对采出水达标处理和有效回注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气田南区是苏里格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气田采出水的安全、环保处理是气田平稳运行的保障。苏里格气田南区采出水包括上古、下古两部分,通过水量、水质及上古、下古采出水的配伍性试验分析,提出采出水处理方法.下古井采出水在地层温度下具有明显的结垢特性,而上古井采出水在地层温度下结垢特性非常小,结合气区实际情况,上、下古气井不含甲醇采出水可混合处理达标回注,而下古含醇采出水则需回收甲醇后方可进行处理回注地层。  相似文献   

10.
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与油田采出水中所含杂质的种类及性质、油藏性质、原油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伊拉克西古尔纳Ⅱ油田的采出水具有高硬度、高矿化度、低pH值的特点,为了使其在处理后达到要求较高的回注水水质指标,通过对原水水质的分析,以及综合考虑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确定了水力旋流→诱导气浮→核桃壳过滤→精细过滤的处理工艺方案,并对设备、管线的选材给出了明确规定。该方案不仅能满足处理水质指标要求,达到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而且在节省投资和占地方面效果也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1.
三元复合驱油作为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已进入工业化推广阶段。由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表面活性剂和碱,使采出水的黏度增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变小,污水乳化严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使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得到有效处理,并达到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为此,在杏十联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站,采用处理规模为5 m~3/h试验装置进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微生物生化处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除油效果显著,试验装置生化段和过滤段的出水含油浓度分别小于50和20 mg/L,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1994)》的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提高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某油田原有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工艺为物理沉淀进行回注,存在水质波动大、设备老化等问题。且为满足地层能量需求,原注水水源采用水源井单独供水。采用一体化水处理工艺技术,采出水悬浮固体含量、悬浮固体颗粒直径中值、含油量三项指标达标率提升至100%,且满足注水B1级指标,取消原有水源井注水流程,优化回注工艺,降低运行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长庆油田C致密油层为近年来新开发油层,为充分了解该层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田采出水的水质特点,通过多次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检测,结合Scalechem化学分析软件对水质结垢趋势的模拟,明确长庆油田C致密油层采出水的水质类型、离子含量、结垢趋势及最大理论结垢量。同时分析运行温度、压力、pH值等工艺参数对采出水结垢趋势的影响,为后续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工艺的确定与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含水老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吴起老油田因混采、混输、混合处理而导致的地面集输系统水体严重结垢、回注油层导致岩心伤害等问题。通过对吴起老油田各站点采出水进行分析,提出分流处理、就地回注技术方案,即让占吴起老油田采出水总量40 %的侏罗系采出水就地建站处理、然后就近回注侏罗系,其它水体仍然输往原刘坪站集中处理、回注三叠系长2。方案实施后水体配伍性改善,地面集输系统不再结垢,处理后采出水回注油层对岩心伤害小,注水效果改善明显。分流处理、就地回注是解决吴起老油田采出水结垢、回注伤害油层问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应用》2016,(7):143-147
某天然气处理厂采出水回注系统设计选用"一级沉降除油"工艺,利用2具200 m3的沉降除油罐对气田管输或拉运至处理厂的采出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再经回注系统注入地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沉降除油罐罐内介质始终处于动态,接收的采出水得不到有效的沉降,导致回注水油分机杂含量超标;当上游采出水含有泡排剂乳化物时,沉降除油罐也无法将乳化物与油水分离,造成大量乳化物收入污油罐。本文通过对该天然气处理厂采出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制定出降低回注水油分机杂含量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某稠油油田采出水处理后回注面临的问题,确定了替代清水回用注汽锅炉的资源化处理方案。通过分析采出水水质,明确了蒸发脱盐前需要除油、除悬浮物及除硅,并根据原油黏度及水质等确定了"除油+气浮+过滤"的预处理工艺。开展了除硅室内试验及现场连续试验,投加氧化镁、碳酸钠、混凝剂、絮凝剂等药剂混凝搅拌,室内停留1 h或现场停留2.5 h后,出水硅质量浓度平均在5 mg/L左右。通过脱盐除硬工艺对比,在预处理后选择了水平管降膜MVC蒸发装置,对其系统工艺、内部结构及布管等进行分析研究,使工艺水在低于70℃时达到沸点而产生蒸发;通过在某油田资源化工程上的实际应用,产水率达69.5%,产水含盐量≤2 mg/L,完全满足注汽水质要求。该工艺在油田采出水资源化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抗盐聚合物驱采出水对已建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站处理工艺的影响,以及常规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能否满足抗盐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要求等生产实际问题,进行了采出水现场掺混试验研究。将抗盐聚合物驱采出水掺入"一次自然沉降→二次混凝沉降→一次石英砂过滤→净化水"的现有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工艺中进行处理,当聚合物质量浓度在380 mg/L左右,掺混比例占总处理量的20%左右时,其最终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聚驱采出污水高渗透率油层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的要求;当聚合物质量浓度在480 mg/L左右时,应当控制抗盐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的掺混比例界限小于50%,同时调整相应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可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高渗透率油层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的要求,从而指导生产站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石油化工应用》2019,(9):116-121
通过现场调研及相关数据整理,分析采出水的化学组成、水型等特点,对现场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评价,明确采出水形成乳化的因素。通过中试撬装技术应用,优化药剂配方,解决了采出水乳化及回注水水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应用》2017,(4):145-149
随着气田开发的持续进行,气田采出水总量不断上升,回注水也随之增加,回注系统需要长期连续运行,但由于采出水成分复杂对回注系统造成腐蚀堵塞等影响。本文通过对子米气田采出水水质进行分析,筛选出适用于工艺系统的缓蚀剂,达到防止回注系统腐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不断开发,注水水源紧缺与大量采出水未充分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环保法规要求,采出水回注地层才是最佳去向。注入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储藏堵塞程度,回注水质控制指标是衡量水质合格的尺度,是水质管理和注水管理必须遵守的准则。油田开发中后期,油井见水程度差异较大,油井、水井措施力度大,储层结构发生变化,原有的水质回注控制指标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需求,因此,重新修订水质回注控制指标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