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聚油单元”研究济阳坳陷的石油资源潜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石油资源评价中,根据"含油气系统——从烃源岩到圈闭"的基本研究思路,加强主运移通道控烃的研究,提出了"聚油单元"的概念,强调"聚油单元"是盆地数值模拟和资源潜力分析的基本单元.根据研究,将济阳坳陷划分为28个聚油单元,并在盆地数值模拟和排、聚系数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各聚油单元的资源量.从石油资源量、远景石油资源量和远景石油资源丰度等方面分析了各聚油单元的资源潜力后认为,济阳坳陷在新领域、新层系和新类型的石油勘探潜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总结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原油采收率、原油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评价方法与取得的效果,提出改进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根据油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评价,建议采用采收率、商品率、储量动用率3个指标作为开发利用评价的基本指标,将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作为开发利用评价的备选指标,原油回收率难以准确计算,不作为开发利用评价指标。对于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工作,建议从规范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加强评价组织和管理、细化评价指标、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分类界限标准动态调整等方面合理化修正。  相似文献   

3.
代表性石油资源分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查全衡 《石油学报》2008,29(6):809-814
对近30多年的代表性石油资源分类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石油资源分类学的发展趋势是:①仍将以二维分类为基础;②努力促进"低品位"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③努力满足对资源开发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的需要。对国内外长期实践中暴露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划分和界定资源类别的6项基本要素,即是否是油气区;圈闭是否已钻探(测试);产层是否已知;是否在泄油(气)半径内;未钻圈闭与已钻圈闭类别的异同;高于还是低于己知油(气)水界面。术语翻译应符合其专业内涵,以意译为主,避免一个术语多个译名,并力求简单明了,以便于更多的人使用。  相似文献   

4.
继此前的大型石油石化技术装备进口关税调整后,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发文称,本月起,中外企业合作在我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合作开采陆上、海上石油资源应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上述石油资源包括常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根据矿种不同,征收率为0.4%~5%。  相似文献   

5.
非常规油藏开发与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在21世纪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对于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定义、分类、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其可持续性评价内容等。非常规油藏资源作为本世纪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来源,应该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进行研究和评价,必须形成一个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东部断陷盆地21个标准区的石油资源丰度及其相关地质参数的统计数据,通过对石油资源丰度诸地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其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认为,石油资源丰度与评价单元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储集层的储层厚度、砂岩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圈闭面积系数6大地质因素关系密切。采用地质因素多元回归技术,建立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资源丰度与其主控地质因素之间的统计模型,建立了预测石油资源丰度的数学模型,使石油资源丰度取值更合理和客观,提高了油气资源评价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地层型油气藏成藏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济阳坳陷地层型油气藏的分类及分布特征。根据地层型油气藏与不整合面的关系首次提出"不整合体"的概念。分析了不整合体对不同类型地层型油气藏作用的差异性,建立了不同的成藏模式。探讨了地层型油气藏的成藏机理,指出浮力是地层型油气藏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的突然释放是油气幕式运聚的触发机制、地层型油气藏的成藏过程表现为具幕式特征的相对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战略出发,根据石油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及要素,认为我国石油资源应该由目前的矿权管理逐步向国际上的石油资源“按区块”管理发展,同时文中还阐述了国际上石油资源按区块管理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方法,对于我国石油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及其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国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等盆地石油资源丰度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有很大差异。高丰度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大于30万t/km^2,而特低丰度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则小于5万t/km^2。潜山型运聚单元、古近纪断陷盆地陡坡构造型运聚单元和古近纪断陷盆地中央构造型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最高,而古生代残留盆地构造型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最低。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主要与有效烃源岩的生油强度、储集层的发育程度、圈闭的发育程度以及上覆地层的区域不整合个数有关。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石油资源丰度与上述地质因素的统计关系,这一定量的统计模型可以用于对评价区运聚单元石油资源丰度的预测。图2表1参6  相似文献   

10.
大石油公司不仅是地区石油工业的领导,而且在世界石油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壳牌和BP公司成为超级大石油公司,它们都有相似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大石油公司在全球石油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能源市场需求确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主要包括4个方面:(1)全球优选含油气富集区(图1),使石油资源配置最优化;(2)高标准确定新区发现油气田的商业规模,实现效益最大化;(3)人才资源国际化;(4)实施双赢战略,促进资源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油气及其配套产业往往在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中一枝独秀,然而由于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可采储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致使一些石油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遇到许多麻烦。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路径。以国外的体斯敦、卡尔加里和国内的大庆和东营4个石油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分析了石油资源型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行性和成功经验,具体包括: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注重产学研结合,实现高科技成果产品化;发挥独特资源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指出了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不足,阐明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西西伯利亚上侏罗统的石油资源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上侏罗统是西西伯利亚东西部最有含油气远景的层位。指出了巴特阶-卡洛维阶-上侏罗统的岩性和地层特征。根据油藏的地层属性对油田进行了分类,划分了三类油田,其油藏分别与Ю11-1,Ю11-2和Ю11-3,Ю11-4层有关。研究了典型油田的结构,论证了进一步扩大区域油气源料基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浅析国内外石油储量定义及分类的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世界石油大会(WP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储量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指从某一指定日期预计,从已知油气聚集中能够商业化采出的石油量,其中,SPE/WPC根据储量评估不确定性的相对程度将储量划分为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和可能储量:我国石油储量是指存在于地下的石油资源总量,并根据勘探、开发各阶段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将石油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本总结了二间存在的差别,并指出了我国石油储量分类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适应之处。  相似文献   

14.
以传统石油产业为主导的石油资源型城市,通过技术创新,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不断进行改造,发展基于石油资源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以石油资源形成的产业链条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石油资源型城市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从石油工业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强大化与精细化,产业链的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石油资源型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能之路,并指出了应该建立相应的支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复合砂体构型样式的河流相储层细分对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依据标志、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地震约束"的储层细分和对比方法,可以对含油储集层逐级细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和单油层等4个级次。由于河流相沉积储层缺少可依据的细分和对比标志层,从而导致了细分对比的不确定性。根据复合砂体构型分类体系将河流相砂体构型样式细分为4大类7亚类,实践证明该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性决定需要制定专门的分类标准对其分类。通过对SPE、WPC、AAPG、SPEE共同研发的《石油资源管理体系》PRMS和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介绍,就中外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进行比较,结合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油气资源储量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优势通道分类方法仅考虑绝对指标而忽略相对指标的缺陷,以孤东油田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级别优势通道渗流状态及其不同的分布形式,采用数值模拟与油藏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相对吸水量和吸水强度比2个相对指标绘制孤东油田优势通道分类图版,同时还考虑了优势通道发育级别较高时可能出现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将优势通道划分为优势通道发育不明显储层、普通高渗透层、强高渗透条带和大孔道4个级别.该图版克服了常规分类方法的缺陷,充分体现了优势通道的相对概念,并且只需要吸水剖面资料即可完成优势通道的分类和级别划分,方便有效,有利于现场的推广应用.将基于吸水剖面资料的优势通道分类方法应用于孤东油田七区西Ng63+4开发单元,判别结果与时变油藏数值模拟结果、示踪剂测试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重油占石油资源的很大比例,如何开采重油并使其成为流动储备是石油工业正在探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探索,根据不同油田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工艺、新方法。本文将对稠油开采新工艺及新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中科院正式发布了二十五项"十二五"期间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其中包括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以下是技术进展回顾。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传统生产技术强烈地依赖于石油资源,我国石油资源不足,严重制约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对今后世界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以下4个方面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用客观的事实彻底驳斥了石油资源的枯竭论,有力地证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世界能源的主力资源还是石油;二是对目前的石油地质和工程技术理论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意义;三是给了除欧美和欧佩克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